英國牛津市通過「友台決議」將對台灣有這些影響

換日線
換日線

作者:王敏而/業餘知識分子

英國時間 7 月 20 日晚上,牛津市議會通過了一項象徵性的友台決議。本文將簡要的敘述這項動議的內容,與在市議會討論的過程和投票結果,最後分享這項決議通過後對台灣的意義。

牛津是否該與台灣的城市締結姊妹市?

「牛津與台灣的城市(議程中並沒有指明哪一個城市)締結姊妹市」的提案,由牛津大學的教授兼市議員 Stephen Goddard 提出,並在提案中羅列了許多台灣的優點與重要性,諸如:台灣有成熟的民主機制、亮眼的經濟表現,且是亞洲第一個合法化同性婚姻的「司法管轄區」(因英國與台灣並無正式邦交,因此在提案中不會使用涉及主權概念的詞彙);在當前疫情依然肆虐全球的狀況下,擁有傲人防疫成就的同時,也慷慨捐贈大量口罩給英國與其他歐美國家;在英國即將脫歐的前景下,台灣也是英國成長第二快速的出口市場,並正在洽談自由貿易協定。

原始提案中清楚地列出兩點牛津市議會後續應採取的具體作為:「牛津市議會應與適當的台灣城市締結為姊妹市;市議會應致函駐英代表處正式尋求有關締結姊妹市的協助。」

從具體作為到象徵意義的修正案

雖然關於台灣的許多優點與亮眼的防疫表現,在會議中並沒有受到任何質疑,但市議會中卻有議員對於這個提案持反對意見,具體原因是:姊妹市應該具有相似的價值與特色,因此適合締結姐妹市的城市不應由市議會憑空選擇,而應該先有更多民間的具體交流,找到彼此共同認可的城市價值之後才進行締結姊妹市的討論。

也因此,議員 Mary Clarkson 將議案中上述兩點市議會應採取的後續作為修正成:「牛津市議會鼓勵與台灣的城市進行更多民間的友好交流與連結,作為後續締結姊妹市的基礎」,同時刪除了「致函給駐英代表處」的敘述。

這個議案的投票分成兩個階段,首先表決是否修正提案,再表決是否通過(修正過後的)提案。兩階段的表決同意票均遠多於不同意票,意即原始提案中許多具體的後續執行細節被修正案刪除,但牛津市議會仍然通過了這個象徵性的友台議案。

不讓人意外,也不須過被悲觀的結果

這樣的結果其實並沒有太出乎筆者的意料之外。首先是在提案的部分,縱然提案人 Stephen Goddard 大力陳述了許多台灣的優點,但在面對「應與台灣的哪個城市締結姊妹市」的提問時,卻無法精準地舉出台灣的哪一座城市與牛津擁有最高的相似度,只籠統的說明台灣也有許多大學;而原始提案的附議人 Liz Wade 更是表明自己沒有去過台灣。如此的辯護自然缺乏足夠的說服力維持原始提案的完整性。

不過雖然許多具體的舉措在修正案中被刪除了,但筆者認為這樣的結果也不需過度悲觀看待。因為縱然缺乏具體作為,但畢竟是通過了一項具有象徵意義的議案。況且在討論的過程中,筆者認為還有兩點值得注意的地方:首先是在修正案中,關於前述台灣的各種優點與重要性隻字未改,顯然就算持反對意見的議員也沒有否認台灣的重要性;其次是在全長 3 小時、總計 15 項議程的會議中,關於是否與台灣締結姊妹市的提案就討論了半個小時之久。或許這次的提案沒有得到立竿見影的結果,但誰能肯定這些載入牛津市議會檔案中的台灣 DNA,不會在某個將來對台英關係產生關鍵性的影響呢?

※本文由換日線網站授權刊載,原標題為《 英國牛津市議會通過「友台決議」:動議內容分析,與對台英關係的意義》,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更多換日線文章

我在國慶酒會現場,慶祝荷蘭通過「友台法案」!
你不知道的捷克:從「親中」到「友台」,發生了什麼事?

作者簡介:

王敏而,作者畢業於台灣大學植物病理與微生物學系、台灣大學音樂學研究所,目前是英國牛津大學音樂學博士候選人,研究興趣為於如何透過討論音樂的全球流動提出批判帝國主義與冷戰政治的新論述。專欄以「業餘知識分子」為名,期許自己成為薩伊德(Edward Wadie Said)筆下「思想上的業餘者」,不為權力所動,只為自己的興趣而發言。

更多Yahoo論壇文章
疫情大流行下基本工資調整的必要性
民進黨全代會權力改組後的「蔡英文時代」?
發券派對即將結束 政府該做正事了
蘇嘉全叔姪爭議 蔡政府應主動釋疑
趙少康:為台灣而戰民調創新高?

今日推薦影音

______________

【Yahoo論壇】係網友、專家的意見交流平台,文章僅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Yahoo奇摩立場 >>> 投稿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