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約會簡史:從保護家產到尋找真愛的變遷

dating
dating

一般認為,約會(Dating)一詞由美國專欄作家喬治·阿德(George Ade)在1896年的《芝加哥紀錄報》中首次使用。

喬治在專欄中講述了小職員阿蒂的故事。阿蒂懷疑女友在和他交往的同時還與其他男子約會,他當面質問她:「是不是我的日子(date)都被別的男子佔了?」,暗指女友日記本中的日期已經填上和其他男子的約會計劃。

當今社會,同時和一個以上的對象約會並非極端罕見,但歷史上並不總是這樣。

保護財產

face
今天女性有更多選擇和自由,但過去卻不是這樣。

曾幾何時,約會的目的並不是要去找一個心有靈犀的戀愛對象或者靈魂伴侶,約會是為了找到一個信得過的人,這樣就不用擔心自己的財產被人揮霍一空。

《約會奇史》(The Curious History of Dating)的作者霍奇森(Nichi Hodgson)解釋,英國1870年通過的一項法律意味著「女性結婚後無法保留所繼承的房產、金錢或商品」。

霍奇森說,因為女性必須把自己的財產交給婚姻伴侶,可想而知,嫁給誰非常重要。她們希望對方不會把財產揮霍一空。

還有,從歷史上看,只有國王才能批准離婚。因此,除非人脈廣泛、神通廣大,將來不要因為嫁錯人而後悔至關重要。

但那時的後悔或許也並非由於不再相愛,事實上,墜入愛河並不是結婚的先決條件。不過霍奇森解釋說,在啟蒙運動(也稱啟蒙時代,the Enlightenment)期間,這一切都出現轉變跡象。

到了維多利亞女王與阿爾伯特親王(倆人因愛情而結婚)結婚時,公眾對為愛而婚的看法逐漸改變。

循規守紀

people
英國過去也講究門當戶對。

但是,當時男女青年的約會規矩仍然異常嚴格。如果男士想追求某位女士,必須先發邀請,然後必須由僕人請進門,雙方家人必須要同意這段關係......總之,先決條件一大堆。

不過霍奇森說,雖然人們在決定結婚時仍然看重雙方的經濟和社會地位是否匹配,即所謂的門當戶對,但是,愛已經成為一個考慮因素。

「比如你與某人熱戀,對方與你的社會地位大致相同,且小有積蓄,這一般來說是沒有問題的。」

wedding
女性過去擇偶首先考慮的是男子的可信度。

一旦雙方安排見面,有一點至關重要:一定要有監護陪伴(chaperone)人在場,監護人通常是家人,比如媽媽或是姑姑。她們會陪伴赴約,確保一切光明正大。

但霍奇森說,隨著一戰爆發,這種陪伴監護系統開始走向瓦解。其中一個原因是女性開始為援助戰爭而工作,這大大增加了她們的自由。

陪伴現象銳減的另一個主要因素是開始允許女性騎車。後來女性還可以自己乘火車旅行。火車成了她們有機會邂逅他人的地方。如果有時間,她們還會到海邊旅行,由此衍生出假日戀情。

lovers
約會也隨社會變遷而改變。

分水嶺時刻

從那時起,可供選擇的約會對象越來越多。今天,人們可選擇的對象簡直太多了,但在20世紀中葉那可是一種奢侈。

霍奇森說,直到1960年代,各行各業、不同背景的人們才開始真正交往融合,例如,倫敦成了一個不同種族和社會背景的大熔爐。

1964年當英國肥皂劇《10號急診室》(Emergency Ward 10)中兩位不同種族和膚色的演員在劇中親吻,英國公眾第一次看到了英國電視上跨種族人親吻的畫面,這成為一個分水嶺時刻。

公眾人物以及流行文化人物這樣做,讓普通大眾更樂意效仿。霍奇森說,這慢慢打破了人們交往和約會的界限。之後,隨著互聯網的發明,約會對象的選擇更是數不勝數。

破解密碼

同性戀
霍奇森表示,表面上看好像LGBT約會不存在一樣,但實際上還是有的,只不過是因為非法而嚴格保密而已。

傳統約會歷史往往主要集中介紹在異性戀方面 - 例如,所有求愛規則都圍繞男女之間如何求偶和互動。

那歷史上LGBTQ+( LGBT是女同性戀者、男同性戀者、雙性戀者與跨性別者的英文首字母縮寫,Q是指對性別認同自己疑惑者或性別酷兒,即拒絶接受傳統性別二分法者)群體的情況又是怎樣呢?

霍奇森說,表面上看LGBT約會似乎不存在,但實際上並非如此,只不過是因為非法而嚴格保密。

為了避免讓警察抓住,人們在雜誌廣告中使用巧妙的代碼,向知情人表明他們正在尋找意中人。例如在維多利亞時代,人們會利用女性雜誌的專欄發送密碼信息,給那些想約會的同性對象。在1930年代,人們也曾利用八卦雜誌發送類似的信息。

從為保全財產到為尋找真愛,約會的習俗和規矩隨著社會的變革與時俱進。下次出門赴約時或許要想一想,在經歷了長期的歷史演變後才有了今天這一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