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里專欄】少爺兵、草莓兵 能戰鬥才是好兵

蔣里/資深媒體人

電影報告班長、大頭兵系列,曾經是台灣軍教片主流的代表作,卻幾乎成為國軍搞笑的刻板印象;相對於對岸解放軍主旋律電影,戰狼、湄公河行動、空天獵、紅海行動……。現今兩岸軍事力量不對稱下,台灣政府是不是應該檢討4個月役期的戰鬥兵上得了戰場嗎?

國防部長邱國正日前在立法院備詢時指出,為讓服4個月軍事訓練役役男們能夠有部隊實務經驗,將試行新版軍事訓練役,不但恢復在新兵訓練後須「下部隊」,同時也要落實外島籤。

軍事訓練役是從102年1月1日開始,其後曾實施役男下部隊制度;但107年起又改成僅受入伍訓和專長訓即可,不用下部隊。至於為何改變,就連邱部長都說「他也不清楚為何會停止下部隊制度」。

義務役的軍事訓練役對於4個月能否訓練出「合格的戰鬥兵」,外界始終抱持懷疑態度,國防部恐怕自己也沒有足夠的自信,再加上募兵制招募的素質及數量不足,十幾年訓練下來,台灣年輕一代幾十萬的阿兵哥,能否擔負保家衛國的重任,不無疑問,尤其是目前兩岸正瀕臨兵凶戰危的險境之中,台灣人民心中浮出的問號已逐漸清晰。

筆者那個年代,大專兵要上成功嶺實施軍事訓練14週,等到正式義務役入伍再服1年10個月兵役。1999年2月6日,有47年歷史的「成功嶺大專集訓班」,正式劃上句點、走入歷史。成功嶺的大專兵魔鬼訓練是很多四、五、六年級生共同的回憶,長年下來,一共有133萬人結訓。

說成功嶺的大專兵是魔鬼訓練,有點「自我感覺不良好」,老是懷疑上頭「合理的要求是訓練,不合理的要求是磨練」正當性,在當時部隊長官眼中,這些人還是一群難搞的「少爺兵」,口嫌體正直,烈日當空操練,動輒要昏倒、要休息,完全不堪用。

等到真正服兵役,下部隊還有一段銜接教育,讓新兵訓練結束能夠逐漸適應真正的部隊任務,為期大約1個月左右。像我們這種大專兵哪裡能應付早、晚7000公尺跑嘉義蘭潭的山路,跑完緊接著做100個伏地挺身,才能休息呢?

筆者幸運地分發到師級支援營的後勤部隊,擔任補給業務士,原本以為很涼、很輕鬆,但菜鳥就是菜鳥,誰管你是什麼大專兵,部隊才剛獲得國防部莒光連隊的榮譽,老鳥自發性「釘」菜鳥,要求比士官、軍官更嚴格,下基地測驗前更是硬斗,後勤業務士體能通常較差,也沒有落隊的理由(雖然我等不到基測就退伍了),營長說「5000公尺能跑滿分就不必跟著部隊早晚操練」,太講道理了,可想而知,拚命跑進滿分一次,總比日也操、眠也操,要好吧。那一年師對抗的基測,嘉義師完勝台南師。

當過兵的故事總能回味、分享好多好多年,老同學聚會的話題總是圍繞在這些「好漢不提當年勇」,我的同學有海龍蛙兵、有海軍陸戰隊、有精誠連、有海防部隊抓走私、抓偷渡的大陸客……一個比一個剽悍,以為很涼的後勤部隊拜國防部莒光連隊威名,筆者竟也能插得上兩句話,言談之中哪還有什麼「少爺兵」的嬌貴可言。

話如今,國防部規劃役男5週新訓結束後,要下部隊11週,甚至要去外島服役,這就說明主戰部隊確實有缺員情形,也說明目前短期訓練難以擔當合格的戰鬥兵。4個月的役期,扣除休假時間,菜鳥剛熟悉環境就成為準備待退的老鳥,下部隊能增加多少戰力,實在令人存疑。

從成功嶺14週的少爺兵,到揠苗助長16週退伍的草莓兵,「下部隊」的實戰歷練才是成為合格戰鬥兵的保證。國防部當年把義務役兩年役期「縮時」成16週,還希望能維持台灣戰力?真不知道徵兵制轉募兵制是如何評估出來的,根本是只為了討好年輕世代選民的一筆糊塗帳。

圖片提供:國防部發言人臉書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蔣里專欄】國民黨再不發威,就是病貓了

【蔣里專欄】誰需要第7都?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