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家朱俊仁舉辦個展 1/7萬和宮麻芛文化館登場

撕紙邊的毛細般線條形成無限想像。(記者黃志炫攝)
撕紙邊的毛細般線條形成無限想像。(記者黃志炫攝)

記者黃志炫/台中報導

撕紙、貼紙,看似微不足道,卻是六十出頭、國小主任退休的藝術家朱俊仁的重要創作元素!營造具像或非具像的特殊作品風格和意境,七日將在萬和宮麻芛文化館「創意藝廊」舉辦個展。

台中市五權國中美術班、新竹師專美術科及台灣師大美術系畢業的朱俊仁,把撕紙、貼紙當成創作主要元素,嚴格說來是偶然的。他回憶說,當年與孩子們一起痛快的撕紙,隨意地重組黏貼,隨興、不經意的操作的畫面,他看到有趣的面相。譬如紙張被撕開形成粗糙有如毛細般的線條,宛如大海浪潮翻滾的波濤,像是大山與天際的膠著與起伏。這個發現,是一種頓悟,開啟了朱俊仁創作的思維。撕紙、貼紙,變成他在複合媒材繪畫領域重要元素,從而觸類旁通,棉紙,壓克力與紙,墨、紙與布,壓克力與木板,油彩與木板都是這位藝術家畫作的多元組合要素。

教職期間,朱俊仁兼任學校行政工作,無法專注藝術創作,直到民國一百零二年退休放下教鞭,專心投入創作之路。十年來,同事好友暱稱「胖哥」的朱俊仁,勤耕藝術園地,屢有佳作。此次展出的六十件作品,都各具特色,也有不同的意境。畫面裡或許沒有太多容易辨識的形象,卻隱含著朱老師對自然萬象的觀察及某些現象的闡述。「觀看與想像」朱俊仁建議參觀作品時,不妨抱持這種心情。因為畫面可以像什麼,也可以不像什麼,不必刻意區分具象或非具象。也就是說,能以更直觀的方式觀看,無須拘泥於某些刻板想法。

朱俊仁說,各種撕開或拉扯紙張的方式很多,紙張邊緣呈現的線條,是天然形成承載大地的天際線,是山川流水刻畫出的曲折,也是色彩明暗的交織。換言之,空間錯置的節奏與色彩的浸染堆疊,成為畫面主要語言。朱俊仁的創作,具有多層面思維的特色,他希望每件作品都能提供觀眾另一種觀看方式,從畫面體察自己的視覺經驗,進而慢慢產生另一種體會與想像。他指出,無論是具像或非具像甚或是抽象的繪畫,應該試著輕鬆看著作品,讓眼睛好好的捕捉畫面;並且體會畫作的色彩,從中找出自己喜歡的作品。

朱俊仁指出,現代藝術面對數位影像科技發展,人類視覺的觀看感知無疑受到相當影響與啟發。創作者與觀眾同樣面臨挑戰,如何觀看外在事物,並能建構完成內在想像,建立個人視覺經驗美感,是現代藝術的重要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