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反對接種疫苗義務 - 它現在沒用

接種疫苗義務導致兩極分化:就像在澳大利亞一樣,反接種疫苗人士走上街頭。強制接種疫苗會有何種代價?

(德國之聲中文網)德國社會講求共識,其政治制度基於此一理念:人們辯論,然後找到多數人能接受的妥協方案。很少有問題能永久分裂這個國家。 2015 年接收數百萬難民爭議是少數例外之一。在高度情緒化爭議中,對立陣營互不相讓。眼下,此情此景重現:是否應實行冠狀病毒疫苗接種義務問題使社會分為兩派。

一部分人想要它(立刻實行),另一部分人則堅拒之。根據《明鏡》周刊 (Spiegel )、民意調查機構 YouGov 和 德廣聯(ARD)所作的民調結果示,多數人贊同實行接種疫苗義務(分別是72%、69%和57%) ;發行量最大的《圖片報》(Bild-Zeitung) 的民調結果卻顯示,多數人反對 (70%)。無論哪個數字符合實情:圍繞接種疫苗義務的爭論來得全不是時候。

強制接種疫苗現在幫不了我們

冠狀病毒染疫數量呈爆炸式增長;在已不堪重負的醫院,將不得不被迫使用治療類選法( Triage)(編者按:根據緊迫性和救活的可能性等決定哪些人優先治療的方法);兒童感染率達到令人驚訝的高度。病毒學家德羅斯滕 (Christian Drosten) 警告說,即使保守估計,德國也可能會再有 10 萬人死於COVID-19新冠 。之前相對輕松度過大流行瘟疫階段的德國正瀕臨疫情深淵。那麼,強制接種疫苗是否就可預防發生最壞情況?很抱歉,不是。

不仿具體設想一下整個情況:假定下周就做出接種疫苗義務決定(鑑於新、舊政府正處於交接過渡期,這不太現實),則即使相關過程完美進行,所有尚未接種疫苗的人亦需數月時間預約,然後兩次接種,以獲得完全免疫保護。前提是,那些以前不願接種者現在都乖乖接種(這也不現實)。而由於疫苗接種管理方面的一些災難性決定,疫苗接種能力本已無法滿足同時安排的施打加強針要求,因此,勢將出現進一步延誤。這還是保守的說法。

不能讓虛假信息佔上風

再者,接種疫苗義務--若能在肯定會提出的憲法投訴中勝訴--會帶來若干令人不快的副作用。接種疫苗反對者早就覺得自己被排擠到了社會邊緣。你可以說,那是咎由自取。然而:受排擠、情緒化並在某種程度上被污名化,他們當中的許多人便會聽信那些承諾會帶給他們出路的信息。民粹主義者和陰謀論者就利用了這一點。

而如果政界迄今關於不會有接種疫苗義務的承諾突然不再算數,民粹主義者和陰謀論者們就贏了。看看奧地利吧。關於政府、制藥業和媒體有著最終強迫人人都須接種的巨大陰謀的不實敘述便會在他們眼裡得到證實。我們不能授他們以口實,否則結果將是,為數不少的人會永久背棄政治和民主制。

不過,反對現在實行接種疫苗義務的還有另一個原因:計算表明,與其它措施相比較,其效果不彰。米特韋達( Mittweida) 應用技術大學一組數學家建構的一個模型顯示了哪些措施有效,哪些措施無效。該模型考慮到了多種因素,例如,疫苗的有效性或病毒變體的傳染性。其結果:即使下周一就決定強制接種疫苗,短期內感染人數仍會遠超 200 萬。

不受歡迎的真相:現在只有"停擺"才能有所幫助

事實上,關於強制接種疫苗的辯論偏離了關鍵問題:德國何時會進入下一次"停擺"?只有重新實施嚴格的接觸限制才能阻止病毒的快速傳播。然而,這是一個無人願聽的不受歡迎的真相,因為,它重創所有生活領域。不過,除此之外,別無他途

因為,事涉人命。若只是延續迄今的防疫措施,德國就可能會有 30 萬人死於新冠肺炎。 30萬!這是米特韋達大學數學教授施奈德( Kristan Schneider )在其微分方程模型中計算出的一個讓人難以置信的數字。是的,它目前只是一個計算結果,-- 但基於現實假設。根據他的計算,強制接種疫苗僅在中期後才能見效,且程度有限,因此,依然還會有超過 20萬人死亡。他總結說:"接觸限制是我們所能有的最有效措施。現在,只有封鎖才會有所幫助。" 因此,德國現在就必須緊急踩閘,再次限制社交接觸。每條生命都彌足珍貴。在德國,這應再次成為共識。

© 2021年 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

作者: Joscha Web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