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文門野火燒不盡

(圖/本報系資料照)
(圖/本報系資料照)

林智堅的論文爭議浮上檯面時,引起社會極大的關注度,最後台大出面力挺學術尊嚴,讓這一齣原本可能成為政治鬧劇的選舉大戲終於畫下句點。畢竟明眼人都可以看出這其中的「貓膩」所在,這也讓原本支持林智堅的盟友無力再為他辯護,雖然林智堅還在做困獸之鬥,但大家都心知肚明這是最後的掙扎。

不過,從林智堅的論文門事件後,整個社會卻瀰漫一股檢視政治人物的風氣,這原本也是好事一件,因為就像股神巴菲特所說:「潮水退了才知道誰沒穿褲子」(After all, you only find out who is swimming naked when the tide goes out.),如果在大家認真檢驗下可以找出不符合資格的論文,甚至可以改進目前論文寫作過程的問題,那將是對教育環境極大的貢獻,殊不知在這段時間的醞釀與運作之後,我們發現情況並不是如此,因為整個檢視論文的氛圍已經完全被政治化,背後都可能有特定的政治目的,而這不僅無法導正原來的偏差,更可能衍生更多的問題,甚至我們擔心如果論文門的野火燒不盡,最後恐怕連社會信任都蕩然無存。

我們可以看到,為了反擊林智堅的論文爭議,敵對陣營的候選人都成為被檢視的對象。如果一視同仁的全面檢視,那我們都同意,但是這種仇恨式、選擇性的檢驗不僅無助於問題的解決,反而只會造成社會更嚴重的對立,或許短期可以提升特定政黨的選情,但長期來看卻是弊遠大於利,更可能讓選民產生反感,到時候絕對將自食惡果。

此外,我們看到這些側翼在刻意攻擊某些候選人的論文時,這些政黨的高層卻故意無視而放任,這種心態更應該被檢討,畢竟選舉是一時的,政治發展才是長久的,一個政黨如果總是為了選舉的勝利而不擇手段,選民是不會每次都願意給機會,當社會的信任被破壞後,國家的發展與政治的穩定將是最大的隱憂,而這都不是我們所樂見。

對於政治人物論文的檢驗,我們表示樂見其成,但我們希望是全面的檢驗,尤其當在職專班的發展逐漸出現偏差時,我們更希望藉由檢驗的過程來矯正不當的作為;但是我們不希望這種學術檢驗變成政治鬥爭的手段,否則只會讓學術成為政治的附庸,更可能扭曲學術實質價值與意義。

林智堅的論文門本身的對與錯已經相當清楚,如果有人刻意藉此製造話題,甚或是假藉學術之名行鬥爭之實,那是讓人無法接受的,尤其在選舉關鍵時刻做這些行為,更是司馬昭之心,相信終將被民意所反噬,最後的結果也會證明我們的民主是真正在進步,而不只是特定人或政黨口中宣稱的「民主進步」!(作者為正修科技大學通識中心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