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共享電動機車 打贏國際戰

綜觀全球,共享運具在北美、歐陸的都會圈已蔚為風潮,光是在歐洲就有超過30家共享電動機車服務,使用永續能源的Mobility-as-a-Service正逐步成熟,為城市帶來嶄新的移動方式。

未來城市發展的多元,意味著未來交通場景的碎片化,如何讓Mobility-as-a-Service真正滿足「行」的需求,是每個交通服務營運商面臨的課題。過去10年全球網路公司奉為圭臬的「閃電式擴張」創業哲學,並不符合重資產投入的交通產業。

地下化捷運1公里造價40億元,實現一日生活圈的台灣高鐵花了超過10年規畫,又花了8年才竣工通車。共享電動機車服務如果沒有核心的硬體作為基礎,僅僅繞著軟體打轉,根本沒有能力提供完整、可預期的移動體驗,更無法真正發揮台灣厚植多年的研發製造優勢,帶動整體產業鏈發展。

以整體市場來說,共享電動機車服務還有很長的路要走。GoShare的競爭對手並不是其他共享電動機車品牌,而是消費者的使用習慣。在台北市這樣的都會區,任何一段路程,消費者都可以有很多選擇。如何讓「共享電動機車」這個選項,在短程接駁、班距間隔或營運時間之外,出現在消費者的腦海中,並扮演稱職的角色,是業者需要共同努力的目標。

共享電動機車服務的下一步,是為城市提供更好的交通方案。在一次次車輛的租借中,業者可以累積海量的使用數據和移動脈絡,經過專業分析,就能夠為城市的交通規畫提供更好的思考視角,公車路線的調整、停車格的畫設等,這座城市的交通可以因為這些數據而更加智慧。

再往長遠看,如同ETC就是從台灣最引以為傲的「硬實力」出發,經過軟硬整合的調教、輸出海外的成功案例,台灣的共享電動機車服務如何整合在地優勢、資源統籌和數據分析,把一整套方案快速複製到不同市場,將是打贏國際戰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