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市員工開始染疫,甚至身亡!美國零售業醞釀大罷工:公司在賺染血的錢

疫情快速在各國延燒,緊急令下,店關、課停、班在家上,唯一還亮著燈、在路上奔走的「必要生意」,是零售商、送貨員、外帶餐廳,傳遞人們所需的食物和物資。

這些常被認為缺乏技術含量的工作,一瞬間變成維繫生活如常運作的重要角色。供不應求的程度,反映在相關企業大量開缺。3月,亞馬遜(Amazon)開出10萬個缺,美國最大零售商沃爾瑪(Walmart)更開出15萬個缺。

然而,當多數人安全待在家隔離時,這些冒著生命危險在第一線工作的人,開始意識到公司並沒有給予足夠的安全保護。隨著越來越多超市員工和送貨員染病甚至過世,他們開始憤怒了。

訴訟、罷工,員工的恐懼變成憤怒

《華盛頓郵報》(The Washington Post)報導,喬氏超市(Trader Joe’s)一名員工剛因COVID-19過世。《市場觀察》(MarketWatch)也報導,沃爾瑪一名員工埃文斯(Wando Evans)3月底因此過世,幾天後,在同一間超市工作的另一名員工湯瑪斯(Philip Thomas)也去世。

之後,埃文斯的家人決定對沃爾瑪提告,指出公司沒有提供口罩、手套,沒有消毒店面,以及沒有善盡告知義務、對埃文斯和其他員工說,因為店裡早就有染病、出現症狀的員工,所以他們也處於高風險環境當中。

除此之外,知名企業如亞馬遜、麥當勞也紛紛傳出員工罷工,藉此抗議公司沒有將員工的健康擺在第一位。

根據《雅虎財經》(yahoo finance)報導,亞馬遜數十名員工發動罷工,僅過了一個禮拜,又發動第二次罷工,要求公司關閉有疫情傳出的倉庫,進行全面消毒,同時在消毒期間應給予員工全薪假。

根據《紐約時報》(The New York Times)報導,全美已經有50個倉庫傳出員工染病,從3月底第一例員工感染後,兩個禮拜內又增加了26例,傳散速度非常快。發動罷工之一的福勞爾斯(Jordan Flowers)指控:「亞馬遜賺的是染血的錢,我們不應該在工作的時候擔心會發生性命危險。」

加州的麥當勞也出現員工罷工。《新聞週刊》(Newsweek)報導,一名麥當勞員工佩雷斯(Bartolome Perez)指出,他從其他同事口中得知有一位女員工染病,但他們不知道是誰。他們不滿的是,公司沒有主動告知有員工染病,讓他們平白暴露在風險當中。除此之外,他們沒有被提供基本的保護用口罩,只有手套--公司本來就會有的東西。

這些恐懼進一步形成憤怒的背後,顯示的是企業沒有完善落實他們所謂的防疫措施。雖然亞馬遜聲稱他們禁止「非必要」的訂單,但一名員工卡尼(Carney)表示,他到現在還是時常要處理像是舞會禮服和乒乓球桌這種訂單,他不想因此染疫,也不想因此延誤重要物資的遞送。

另外像是亞馬遜保證的全薪假,也施行得七零八落。一名員工在孩子確診後,因為必須在家隔離,因此向公司申請有薪假,沒想到卻收到公司來信說「需要等到妳的採檢報告出來」,也就是說,等待期間她領不到預期的薪水。

更糟糕的是,這些僅僅是擔心生命危險的員工,居然還面臨「因異議被裁員」的風險。根據《富比世》(Forbes)報導,亞馬遜一名策劃罷工的員工史茅斯(Chris Smalls)近期被革職了,亞馬遜聲稱是因為他違反居家隔離命令。但根據一封內部流出的會議紀錄,史茅斯被革職是因為管理職覺得他不聰明、不擅言詞,如此對亞馬遜本身的公關形象有利,不用再費心向媒體解釋他們有多照顧勞工。

疫情時的雙贏:員工安心且健康,企業運轉且賺錢

接收來自員工的激烈抗議後,一些企業才開始願意正視員工的憂慮。根據《市場觀察》,沃爾瑪面臨訴訟後,就聘請專門清潔公司,對超市內部高接觸區域做消毒,並施行第三方衛生檢查。

沃爾瑪也在超市結帳櫃檯裝設「防飛沫隔板」,並開始每日量測員工體溫,以及提供員工口罩和手套。另外,也縮減營業時間,限制同時間顧客入店人數,並在地上貼上標示,提醒維持安全距離。

根據《華盛頓郵報》報導,超市分析師倫佩特(Phil Lempert)表示,最大的問題就是,員工早就想要這些保護措施了,企業錯失了及早讓員工安心的良機。

《路透社》(Reuters)報導,一家矽谷公司綠色電路(Green Circuits)則是完美示範,如何用誠懇的態度和具體的行動,來及時安撫員工害怕染病的焦慮心情。該公司執行長歐尼爾(Joseph O’Neil)表示,當他接收到員工害怕染病的情緒時,他馬上設立了一個網站,能夠轉換成英語、西班牙語、韓語多種語言,向員工說明清楚公司採用的防疫措施。另外,他們更在每一個班次額外聘用一個人力,不做什麼,就只是在辦公場所進行清潔工作。

疫情期間,許多公司生意重創,零售商、送貨服務則因此受益。疫情過後,這些企業很可能因此鴻圖大展、大大提升市佔率,那些支持企業擴張版圖的一個個「英雄」員工,也應該被好好照顧。

(資料來源:Forbesyahoo finance(1)yahoo finance(2)MarketWatchThe New York TimesNewsweekThe Washington PostReuters

更多商業周刊文章

拉下中國星巴克,又揭發女版賈伯斯…從瑞幸詐財醜聞看「打假團隊」如何運作

※本文由商周網站授權刊載,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今日推薦影音

______________

【Yahoo論壇】係網友、專家的意見交流平台,文章僅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Yahoo奇摩立場 >>> 投稿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