跌傷急救四字訣

跌傷急救四字訣
跌傷急救四字訣

作者:楊紫英

出處:美國世界周刊

戶外受傷時,可採「RICE」原則,做緊急處理

今年一月赴新加坡旅遊,走路時不慎摔了一跤,痛徹心扉,忍不住放聲大哭,趴在地上,無法動彈,路人見狀立即叫來救護車。

我摔倒時右膝蓋先著地,正好磕在一年多前換人工關節開刀的疤上,血流不止,連帶傷及右小腿。左手掌撐住全身重量,也疼得厲害。照了X光後,發現骨頭未斷,醫師說還好都是皮肉傷。打了一針破傷風,叫我回去把足部墊高,在紅腫疼痛處冰敷,擦些消炎藥膏,多休息即可。

在接下來的旅途中,所幸傷口未再流血,因此自己用生理食鹽水及棉花棒將傷口消毒乾淨,貼上自備的人工皮,並以3M透氣膠帶固定不去動它。傷口處會漸漸滲出液體,待膠布內充滿液體,再重新換貼人工皮,直到傷口癒合。

無獨有偶,想起好友幾年前與夫婿去捷克旅遊,在過平交道時,鞋子卡進鐵軌間,整個人撲倒在地,兩個小腿中段不幸骨折,雖然立即送醫開刀處理,但在當地幾乎找不到一個會說英語的人,真把人急壞了。折騰了兩天,最後還是坐醫療包機返美國就醫。

我年紀已不小了,而且常聽身邊朋友一不小心就容易摔倒,後果不僅是骨折而已,後續對身體的傷害影響非常大。為了進一步了解,摔倒後應如何緊急處理,特別向幫我用微創換人工膝關節的臺北榮民總醫院副院長陳威明醫師請教。這位治療骨肉癌的世界級名醫,也是關節重建專家,早年曾做過該院骨折創傷科主任。他說若遇到此種情形,應該按照「RICE原則」緊急處理,那就是:休息、冰敷、加壓、抬高。

跌傷急救四字訣「RICE」

R:(Rest)休息

儘快停止活動,萬一是韌帶受傷,勉強行動會加重韌帶的撕裂傷。若是骨折,更不要隨便亂動,以免造成骨折端移位,並應立即就醫。

I:(Ice)冰敷

在受傷後二十四到四十八小時內,針對受傷部位冰敷,可用毛巾包冰塊或用塑膠袋裝一點水再加冰塊,敷在受傷處。注意不要將冰塊直接置放在傷處,以免凍傷。每次冰敷十到二十分鐘,每兩小時一次,這樣能使局部血管收縮,減輕出血帶來的腫痛。

C:(Compression)壓迫

稍嚴重的扭傷則需要加壓包紮,能減輕局部腫脹,防止進一步出血。千萬不能揉,或者塗紅花油之類,那樣會加重急性損傷小血管的出血,導致腫脹疼痛的加劇。

E:(Elevation)抬高受傷部位

睡覺或平躺休息時,在腳下墊一個枕頭或將受傷肢體抬高,使患肢高於心臟約十公分左右,這樣可促使肢體血液回流,減輕腫脹疼痛。

陳威明副院長說,若是發生在野外或離醫院很遠,急救時可就地取材,例如先尋找木頭,沒有的話可把報紙捲成捆,將受傷肢體放上去,再利用身邊女性的衣服或絲襪當成彈性繃帶,固定肢體,將肢體抬高,避免腫脹。若有傷口,先用乾淨的礦泉水沖洗,減少感染風險。

陳副院長還特別提醒:出門旅遊除了個人必備的心血管和三高藥物外,當遇上關節疼痛、寸步難行時,消炎止痛藥可緩解不適,但有心臟、腎臟問題和胃潰瘍者,需諮詢專科醫師。另外,第一線抗生素可緩解發燒或傷口急性發炎等狀況。如果是出國旅遊,因人生地不熟,又有語言溝通障礙,建議準備簡單的英文版個人病史、藥物及過敏史,方便國外醫師了解病情,對症下藥。我認為這一點非常重要,有了這些準備工作,說不定它們就是自己的救命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