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蹤、尾隨、寄送物品 以愛為名卻使人心生畏懼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心瑩報導】大學畢業即進入職場的香香,在工作及人際互動表現上都相當優異,然而在公司中,常讓其有股莫名的壓力,逼得她喘不過氣且時時覺得緊繃,下班返家後亦多有失眠、焦慮、不安等身心狀況,最後更迫使她選擇離職且抗拒再進入職場。在朋友的陪同下至精神科就醫,情緒穩定後才說出在公司所受的傷害。

原來香香在公司表現優異且人緣佳,喜歡她的人自然不是少數,香香對此原不以為意,然而卻有一個同事屢屢出現在其身邊,經常性的巧遇且時不時的贈送禮物給她,也常常提醒「上班路上要小心」等看似貼心的話語,而看到她與異性同事互動亦顯得不悅並表達不滿。為此香香感相當困擾,曾多次拒絕對方送禮亦清楚告知對方彼此間友誼應有明確的界線,但對方仍三番兩次試圖越線甚至過度干預香香私人領域的生活,監視其下班後去向、與誰互動等,但礙於彼此同事關係,香香僅能隱忍,然而卻越來越不快樂且工作專注力亦常顯不佳,最後敵不過身心狀況影響而離職。

不當追求「以愛為名」 不僅觸法更影響受害者身心

香香所遭遇的事件似乎難以界定為性騷擾事件,但又確實對她造成嚴重的日常生活與情緒影響。其實,香香即為今年6月甫上路的《跟蹤騷擾防治法》中典型的受害者。《跟騷法》中明定出八類跟蹤騷擾行為,包括:跟蹤、尾隨、歧視、通訊干擾、不當追求、寄送物品、出示有害名譽訊息、冒用個資購物等,只要有反覆持續對待特定對象、違反當事人意願且使人心生畏怖,以及與性和性別有關的行為,甚至被害人明確表達抗拒後仍未改善,便已涉及觸法行為。

然而,跟蹤騷擾行為常常是「以愛為出發點」所進行,加害者通常不知道自身犯錯,或者對人際關係的相處界線分寸難以掌握;社工師廖雪君表示,被害者因為生理上未受傷也難以向他人開口求救或表達不適之感受,多會選擇隱忍,久而久之不僅心理遭受傷害,亦使生理、社會等功能表現出現異狀。

廖雪君舉例,如心理層面出現情緒低落、低自尊情況;生理層面則出現噁心、頭痛、食慾不佳等表現;社會層面則可能是被迫須更換自身通訊電話或離職等負向影響。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受害者型態會依個人特質不同而有差異,且任何性別都可能被跟騷,故受害者若無焦慮、情緒低落等症狀,也不表示沒有創傷,更不表示沒有受到傷害。

面對恐怖愛慕者 保護自己六要點

隨著《跟騷法》的頒布和施行,受害者的遭遇和所受之傷害,終於被重視。廖雪君分享,如果不慎遭遇跟騷行為者,不需再忽視自身不適感受,因為當自身意識到受傷害時,常常都是已經隱忍一段時間後的表現,我們可以選擇以下保護自己的方法:

  1. 敏銳覺察:當對方找理由接近或與你談話時,首要考量的是你「想或不想」參與,而不是對方有無需特殊理由。

  2. 明確態度:對於不舒服或不願意的交談,以誠懇堅定的態度說「不」。

  3. 保持距離:不請他人傳話也不單獨赴約,避免製造獨處機會。

  4. 告知他人:讓第三者(如:同學、朋友、師長或主管)知道你正面臨的處境。

  5. 保留證據:如通訊對話之電子檔、語音檔或手機截圖等務必存留。

  6. 報警求助:如果對方仍無法停止騷擾行為,可撥打110尋求警政協助。

騷擾、跟蹤纏身憂鬱 記得尋求專業協助

廖雪君提醒,而倘若跟騷事件已使你出現身心狀況,除身邊支持系統外,亦記得可尋求專業之協助:

  1. 諮商輔導資源(學校、公司、衛生局心衛中心、各縣市政府社會局等)。

  2. 民間機構輔導資源(現代婦女基金會、婦女新知基金會等)。

  3. 就醫(心理治療、藥物輔助等,可以保護你且能讓你保有隱私)。

【延伸閱讀】

家有精神病患 照顧者的創傷也值得被重視

恐怖情人不一定會打人! 心理師教你看懂「隱藏訊息」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4728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

更多相關新聞
幸福企業竟包庇豬哥高層 築間餐飲策略長對女助理伸狼爪
女拒絕應酬淪陪酒妹 老闆嗆「不合群」:在公司沒立足之地
中正一分局男警偷拍女同事 挨告竟還怨「遭社會性死亡」
女性面對職場性騷擾吞下去會怎樣?研究:忍耐恐增高血壓風險
年輕人和你想的不一樣 「地表最強性暗示符號」小心職場誤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