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客網上約 京城「非遺遊」

旺報【資料來源:北京日報(馬婧)】 麵塑、梅花大鼓、皇城毽子……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及其傳承人近日齊聚智化寺,展現京城非遺文化帶來的旅遊新體驗。短短4個月,東城區聯合Airbnb愛彼迎聯手將非遺文化項目打造成了供用戶近距離體驗的旅遊產品,到北京旅行的各地遊客通過線上預約,到店體驗非遺文化。 「我3歲時就開始學習麵塑了,早些年大家沒有太多娛樂項目,手藝人憑一門手藝就能行走一生。」在麵塑體驗展台前,58歲的彭小平一邊展示麵塑做法,一邊講述著自己的故事。作為麵人曹第三代傳人,他堅持做麵塑50多年。隨著娛樂生活越來越豐富,傳統非遺項目受到的關注相對少了,他深切感受到年輕人對於這門技藝少有機會去深入瞭解。 文旅融合 傳播非遺文化 今年,文旅融合為非遺文化傳播打開了新的大門。「我們把麵塑創作變成了一個活動,把古老的技藝放到了全球旅遊平台上。」讓彭小平意想不到的是,當一個小小的麵人工藝品變成了兩小時製作體驗後,他的工作室變成了面向全球遊客的非遺課堂,來自美國、俄羅斯等全球各地的遊客紛至遝來。彭小平的女兒──麵人曹第四代傳人彭天用英語和外國人交流,讓不少外國人第一次認識了麵塑。「幾個月下來,已經有200多名遊客到店體驗了,比直接帶走一個麵人作品更有意義,這也正是我們麵塑傳承人的心願。」 一旁的展台前,幾名遊客正在體驗捏泥人。泥人張北京支代表性傳承人姚曉靜介紹,今年是泥人張首次「觸網」,幾個月來,不少遊客到店學習捏泥人。「泥人適合初學,我會教大家基礎手法,造型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完成。」姚曉靜說。 堂前燕毽子 蘊藏大智慧 踢毽子是老北京人格外喜歡的運動,如今遊客也有機會學習用傳統的方式製作真正的老北京「堂前燕」毽子。「踢毽子讓人身輕如燕,做毽子讓人心靈手巧。」堂前燕毽子非遺傳承人殷文說,毽子炮製過程飽含著中國傳統文化精華和價值觀,它教我們身正心正,教我們為人處世之道,小小毽子蘊藏著極大的智慧。 據瞭解,在過去4個多月時間內,愛彼迎聯手北京東城區、成都市、廣州市越秀區、貴州省黔東南州四個城市和地區,為百餘名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及體驗達人舉辦了旅遊接待技能與文化傳播培訓,幫助他們完成了非遺體驗產品設計優化、影像資料拍攝、旅遊技能指導、互聯網工具使用等方面的培訓,將40個非物質文化遺產體驗項目打造成為可供用戶近距離體驗的旅遊產品。 其中,東城區文化和旅遊局甄選了「堂前燕」毽子、都一處燒賣、便宜坊烤鴨、吳裕泰花茶、箜篌、「泥人張」北京支、麵塑、宮廷燙蠟、梅花大鼓、蒙鑲等十個區域內體驗性、互動性較強的非遺項目,培育形成文化內涵豐富、互動性強的非遺旅遊新產品,推動地方非物質文化遺產走向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體驗已正式上線愛彼迎平台並可供全世界的遊客預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