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見專訪】陳時中:「疫苗地圖」將搭配健保卡,拚精準施打!

3月3日上午11點21分,是個值得紀念的時刻,總共11.7萬劑AZ疫苗,由韓國大韓航空載運至桃園機場,順利落地。台灣終於踏上以疫苗抗疫的新道路。

同一天,《遠見雜誌》專訪了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衛福部長陳時中,暢談COVID-19疫苗的接種政策、疫苗過後世界新樣貌,以及抗疫以來煎熬中滿懷謝意的心路歷程,將陸續刊出。

▋談AZ疫苗:是腺病毒載體疫苗,人體會有兩種反應。

▋談疫苗地圖:插入健保卡,就能預約施打地點、查詢施打資格。

▋談接種時程:不希望再延後,否則會影響過境開放的條件。

《遠見雜誌》問(以下簡稱問):首批抵台的AZ疫苗,它的特性是什麼?

陳時中答(以下簡稱答):AZ疫苗的第一劑和第二劑之間,現在建議是八個星期,因為研究顯示,它一劑的效果相對不錯,第二劑再延長打,效果會更好,也就是說拉的時間久會更好。

主要是因為AZ是腺病毒載體的疫苗,所以在打下去的時候,人體同時會有兩種反應。

其中一種是對它載體本身的腺病毒會有一些免疫反應,當然希望大家反應不要太大,因為這是屬於不需要的反應,它是用做一個載體,讓它侵入我們的細胞,然後做出抗原的樣子,讓病毒會被吸引,進而消滅病毒。(編按:另一種反應為疫苗主體所引發的免疫反應)

首批AZ疫苗已來台。Flickr by Marco Verch Professional Photographer
首批AZ疫苗已來台。Flickr by Marco Verch Professional Photographer

首批AZ疫苗已來台。Flickr by Marco Verch Professional Photographer

為什麼AZ疫苗時間拉長之後,它的效果可能會更好?因為施打下去腺病毒的抗體反應,可能過一段時間之後抗體反應就往下降。在第二劑進去的時候,免疫反應不會被消掉(指會增強疫苗作用),這是腺病毒的一個特性。

以前大家也很多人擔憂,像我們預防接種組的幾位醫師,他們一開始也反對腺病毒載體的疫苗,就是AZ疫苗,他們認為這些腺體毒素有可能讓引發出一些不必要、對人體抗疫沒有幫助的免疫反應。

只是,AZ疫苗第三期臨床試驗的報告出來之後,看看似乎也沒這個情況。

這次真是也說是人類的幸運吧,這是幾家大藥廠的發展大方向。當然,事先有一些假說會成功,有些假說會失敗,現在看起來大家都成功。

AZ疫苗它一劑的效果還不錯,第二劑再延長打,效果會更好,也就是說拉的時間久會更好。

問:未來台灣施打疫苗,將如何安排接種點?怎麼通知民眾?

答:基本上每一個疫苗都有不同的冷鏈儲存與運輸條件,愈嚴苛的條件,當然施打就愈困難。

AZ疫苗要求2~8度,冷鏈儲存或運輸上面最沒有困難,因為長期以來流感疫苗就是這樣的情況,我們簽約布點的醫療機構都夠,那是最沒有問題的。

莫德納疫苗要-20度,那也還好。以往我們就有一些疫苗也是需要這樣的條件,所以是有這個經驗。

BNT疫苗是大家最傷腦筋的,要-70度,這個相對就困難。

三大疫苗副作用頻率一覽。中央疫情指揮中心提供。
三大疫苗副作用頻率一覽。中央疫情指揮中心提供。

三大疫苗副作用頻率一覽。中央疫情指揮中心提供。

而且這一次單劑包裝的疫苗相對少,因為全世界要準備幾十億的劑量,所以單劑的針筒相對就不足,大部分是一批一批的5劑裝或10劑裝。

實際上,不管疫苗所需的冷鏈條件怎麼樣,只要打開包裝、針筒開始插上去,大概六個小時以內就要用掉,每瓶10人份的話,拆了最好在時限內打到10個人。當然,疫苗也算是現在非常珍貴的抗疫利器,任何的浪費都會變得「真無彩」(台語:真可惜),所以冷鏈和保存的時間,這都是一些挑戰。

各種疫苗施打第二劑所間隔的時間點不同,大規模為民眾接種的時候就變得很複雜,所以我們現在希望能夠運用健保卡。

另外一個挑戰是,因為這次供應給台灣的疫苗,沒有一次很大量進來,所以會分一些優先順序。那麼,要安排什麼人、什麼時候可以打呢?

還有第二劑要考量。

到目前為止,雖然有些國家開始討論,是不是可以試著不同的疫苗「雞尾酒式混打」?

不過到目前,因為沒有科學的研究,或者有人在做了結果還沒有出來,大家還是規劃要同一劑(兩劑施打均使用同一廠牌的疫苗)。

同一劑裡面,施打的時間間隔也有不同,莫德納疫苗是建議隔28天,將來台灣的國產疫苗也會建議是隔28天,但是AZ疫苗現在建議是八個星期。

公費新冠疫苗施打順序。中央疫情指揮中心提供
公費新冠疫苗施打順序。中央疫情指揮中心提供

公費新冠疫苗施打順序。中央疫情指揮中心提供


由於各種疫苗施打第二劑所間隔的時間點不同,大規模為民眾接種的時候就變得很複雜,所以我們現在希望能夠運用健保卡。

99.9%的台灣人都有健保卡,首先,怎麼樣運用健保卡做一個接種的「准駁」?我想「准駁」,就像購買實名制的口罩一樣,到便利商店把健保卡插進去機器裡面,螢幕上顯示你可以買或不可以買,或是上次你已經買過了你現在不能買,然後選說你要買大人買小孩這一類的機制。

在疫苗大規模接種的應用裡面,我們希望大家用最方便的健保卡,健保卡一插上去,告知你可以不可以施打。

仿照口罩地圖,我們正在建立單獨的「疫苗地圖」。

我們現在就開始把這些優先接種的名單,全部都造冊,現在全部記到電腦裡,直接到醫療機構只要健保卡插進去,就顯示「准駁」狀況。

再來,你可以打什麼疫苗?你可能有兩、三種都可以打。你自己選。或者是只有一種。

打完第一劑,假設第二劑是要隔28天的,可能在第二劑接種前幾天,你的手機就開始嗶嗶響,提醒你幾月幾日要再打了。

民眾就可以比較放心,然後也不會延誤,第二劑去打時,很清楚你上次打什麼,這次就要打什麼。

實際上都是參考口罩的一些經驗,仿照口罩地圖,我們正在建立單獨的「疫苗地圖」,民眾可以看出附近有哪一些點是可以打COVID-19疫苗的,可以點到裡面去,然後就預約什麼時候來打。

因為這次我們也怕疫苗會浪費,所以我們希望儘量使用預約的方式來做,然後這樣能夠把量控制得比較精確一點。我們現在就積極發展。

疫苗施打資訊化,民眾打完之後這記錄就留下來了,也很精確地記錄打什麼廠牌、什麼時候打的,時間都很清楚。

未來縱使有「疫苗護照」的可能(亦即利用疫苗接種紀錄,作為出入境豁免於該國隔離檢疫的證明),用這樣做一個基礎,直接就可以做了,不用再去再翻箱倒櫃,找出以前的說明資料怎麼樣,我們希望把這一系列都弄完整。

何時能揮別疫情,安心出國旅遊?池孟諭攝影
何時能揮別疫情,安心出國旅遊?池孟諭攝影

何時能揮別疫情,安心出國旅遊?池孟諭攝影

而且因為訊息很清楚,甚至將來資料做得更好的話,若萬一有些疫苗是針對特別的敏感族群是不宜打的,我們就希望跟健保的資料能夠直接串聯。

比如某一種疫苗對糖尿病人是不好的,是不行的,我們直接就串聯,因為是健保卡本身就可以資料串連。

換句話說,我們希望,期待啦,有一點點「後發先至」了,台灣是比較晚開始接種疫苗,但把情況弄清楚了,然後開打的時候能夠效率很高。

去年台灣施打流感疫苗,最多一天打過43萬7000劑,剛開始打流感疫苗的第三天,我們一天就打43萬劑。比照這個速度,如果COVID-19疫苗要打到1000萬人,25天就可以把它打到第二劑,大概我們在兩三個月內就可以就完成,若能那樣就很好。

雖然台灣是後發,但後發我們不太怕,因為我們自己很安全,可到最後我不希望到最後完成疫苗接種的時間也是落後,這就影響到過境開放的條件。

透過「疫苗地圖」諸如此類的措施,目的是希望精準施打,因為我們比別國晚打,晚就能夠收集很多的一些資料起來,然後拚後面又安全、又快、又精確地打,這是我們現在努力的目標。

本文轉載自遠見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