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瑪夏那次蘭吊橋 完工通行

那瑪夏「那次蘭」吊橋完成驗收通行。(記者許正雄翻攝)
那瑪夏「那次蘭」吊橋完成驗收通行。(記者許正雄翻攝)

記者許正雄∕高雄報導

高雄市政府挹注經費修建的那瑪夏區「那次蘭」吊橋,二十三日完成驗收,即日起開放一點五噸以下車輛通行,解決汛期或豪大雨期間,只能沿著河床便道將採收完的農作物運送出去的困境,解決原鄉農民在交通上的便利與安全。

原民會主委阿布斯表示,「那次蘭」吊橋因施工地點為農路,大型機具及材料載運不便,過程中也常因地區氣候不穩定影響施工進度。在工程團隊努力下,吊索鋼纜更新、護欄索組裝、鋼管縱橫梁更換、橋面板更換等,趕在颱風季來臨前,經近半年時間終於完工,居民不用再走河底便道,總經費約四百九十萬元。

高雄原鄉那瑪夏區「那次蘭」吊橋完工完成驗收通行。(記者許正雄翻攝)
高雄原鄉那瑪夏區「那次蘭」吊橋完工完成驗收通行。(記者許正雄翻攝)

阿布斯指出,同樣位在那瑪夏的「卡那卡那富族」男子集會所,市府撥款六百三十萬元整修,祭儀場去年十二月開工,施工項目包含新設祭壇、原有家屋移位等,也是因山區經常下雨造成工期展延,預計八月底竣工。

「卡那卡那富族」為台灣原住民族第十六族,也是高雄特有的族群,人數極少。集會所為遵循傳統,所使用的柱子採用在地五十年以上的杉木,由族人從公共造材中挑選,經防腐作業後作為興建祭壇;透過祭壇的重建,經由文化復振傳承,並透過部落大學開設集會所紀錄課程,將重建過程的傳統文化知識保存起來,完工啟用時將以傳統儀式慶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