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婞淳的「善舉」比奧運金牌價更高

台東馬蘭部落的阿美族「舉重女神」郭婞淳,今天漂亮為我國在東京奧運舉奪第一面難得的金牌,並且抓、挺及總和三項全破奧運紀錄,振奮了國人,在世俗眼中金牌價值高聲中,發哥更想歌頌的是婞淳的「善舉」,以及她正向面對各種挑戰的態度,這才是她更值得肯定與尊敬之處,甚至比奧運金牌價更高。

誠如在她的FB上所記載的:郭婞淳,可以說是近年我國舉重的代名詞,除了在2017年世大運以挺舉142公斤世界紀錄的成績舉起世界之外,更囊括了亞運、世錦賽、亞錦賽等國際賽事金牌,更為59公斤級的三項世界紀錄保持人,因此獲得了當之無愧的「舉重女神」稱號。不過今天如願在奧運奪金,婞淳才算是在舉重生涯中實現了「大滿貫」。

從2012年倫敦奧運第12名,到2016年里約奧運銅牌,今天在2020東京奧運上,婞淳在女子59公斤級以近20公斤的優勢壓倒第二名選手,拿下她個人心繫更是國人期待中的金牌。

在郭婞淳今天奧運風光成績的背後,有著極為坎坷的成長故事,1993年十一月底出生時,由於體重過輕、臍帶繞頸、胎位不正等等,這位差點難產才倖存下來的台東阿美族女娃,才有今天名為婞淳的舉重女神誕生。

昔日在民生報退休之前,舉重也是發哥主跑的項目,最唾棄那些為爭名奪利以不光明手段攀上巔峰的少數舉重名人。退休後幾乎不再寫談舉重事,但今天欣見婞淳如願在東奧為國家成功舉出第一面金牌,藉此一定要分享大家有關婞淳的「善舉」與正向態度:

2016年里約奧運會的前一年,郭婞淳曾經把她幾次在國際比賽贏得的獎金,捐出180萬元給醫院添購救護車。

婞淳曾回憶起她被槓鈴壓傷的當下,躺在地上的她只想著,我在國訓中心等救護車都這麼久,那如果是我的台東家鄉或更偏遠的地區怎麼辦?所以拿出自己在國際賽的奪牌獎金,捐了價值180萬的救護車。

28年前,郭婞淳母親早年在宜蘭工作,1993年底在羅東聖母醫院生下她,出生時體重輕又有臍帶繞頸,醫護人員悉心照料,「倖存」活下來。郭婞淳在醫院內只待三天,卻與醫院建立一生情緣,後來她在舉重界發光發熱,不忘報答當年聖母醫院的「救命之恩」。

一路陪伴指導婞淳的林敬能教練(右)
一路陪伴指導婞淳的林敬能教練(右)

2015年6月,郭婞淳的教練林敬能去電聖母醫院,表明婞淳可是「聖母寶寶」,要捐救護車給醫院;募款中心主任李麗秋告知,聖母救護車尚在使用年限,能否捐給同屬天主教靈醫會體系的馬公惠民醫院?她接受提議,隔月匯款180萬元,新購車輛車身寫上「天主教輔仁大學舉重隊郭婞淳敬贈」,救護車開始載運離島地區病患就醫。

網路上刊載著募款中心主任李麗秋說,台灣運動員資源這麼有限,郭婞淳還能挺身而出,拿出辛苦比賽所得獎金捐贈救護車,接受嚴格訓練之餘還能關懷社會,相當不簡單,「感恩」是成功的第一步,「郭婞淳妳真的好棒」。

郭婞淳曾告訴李主任,台東縣陳樹菊阿嬤靠著賣菜幫助很多人,她也想透過專業能力回饋社會;李麗秋希望郭婞淳正向力量造福大眾,成為陳樹菊之後的另一個典範。

郭婞淳在體育生涯中並非一路順遂,私底下的她,也因常行善舉而為人所知;將所有的不完美當作養分,讓郭婞淳因而擁有比她舉起一百多公斤重的槓鈴更強大的下正向力量。

郭婞淳接受訪問時說:「人生的目的不是贏得每場比賽,而是當我們完賽的時候,途中幫助了多少人一起完成比賽。」這不僅僅是運動家的終極精神,也是「舉重女神」郭婞淳身上最難能可貴的助人特質。

郭婞淳除了將過去比賽獎金180萬元,捐贈救護車給澎湖馬公惠民醫院,協助離島病患就醫,她還每年捐助母校台東體中舉重隊獎助金,用一己之力鼓舞後輩,而且不時發起募捐活動,一塊義助偏遠鄉村小孩購買平面電腦協助求學。

擁有台東阿美族血統的郭婞淳,生長在單親、隔代教養的家庭,最苦的時候,全家住在工寮,成長背景和多數偏鄉原住民小孩類似,她卻用舉重翻轉命運,從高中開始拚獎金養家,憑著一雙手撐起完整的家,也替自己舉起一片天。

在母親郭燕瓏印象中,她出生時因胎位不正、臍帶繞頸,是讓人痛了十幾個鐘頭、很難生的娃兒。取名「婞淳」,其實隱含母親「一生豐衣足食、幸福享受」的期許,沒人會想到,這個曾不斷在親戚間「流浪」,也因沒有爸爸,被鄰居嘲笑的孩子,如今成為整個家族的榮耀,所有家族因為她每次的出賽而凝聚在一起。

成為舉重選手後,她曾在2018年從高峰重跌到低谷,被一百四十一公斤重的槓鈴壓碎大腿內側肌肉,曾有兩個多月來只能以輪椅代步,而重傷的前一年,她才剛橫掃亞錦賽、世大運、東亞運、世錦賽等四面國際賽金牌。在教練林敬能眼中,不服輸的信念、自律與愛心正是愛徒能重回世界舞台的原因。

婞淳始終用正向思維迎接各種挑戰,「相信所有的挫折都是上天最好的安排!」無論是受傷、奪金失敗,她始終相信:「老天爺要你多成功,就會給你多少挫折與磨練。」將所有的不完美當作未來成功時的養分,讓郭婞淳因而擁有比她舉起一百多公斤重的槓鈴更強大的正向力量。

今天欣聞郭婞淳奧運奪金的背後,更該讓大家認識這位舉重女神的是其善心義舉。懂得不忘報恩回饋社會的心,正是當今很多成名運動員身上看不到的難能可貴助人特質。當我們知道她捐贈救護車及義助偏鄉小孩事蹟後,她身上散發的熱血故事比她奪下奧運金牌更讓人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