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成功來台意義 蔡正元:使福建話成爲台語

台南延平郡王祠主祀的鄭成功神像。(台南市政府文化局資料照片)
台南延平郡王祠主祀的鄭成功神像。(台南市政府文化局資料照片)

2022年即將來臨,1662年鄭成功正式佔領台灣,剛好滿360年。對於鄭成功來台的歷史意義,前立委蔡正元表示,鄭成功正式將台灣納爲中國領土,而有「開台聖王」的美名;使福建話成爲台灣多數人的語言,現在的通俗台語就是鄭成功時代傳入的。

蔡正元在臉書指出,鄭成功推動大舉移民台灣,使福建話成爲台灣多數人的語言,現在的通俗台語就是鄭成功時代傳入台灣的福建話。在鄭成功之前,荷蘭人即已從福建引入移民,但那是「外勞」和「投資移民」,人數也不如台灣原住民族,政治地位更是低下。

1683年康熙皇帝派施琅擊敗鄭克塽,清代更是讓福建人大舉移居台灣,更動用福建海關收入補貼開發台灣,「隆恩銀」、「隆恩田」、「隆恩圳」就是起源於此。福建男女老幼舉家遷台比比皆是,清代初期漢族男女人口比例一直維持在1:0.8以上,對一個移民社會來說,這個比例不算人口性別太失衡。

蔡正元直言,有些台獨很愛吹「外來政權」說,自稱民進黨才是「本土政權」,這是鬼話連篇。鄭成功使台灣從原住民之島變成漢人之島,清朝政府對台灣原住民而言是外來政權,開闢出大片農田,台灣自從完全「福建化」。

蔡正元強調,有些台灣史作家胡亂抄襲日本人伊能嘉矩的說法,認為清政府消極治台,頒布「渡台三限制」,所以「沒有唐山嬤」,還寫入目前的中學歷史教科書,這些全都是胡說八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