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自隆》《科普‧金剛經7》〈滅度〉再詮釋

鄭自隆》《科普‧金剛經7》〈滅度〉再詮釋
鄭自隆》《科普‧金剛經7》〈滅度〉再詮釋

照片為甘肅天水麥積山(攝影∕鄭自隆)

【愛傳媒鄭自隆專欄】《金剛經》說「滅度一切眾生已,而無有一眾生實滅度者。何以故?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則非菩薩」。

佛陀說,眾生若有意學習正覺佛性,我當然願意教導,教導方法是先滅後度,消除舊觀念、植入新思想,但不會有人真正得到「滅度」,為什麼?因為在社會化過程中,人們都須依循社會期待而生活,但執著這些舊有的社會期待,就無法達到正覺的境界。

坊間僧俗對「滅度」的解釋都是滅煩惱、度苦海,意即超渡,不受生死之苦,這是源自婆羅門教輪迴的理論;但這種解釋,有兩個問題,一是不理會現實困擾,將困擾延至來生再解決,不但鴕鳥,而且也把佛陀思想Low掉了。

其次,將「滅度」說成滅煩惱、度苦海,打亂了整部《金剛經》邏輯結構,《金剛經》以「降伏其心」開題,要「降伏其心」的方法就是「滅度」(消除舊行為、植入新認知),最後再以「一切有為法(人為智慧)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開悟收尾,一氣呵成;「滅度」如果是滅煩惱、度苦海,如何接續「降伏其心」而擔任整部《金剛經》起承轉合的角色?解經就是要注意文義前後的連貫性,可不能切香腸。

因此本文將「滅度」給予現代說服理論的詮釋,也就是《金剛經》展現強制教育的概念,先「滅」後「度」,對冥頑不靈者,要先強制移除舊的想法,再給予新教育,這聽起來有點鴨霸,但是有理論依據的。

傳播效果有認知cognition、態度affection、行為behavior三個層次,但閱聽人的反應過程是不是一定循著「認知→態度→行為」的順序,先建立認知,再培養態度或情感,最後形成行為,如購買商品、投票支持、網路按「讚」?其實未必,M.L. Ray的「傳播效果階層說」(the hierarchy of communication effects),討論閱聽人接受傳播訊息後的認知、態度、行為反應過程,將閱聽人的反應過程分為三種階層:學習階層、不和諧歸因階層、低涉入感階層。

宗教傳播應使用哪一種傳播效果階層?要判斷要採用什麼階層,必須從二個考量因素切入思考,一是涉入感,二是各種選擇間的區別。

首先判斷涉入感,信仰是不是高涉入感行為?當然是,因此「低涉入感階層」the low-involvement hierarchy的認知→行為→態度,就被排除了,不可能只聽到這個宗教或派別名稱,就貿然入教,好壞就等入完教再說;接著思考「各種選擇間的區別」大不大,佛教、基督教、天主教、民間信仰……差別當然大,即使同樣宣稱是佛教,各種派別之間競爭更大。

所以「學習階層」the learning hierarchy是宗教傳播的基本入門模式,不過「不和諧歸因階層」也有可能,受到同儕影響或團體壓力,半強迫或衝動式入教,入教後再慢慢培養好感,當正向態度養成後,最後就會建立認知,認為當初的選擇是對的;90年代,一群女大學生到中部某教派參禪七,禪七尚未打完集體剃度出家,就是因當時宗教氛圍或人際壓力所產生的衝動式行為的改變,但久而久之,態度與認知也會建立。

「學習階層」的宗教傳播,是先讓非信眾認知該教派,接著培養好感;認知與培養培養好感,可以透過大眾傳播媒體,這也是佛教某些教派要創設綜合性電視台的原因,但真正要引進門,則必須靠人際傳播,直接由師兄師姐一個拉一個,此外也要多辦法會、講經、禪七、抄經,經由人際的接觸方能觸動「行動」,達到入門、入教。

引進門後,接著就要用到《金剛經》的「滅度」,每個人成長背景不同、學經歷不同,當然經過社會化形塑後,人格、認知、意識形態都會不同,如何能「框」入教派的範式?就得先滅後度,先「清洗」舊認知,然後方能植入新觀念。「學習階層」的滅度,是先小滅後度、度後再大滅,不能一開始就大滅,這會嚇跑人;但「不和諧歸因階層」,是氛圍營造(寺院叢林、青燈木魚、莊嚴大佛)或周遭師兄師姐鼓吹所形成的人際壓力,當然可以先「大滅」再度。

「清洗」舊認知非常難,新中國建政初期的勞改,就是透過政治強制力量(勞動改造)「清洗」舊體系權力者的思想;宗教傳播比較激烈的「清洗」舊認知,就是基督教某些教派進行禱告時,會要信徒承認自己「有罪」,透過呼喊、懺悔的集體行為,情緒得到宣洩後,他就會認為自己真的「有罪」,這也是強迫改變行為,再建立態度與認知,在台灣也有些很多新興宗教有這樣的例子。

團體活動是「清洗」舊認知的最好方法,一些新興教派對此玩得很透徹,集會時對教主的集體跪拜、讚美,經由同儕壓力與匿名性,強制新成員改變行為,完成「洗禮」,行為先改變再慢慢培養、建立對教派的好感與態度,久而久之,認知就會形塑,成為不會動搖的鐵粉,是非常典型的「不和諧歸因階層」(the dissonance-attribution hierarchy)的說服過程。

正統佛教比較溫和,集體打坐的禪三、禪七也是滅度儀式,經由自我的冥想,反省過往,的確心靈可以達到「清洗」的目的,當「滅」完成後,再建立新觀念的「度」就容易多了。

「滅度」完成進入穩定期,就要讓信徒持續形塑正向態度,經由教友密集的互動接觸,以及經常舉辦活動,讓熱情不冷卻,培養黏著度,久而久之就會將宗教視為生活的一部分,成為鐵桿信眾。

2500年前的古印度的「滅度」作為完全符合現代說服理論,佛陀是不是很有智慧。

作者為政治大學傳播學院兼任教授

●專欄文章,不代表i-Media 愛傳媒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