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動脈粥狀硬化非一蹴可及

臺灣某資深藝人患有糖尿病已10多年,日前,因心臟不適猝逝,各界深感不捨。衛生福利部基隆醫院心臟科林威辰醫師指出,動脈粥狀硬化非一蹴可及,經過猶如溫水煮青蛙的慢性發炎過程,嚴重時,足以導致心肌梗塞或心律不整,民眾不能不慎!

基隆醫院根據衛生福利部最新國人死因統計結果指出,心臟相關疾病位居10大死因第2名,109年死亡人數共有20457人,較往年增加3%。其中,患有高血壓、高血脂或糖尿病等慢性病者,併發心臟或心血管相關疾病的風險,比常人來得高,必須更加小心、謹慎預防。

衛生福利部基隆醫院心臟科林威辰醫師指出,動脈粥狀硬化非一蹴可及,早期可能沒有症狀或不明顯,經過猶如溫水煮青蛙的慢性發炎過程,讓血管壁變得缺乏彈性、血管狹窄,當發炎情況日益嚴重時,就會造成血流受阻或血管阻塞,進而,導致心肌梗塞或心律不整。

林威辰醫師分享近期收治的2名案例。高先生,現年57歲,患有高血壓、高血脂和第2型糖尿病,近日,他的右下肢不斷感到疼痛,而且足部開始出現感染情形,經就醫診察判斷,是糖尿病足感染合併右下肢嚴重缺血性疼痛,經緊急重建右下肢血管後,有效改善高先生疼痛不適、血液循環及傷口癒合等,成功解除截肢危機。

另一病例藍先生,現年79歲,患有高血壓,因突發性胸痛被送到基隆醫院急診,在急診就醫時,發生心律不整情形,醫師判斷是急性心肌梗塞,經緊急搶救,並施作心導管手術後,順利挽救藍先生一命。

這2名案例,經院方檢查,血管都是100%全堵塞,所幸醫護團隊把握救援的黃金時機,以及提供專業治療與照護,2位病人都已康復出院。

林威辰醫師說,人體血管隨著年紀增長,會自然老化,民眾平時可均衡飲食,維持規律作息,保持運動習慣,遠離菸酒及控制血壓等,以預防血管硬化或延緩硬化的速度。

時序已入秋冬,正是心血管疾病好發季節,患有心血管疾病或慢性病者,除了要定期回診追蹤,按時服用藥物以外,務必多加留意身體狀況,若出現不適,切勿認為稍作休息即可舒緩,建議儘速就醫,以利診斷及治療。

林威辰醫師同時提醒,高齡長者外出時,務必作好保暖措施,帽子、圍巾、手套及襪子等防暖法寶不可少,以降低因低溫或溫差過大時,誘發急性心血管疾病發作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