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市場創新

工商時報【記者陳碧芬╱台北報導】 隨著人民幣業務啟動,兩岸金融交易形成新的機制,行政院政務委員薛琦在會議上呼籲,台灣應該把握人民幣業務機會,若能將兩岸每年往來的貿易皆改以人民幣計價,企業將能大幅節省成本。渣打集團執行董事暨亞洲區行政總裁白承睿(Jaspal Bindra)則指出,ECFA效益增長等利多因素下,台灣成為境外人民幣中心深具優勢,渣打相信台灣的DBU業務會有明顯的成長空間。 白承睿指出,在中國接連開放下,各國紛紛對境外人民幣中心進行排名。台灣有法規問題,中國機構要在台發行債券不比在香港容易,也必須經過評等。但是,新加坡對於人民幣接受程度低於台灣;且台灣儲蓄率高於香港,就財富管理業務看,台灣能成為人民幣中心有機會成為全球人民幣管理中心。 台泥集團董事長辜成允也表示,台灣過去時常面臨外匯風險,在貿易上匯損大,直接以台幣對人民幣交割,不管是避險或管理都可以減少成本。他以台泥集團為例,是在中國大陸與台灣皆有業務的台灣企業,深刻感受兩地直接以貨幣工具交割結算,可以帶來較高的成本效益,也較能管理風險。 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金融服務業召集人吳偉臺,看法則較中立。他說,從金融業觀點來看,台灣必須有差異化,不同於倫敦或香港,必須開放讓更多中國大陸銀行來台,台灣有更多機構進入大陸市場,去除繞經第三市場的中介作法或商品,在財管和保險資產等方面,加以安排人民幣部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