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鏡評】衛星是門好生意

火箭公司SpaceX累計已發射131次火箭,僅有1次失敗紀錄,推出「星鏈計畫」建構衛星互聯網路。(翻攝SpaceX Flickr)
火箭公司SpaceX累計已發射131次火箭,僅有1次失敗紀錄,推出「星鏈計畫」建構衛星互聯網路。(翻攝SpaceX Flickr)

今年是蘋果創辦人賈伯斯(Steve Jobs)逝世10週年紀念,如果他死而復生,很可能會被科技產業飛速的進步嚇一大跳。蘋果公司的股價過去10年大漲近12倍,當年公司市值2,200億美元已經令人咋舌,如今蘋果一年就能賺到1,200億美元(EBITDA),長成市值2.5兆美元的巨獸。

賈伯斯過世時,iPhone還是體型很小的4S,語音助理Siri才正要推出,如今智慧型手機已經遍及地球的每一個角落,Siri切入的人工智慧也成為主流,而比賈伯斯年輕2、30歲的科技領袖們大舉進軍「元宇宙」,打造與真實世界平行的網路宇宙,再10年後,蘋果的後輩們可能讓賈伯斯在元宇宙復活,而且永遠停留在56歲,長春不老。

最戲劇化的變化是,伊隆.馬斯克(Elon Musk)如今成為引領未來科技的精神領袖,馬斯克做電動車、做一次可以載運60顆衛星的火箭,還要發射1萬2,000顆衛星架構太空衛星網路,如果再加上火星殖民、速度比飛機還快的子彈列車、以及顛覆金融產業的虛擬貨幣,馬斯克把科技創新的想像拉到無垠的外太空,每一個都是顛覆現狀的產業革命,皆遠遠超越賈伯斯的成就。

【點擊下方「查看原始文章」看完整全文】

更多鏡週刊報導
【鏡法】立即修法遏止惡意不實影音的散布
【鏡論】物價小確幸
【鏡觀】朱立倫的同舟計畫

今日推薦影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