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在於迅速又簡單,臺灣針對企業的疫情紓困政策

臺灣在進入5月時,疫情突然急速爆發。實施幾乎等於封城的警戒,造成餐飲界及服務業強大的打擊。臺灣政府對此推出了各項支援企業的紓困措施。在日本,提供給停業業者的官方紓困方案出現了很大的問題。在臺灣經營連鎖餐廳的筆者,比較臺日的紓困政策後,發現了臺灣不同於日本的大差異。

臺灣政府在5月11日發布有關疫情的二級警戒,開啟了一連串的嚴格規定,包括在營業場所及公共場域、餐廳均配戴口罩或使用隔板、落實實聯制、停辦室外500人以上室內100人以上之集會活動。但是疫情超乎預期,急速擴大,5月15日臺北市及新北市提升至三級警戒,4天後5月19日擴大至全國三級警戒,外出時需全程配戴口罩,包括健身中心、卡拉OK等各種休閒娛樂場所皆關閉,禁止室外10人以上、室內5人以上之聚會。另外,還禁止於店內飲食,僅限外帶營業。所有規則都有嚴格的罰款,若出門未戴口罩,將開罰3千至1萬5千元(1元臺幣=4円日幣),若舉行室外10人以上、室內5人以上的聚會則罰款1人6萬元至30萬元。


臺灣政府為業者發放新冠疫情的紓困金的申請書(筆者攝影)

臺灣的三級警戒跟日本政府所謂的「要請」的規定不同,各行業沒有遵循或不遵循的選擇。因此從發動三級警戒當天開始,很多業者立即沒有了收入。其後,臺灣政府迅速制定多項紓困政策,在6月初立法院即拍板通過紓困預算。特別是針對因規定大受打擊的餐飲業及服務業,今年的紓困案比去年的還充實。

經濟部的餐飲業紓困方案

日本在緊急事態宣言時期,因應縮短營業時間政策,不限事業規模,提供給餐飲業的補助金一律同等金額。因這項措施過於不公,日本政府於2021年4月改變政策,根據事業規模調整補助金額度。另一方面,臺灣政府則是依照申請單位的正規員工人數計算補助金金額。

日本各縣市的補助金金額都不太相同,本文就以東京的中小企業最新狀況做為比較對象。

東京的申請條件為提供酒類或有卡拉OK設備的店家停業,未提供酒類並且未設有卡拉OK設備的餐飲店則縮短營業時間為早上5點至晚上8點。另外還同時需要申請東京指定的防止感染政策實施證明貼紙,每個店家都需選一位防疫代表完成線上研修課程後才能張貼證明貼紙。另一方面,臺灣的申請條件只有店家今年3、4月平均營業額需比2019年同期減少50%以上。

接著我們來看看補助金的額度。東京依據店家營業額計算,給予1天4萬日幣至20萬日幣的補助金。從7月12日緊急事態宣言開始日到8月22日41天,一間店鋪的補助金最高金額可達到840萬日幣。金額依據店家每月固定支出水準為計算標準。另一方面,臺灣不是以銷售額或規模做補助額度計算,只要有加入勞保的正規社員1人4萬臺幣,並只支付一次。此額度可補足一個月的人事費用的水準。

若以筆者所經營的公司為例,正規社員有21人,所以補助金額為84萬元。臺灣的三級警戒經過四度延長,總天數為72天,其補助金額比起東京乍看起來少了很多。

但其實臺灣有很多數百人以上正規員工的連鎖店業者,像是筆者的好幾個友人,他們的公司都可收到數千萬臺幣的補助。臺灣政府還規定,拿到補助的業者不可在指定期間解僱或減薪、強制員工休無薪假等條件。其他還有像是暫延夏季電費調漲、補助貸款利息、延期納稅等等多項支援方案。至於打工人士,則是直接給予每人1萬元的補助金,不納入紓困業者對象。


大型購物中心飲食廣場的餐點改為便當來販賣(筆者攝影)

簡單明瞭的申請條件與快速的支付

對需要援助的業者而言,申請補助金的手續中需要很多審查文件,算是一項很大的挑戰。為了迅速提供補助金,政府必須建構便利又有效率的申請系統。臺灣的紓困申請原則上以網路為主,可說是IT先進國才會有的方便途徑。就算是外國人的筆者,也簡單地申請到了。

具體的申請手續如下,先登記業者名稱及納稅號碼、統編等業者代表號碼還有郵件信箱,登入系統後即自動顯示業者資料。確認資料無誤後,就填入符合申請條件的相關資訊,並將須提交的PDF資料或影像上傳,即完成申請。須提交的資料為申請書、繳稅證明、營業額證明還有存款簿影本。每項資料都是平時營運事業時會用的資料所以不須再特別準備,也都不需要稅理師或會計師幫忙,非常簡單。業者資料與勞保人數相連,系統會自動計算人數。

像這樣非常簡單即可申請完成的補助金,若沒有須補交的資料,通常預計約兩個禮拜會收到匯款,但是這次很驚人的是三個工作日就收到匯款了。而且匯款後,還會貼心的用簡訊通知匯款作業已完成。


禁止內用的餐飲店(筆者攝影)

順應情況進行修正是臺灣的強項

前面介紹的臺灣對業者所提供的支援內容與措施,其中還是有不夠完善的地方,而且在6月初發布紓困政策時出現了不少問題。三級警戒發布日期是5月19日,在申請條件中,規定5月、6月、7月其中一個月的營業額需比2019年同月或是今年3月或4月平均營業額少50%以上。發布三級警戒的時間點已過了5月的一半以上,照時間計算,營業額很難在50%以下。業者在確定6月營業額前幾乎都無法申請紓困金,變成7月中旬是收到補助金最快的時間,導致在最困難的時期,需要的資金卻無法及時到手。

紓困政策發表後,筆者聽到很多「資金運轉根本來不及」的聲音。6月4日臺南的黃偉哲市長跟郭國文立法委員向政府陳請,希望將申請條件的月份改為5月15日至6月14日30日間的日數單位。其後,在6月7日立法院的紓困政策會議中,郭國文再次提出此問題,幾天後行政院就調整了申請條件。調整後,業者則有希望在6月底領到紓困補助。

此外,紓困補助制度中不太合理的是,臺灣政府一開始所制定的個人補助金制度的申請條件,對象限定中華民國國籍,外國人不在對象內。筆者收到了一些意見,表示這很不像高度國際化又重視社會多樣性的臺灣。此問題也被報導出來,在6月24日,行政院決定將擁有永久居留權的2萬7千人納入紓困補助對象。

在日本,要即時變更決定好的制度幾乎是不太可能的事。筆者認為,能如此迅速地應對錯誤或不足的地方是臺灣的強項,對日本而言也值得學習。

從5月17日本土病例到達526人的最高峰以來,三級警戒被延長了四次,共計72天。雖然嚴格的規範造成生活上的不自由及經濟上的重大打擊,但後來臺灣的本土感染人數確實明顯減少,也控制到每天確診數低於50人的狀態。原定到7月26日的三級警戒已確定降至二級並將放寬若干規制,感染人數較多的臺北市及新北市將持續店內禁止飲食等嚴格規定。臺灣政府表示,若感染再度擴大有可能再提高至三級警戒,呼籲國民仍需貫徹實行防疫措施。


僅有外帶販賣的日系餐飲店(筆者攝影)

標題圖片:臺灣政府為業者發放紓困金的申請書(筆者攝影)

野崎 孝男 [作者簡介]

臺南市城市外交顧問、內政部移民署新住民發展基金管理會委員、臺南市日本人協會理事長、創新美味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1974年出生,臺灣大學法學所博士班課程學分修畢。原東京都練馬區議會議員。專長為公共政策、企業經營管理。在臺灣經營連鎖餐飲店、法律顧問事務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