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陋習 應建吹哨者保護機制

台中市議會民進黨團抨擊,「社工薪資回捐」事件,普遍存在,社福團體一邊拿政府補助,另一邊卻惡意剝削社工。(盧金足攝)
台中市議會民進黨團抨擊,「社工薪資回捐」事件,普遍存在,社福團體一邊拿政府補助,另一邊卻惡意剝削社工。(盧金足攝)

社工勞動條件長期以來存在人力不足、負荷案量超載、聘雇任期不穩定等問題,這幾年政府全力推動「建構社會安全網」,社工的工作安全網反而不安全,角色最關鍵,卻也最辛苦,還要受「回捐」陋習之苦,政府應加強法規制定,讓壓榨社工的協會組織有退場機制。

「我1個月領3萬4916元,但被要求回捐6%,每月活生生被扣走2095元」,在一家協會工作的李姓社工員大吐苦水。這種不樂之捐,1個月變成領不到3萬元薪水,若進行舉發,又怕被發現是「抓耙仔」,只好忍痛薪水「被回捐」。

「社工薪資回捐」事件,陋習存在多年,近來因一些案例被揭發,政府機制慢慢建立,這幾年情況稍微有改善,但從幾個案例當中,也發現「回捐手法」與過去預扣薪資不同,而是以社工「自願」回捐方式,變得更加難以規範,若不是當事人鼓起勇氣舉發,外人恐難以得知。

針對社工勞動條件,立委莊競程直言,中央與地方常有溝通落差、互踢皮球的情況,政府如祭出重懲,在無任何轉銜計畫下貿然停止補助,這些協會現職社工恐成為失業受害人,需要有完整的配套計畫。

社會工作事業,明為要社工「共體時艱」、「做善事」,暗地卻是剝削、對專業社工不尊重,也會出現難以留住專業人才的隱憂。為杜絕惡性循環,讓社工師從事社會服務時無後顧之憂,市府應建立吹哨者保護機制,保障隱私等權益,協助追討回捐款項,避免更多社工及服務對象權益受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