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塑大師劉士銘 生涯回顧展「出走與回歸」

中國第一代雕塑家劉士銘的雕塑藝術國際巡展日前在紐約首站美國亞洲文化藝術中心拉開序幕,展出藝術家生前創作的30多件陶塑及青銅作品,這些作品既反應藝術家不流於俗、不受時代侷限的內心世界,也是刻畫中國普通民眾生活的一系列「百科全書」。

劉士銘出生於1926年,是中央美術學院前身國立北平藝專錄取的第一批雕塑生,在北京獲得事業成功時,他卻愛上了豫劇演員馬金鳳,並追隨她去了河南,開始了顛沛流離的生活,他的兒子劉偉說他在此後越混越慘,「像唐吉珂德一樣,雲遊一圈,丟盔卸甲」,可這段自我流放、與鄉民共甘苦的經歷,也被藝術家化為靈感製為泥塑與陶塑,在他的作品中,無論是吹嗩吶的漢子、他的孫子濛濛、在戲劇箱上喂奶的後台演員,還是駕著魚鷹的男人、在站台因為疲累而曲著身體的女人,都體現著一種原始、粗獷、拙樸與厚重的生命力。

中央美術學院教授馬路在開幕會上表示,劉士銘是中國雕塑歷史上不可能繞過去的一位人物,陶塑雖自秦漢時代就有之,卻多出自民間工匠之手,難以登上藝術的大堂,劉士銘卻將這種民間藝術提昇到了純藝術的高度,而儘管他在美院求學期間研究的是法國學院派與羅丹的現代雕塑思想,可他的雕塑語言,卻永遠是用中國的觀點去看待生活,在他的作品之中,既包括了苦難,也包含著歡樂,經常是兩級的情感出現在同一作品之中。

展品「吹嗩吶的漢子」便是其中一例,作品中的男人看上去十分滄桑,可吹嗩吶時的表情又很高亢,他雖然駝背,卻被藝術家拉長了身體、顯得偉岸,民間的婚喪嫁娶都要用到嗩吶,是以觀眾也不知他是為喜事還是喪事吹奏,民間又慣有「喜喪」的說法,長者自然死亡後轉世投胎,是一件幸事,作品中的苦難與歡樂、喜與喪被交織融合在一起,體現生命的主題。

馬路還表示,劉士銘在那個年代,卻一直堅持按照自己的觀察、自己的情感去創作一切、述說一切,亦是難得;創作於1958年的展品「劈山引水」曾在「人民日報」上發表,也作為中國50年代的精神與形象廣為流傳,作品中的一位巨漢站在兩座大山之間,雙手似要把它們劈開並欲跳出山中,雖然當時中央美院的傳統觀念認為不能表現環境,而要像羅丹的「思想者」一樣把人作為主體,不過劉士銘卻反其道而為之,按照他的話所說,「我大膽地沖破了這個框框」。

展覽將持續至11月8日,並陸續前往華府、澳大利亞悉尼及墨爾本等地展出。

更多世界日報報導
兒時與空姐合照 15年後成師徒
川普花100億建的美墨邊牆 用100元買把電鋸就能鑿穿!
香港示威者火燒新華社 黑衣蒙面打砸 挑戰北京底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