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尖同溫層!美國也有「竹科媽媽」群組

作者:Dr.Phoebe/小牙醫的觀察站

「耶穌就直起身來,對他們說:『你們當中誰沒有罪,誰就先用石頭砸她吧!』」──《聖經》

台灣日前爆出「竹科媽媽爭議」──一位網友在 PTT 上發文分享,在竹科有個門檻極高的「竹科媽媽」群組,在網路上引起廣泛討論。根據新聞描述,想加入這群組,不但必須擁有顯赫的學經歷、特定數字以上的收入、從事某些類型的職業,或擁有 3 間以上不動產,因為字句直白的坦承「不讓低端人口加入」而引發一陣譁然。

有人認為想尋找自己身家相當的同溫層沒甚麼不對、有人覺得這是父權社會底下的詬病、有人則順勢一竿子打翻整船人、戰起全職的竹科媽媽們。但其實說穿了,竹科媽媽這個群組的要求,只不過反映了許多人心中,想要讓孩子在身家背景、社交水準旗鼓相當的同伴身邊長大的心願(當然這樣的心態是否太極端、會不會有其他副作用,則是另一回事)。

這樣的心態其實在美國文化底下不太陌生,就連最愛政治正確的嚷嚷「全民皆平等,沒有階級種族之分」的美國人,私底下也心知肚明──追求力爭上游的機會並非人人平等,一旦爬到金字塔頂尖的人,往往都努力的讓這個遊戲規則更加有利於他們的下一代。他們也像竹科媽媽一樣,努力劃分出自己的舒適圈,好將這舒適圈努力繁衍世襲下去。美國資本主義下的世界,用不同的方式幫助你劃分同溫層,除非努力打破,不然非常難走出來和圈子以外的人接觸。

用收入篩選

美國的同溫層由學區畫分,和美國人聊天時一句雲淡風輕的「你家住哪裡」看似無害,但有些時候其實也在打探你的身分地位或薪水階級。美國的購房網站替每個學區打成績,房地產的價位跟著學區走,好學區的房價居高不下,不停攀漲,永遠有人搶著要。每個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小孩能進好學區,但存款不夠、薪水不高的情況下,要不就搬離生活機能方便的地方,要不就必須把小孩放一個比較沒那麼理想的學區裡面。

以我住的洛杉磯為例,能買得起聖馬利諾的房子的人,除非是繼承祖傳三代的房子,不然一間 3-4 房且空間不至太小的房子,少說也要 200-250 萬美金(約台幣 5,500-7,000 萬)。要付得起這樣房貸的年薪,必須是美金 28 萬(將近台幣 600 萬)以上。只要加入聖馬利諾的群組,不用特別問年薪,光是住得起這裡的房子,就可以確定大家都是收入水準差不多的同溫層。

用職業篩選

「竹科媽媽」要求配偶至少有一方是醫師、律師、公務員或待過上市上櫃公司等指定職業者才能入群,其實在美國,也有許多用職業篩選的同溫層。別的行業我不敢說,但美國幾乎不管是哪類群組,都有「醫師專屬」──那些一起鑽研最新醫學技術,或「靠北奧客病患」的社團我能理解;不過這裡指的是「純粹只想跟醫師圈的人交流往來」的群組,比如「醫師裝潢社團」、「醫師旅行社團」、「醫師迪士尼社團」。

我曾經被拉進一個醫師社團,門風把關相當嚴格,只准許醫師或其伴侶加入,藥師、牙醫、眼科驗光醫師還通通不夠格,入團前被要求報上哪所學校、哪個專科畢業,還要放上美國醫師標示號碼(NPI 號碼)才能放行。而這個社團的討論宗旨,可是跟醫學研究毫無關係,而是關於遊樂園的住宿玩樂郵輪大小事。

難道非醫師就不能一起討論迪士尼攻略?當然可以,但顯然這些醫師們就是覺得物以類聚溝通起來較為方便,用職業篩選,就是要用這種方式來建立自己的小圈圈。

用身分地位篩選

除了網路社團以外,很多時候就算有金錢職業還不夠看,得要特定的身分地位篩選。上東城是紐約曼哈頓知名的蛋黃區,不乏政商名流入住,比如伍迪艾倫、Tory Burch、麥可彭博、川普、伊凡卡、Vera Wang 等等。

小 V 是我在紐約當住院醫師時認識的猶太裔姊妹淘,父親是心臟科醫師,她念 NYU 牙醫系 4 年的學費全由父親買單(貼心補充,NYU 牙醫系最近一年的學費約美金 10 萬元,折合新台幣大約 300 萬左右)。

但小 V 告訴我,當年她父親曾一度打算在曼哈頓上東城置產,無奈門禁森嚴,想買房還不是有錢就行,得所有住戶一致同意。小 V 說,當對方打探父親背景時,她父親誠實的說是醫師,對方連忙追問哪種醫師,一發現是心臟科就謝謝再聯絡,嫌父親的薪水和身分地位不夠格,直接賞他閉門羹。

美國人不太直截了當的談收入,許多高級俱樂部想打造金字塔頂尖的厚實同溫層,除了利用「貴鬆鬆」的年費以外,還實行「邀請制」,必須被金字塔頂級的人認可才行。

Augusta National 是美國公認最難進也最頂級的高爾夫球俱樂部,會員人數無論何時都只維持在 300 人左右。根據《Insider》報導,連比爾蓋茲都一度表示有興趣加入,殊不知「自己說想加入」是大忌,該俱樂部覺得這樣太沒格調,一旦公開表示想加入,中選的機率立馬下跌。後來該俱樂部決定網開一面,邀請比爾蓋茲入會,其他知名會員則包括股神巴菲特和前國務卿康迪萊斯等。

打造同溫層,對下一代真的好嗎?

以上種種讓我不禁思考:營造這樣厚厚的同溫層是否真是社會之福?是否又是下一代之福?某些層面來說,美國夢所兜售的,就是只要肯努力肯打拼,賺夠了錢就可以開好車、住好區、孩子上好學校,搬到一個乾淨舒服的郊區,一個遊民不敢踏進去、槍案絕不會發生的地方,方便你用盡一切的資產投資下一代,努力複製並且代代世襲下去。但這樣的同溫層所教出來的孩子,是不是對世界的眼光也相對單一?然後,世界又繼續由這些不懂民間疾苦的下一代來制定規則?

在同溫層裡,或許可以找到志同道合、一起要求小孩念書的家長,但卻有可能也連帶剝奪孩子認識同溫層外,來自不同背景和教育水準孩子的機會。你或許教了孩子考高分,卻不見得能教他學習不用成績或家世背景來定義他人。你或許教會他中規中矩,走一條不讓師長失望的道路,卻不見得能教導他面對不同社經地位的人時,所應有的同理心和包容力。你或許讓他承接金字塔頂尖的資源和好處來和他人競爭,但除了教會他如何鞏固這些資源、不讓其他人進來以外,卻沒有教他如何回饋和給予。你或許教他如何進名校,卻不見得能教他就算出身門第和他不同、價值觀不見得和他一樣,但在不同家世背景底下的人,依然有許多值得借鏡和效仿、可以相互交流的地方。

結語:你心中是否也有個「竹科媽媽」?

同色的羽毛都會湊在一起,舒適圈難以打破這是事實。但是當貧富差距不停的拉大、社群媒體演算法讓你只聽的到同意的聲音、而社會也越發對立之時,我們該思索的,或許不是如何譴責或討伐竹科媽媽們,而是關起門來檢視自己,是否心裡也有一個竹科媽媽,只想待在同溫層內、不想改變或突破、更不想接觸想法不同的人?

如果答案是肯定的話,如何戰勝心中的竹科媽媽,走出自己的舒適圈,或許才是我們該正視的地方。

※本文由換日線網站授權刊載,原標題為《 打造金字塔頂尖的同溫層──美國也有的「竹科媽媽」群組》,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更多換日線文章
鑽石貴婦 VS. 銀行總裁──在紐約,見識真正的「1%」生活
終於「栽培」出常春藤名校高材生,但怎麼孩子非但沒「成功」,反而感到痛苦不已?

作者簡介:

Dr. Phoebe,從台灣小學畢業就背著行囊到美國當起小留學生,開始像候鳥一樣的飄泊飛行。大學畢業於UCLA分子生物系,研究所畢業於NYU牙醫系,曾工作生活於紐約和舊金山,目前在洛杉機執業的小牙醫師。熱愛牙醫的工作,尤其傾聽病患訴說千奇百怪的真實故事。同時熱愛到處旅行,因而愛上寫作,成為兼職旅遊作家。

_____________

【Yahoo論壇】係網友、專家的意見交流平台,文章僅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Yahoo奇摩立場 >>> 投稿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