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條揭密》俄戰略大調整:撤離赫爾松拖延戰事 待西方迫烏和談

經過數周的增兵與後勤補給,原本要固守烏克蘭東南要衝赫爾松(Kherson)的俄軍突然撤退,令外界十分意外。事後俄方傳出消息稱,目前戰況俄軍要守住赫爾松十分艱難,為保存實力後撤至第聶伯河(Dnipro River)東岸。此一分析確屬實情,但這也僅僅是戰術上的原因,莫斯科還有更重要的戰略考量,在認清戰事已無獲勝可能的基礎上改用拖延戰術,待西方國家對支援烏克蘭戰事露出疲態,反過來對澤倫斯基施壓要求他與俄羅斯和談。

從烏軍於9月在烏東地區反攻並收復大量失土後,俄軍退守赫爾松州與盧甘斯克、頓涅茲克2州,但近2個月來戰情呈現膠著。烏軍隨後炸毀第聶伯河大橋與通往赫爾松市通路,準備圍攻赫爾松市這個戰略上的要地,俄方也積極備戰,甚至傳出 為此還將前線指揮官拉平將軍撤換。赫爾松攻防戰在外界的期待下,烏軍先只攻擊其聯外交通與後勤給,遲遲未展開大規模攻勢,而持續補充兵員與後勤的俄軍卻突然在9日撤出赫爾松,令外界大為意外。

赫爾松地區是俄烏衝突發生以來,唯一被俄羅斯方面完整控制的烏克蘭主要城市,其中還包括橫跨第聶伯河一座大壩的一側,該大壩控制著對克裡米亞地區的供水,戰略意義重大。這次撤出的命令是由俄羅斯國防部長紹伊古(Sergey Shoygu)所發布,他接受了這次軍事行動戰區集團軍司令蘇羅維金(Sergey Surovikin)的建議,將部隊轉往第聶伯河東岸設訪,衛星照片也證實東岸已挖掘了大量的戰壕。俄方還呼籲撤離赫爾松市的居民,讓該市成為一座空城,原因是赫爾松在烏軍持續炮擊下,居民與俄軍的供給已無法保障,如果烏軍將第聶伯河上的卡霍夫卡大壩炸毀,下游將遭淹沒,不只造成居民喪生,赫爾松城內部隊也將完全孤立,有被包圍或全殲的危險。

這樣的部署顯然是獲得了普丁的同意,因為普丁的寵臣、超級滑頭的車臣共和國領導人卡德羅夫(Zelimkhan Kadyrov)立即向媒體表示,「完全同意」撤離赫爾松的決定,因為它「避免毫無意義的犧牲,並拯救了士兵的生命」。

但是,軍事分析人士認為,炸毀大壩淹沒赫爾松市的想法實在是匪夷所思,正在接受國際大量援助以支持對抗俄羅斯的戰爭,卻炸毀大壩淹沒被佔據國土上的居民,這是難以想像、也難以接受的愚蠢行為。1938年中國抗日戰爭時期曾有黃河花園口決堤事件,讓領導抗戰的蔣介石不只失去民心,也嚴重打擊國民政府的國際聲望。以烏克蘭目前完全依賴國際援助的情況下,澤倫斯基還不至於做這種決定。

對烏克蘭來說,能避免血腥戰鬥犧牲士兵生命就收復赫爾松當然值得慶幸,雖然如此,對俄羅斯撤軍的消息,烏克蘭的反應還是相當謹慎。烏克蘭官方表示,俄軍可能沒有真正離開赫爾松,在烏軍把旗幟插上赫爾松市政大樓前,一切都還言之過早。

軍事分析人士認為,從戰術角度來看,俄軍放棄赫爾松市是合理的,畢竟它是個無法有效補給與增援的地方,雖然撤離有損顏面與士氣,但畢竟有利於保存實力。雖然烏方態度謹慎,還傳出俄軍可能引誘烏軍進城打巷戰,在其設定好的殺戮區殲滅烏軍,但以目前兩軍的狀態,要在烏克蘭的領土上打巷戰,俄軍應該是更加地不堪一擊。

俄軍撤出赫爾松當然是烏克蘭在軍事上的勝利,有利於鼓舞士氣,同時也更能向西方證明烏軍在這場戰爭的獲勝機會愈來愈大。而俄軍決定不與士氣正盛、形勢有利的烏軍正面對決,可能是軍事戰術上的保守策略附帶著政治戰略。俄軍未來將且戰且退,拖過了赫爾松,還有盧甘斯克、頓涅茲克與克里米亞,還可以再拖延半年以上,反正都是在烏克蘭的領土上來來回回折磨當地的人民。

軍事上保守意味著俄軍將盡力拖延戰事,可能初步的目標是到明年春季以後。俄羅斯將盡力磨耗西方國家耐心,同時在國際上放出和談風向球,讓對戰事已感不耐的西方國家反過來向烏克蘭施壓,要求他們與俄羅斯談和,甚至逼迫烏克蘭接受某些條件,讓普丁有個可以保持顏面的下臺階。

俄羅斯若真有這個盤算,也要有些能耐才做得到。俄軍前線總指揮蘇羅維金說,烏軍,10月份損失慘重,約有12000多名士兵傷亡,這個數字已經比先前傷亡減少了7到8倍。他還聲稱,在動員的士兵抵達後,俄軍已穩定了前線的局勢。但是,以這樣的傷亡狀況,俄軍是否有能耐抵得住烏軍來執行拖延戰略,仍是最大的疑問。俄軍並非保家衛國,士氣相對低落,加上新進動員兵訓練不足,又沒有積極進攻的打算,這種狀態要抵住士氣如虹的烏軍並不容易。普丁就算有政治算盤,前線部隊也要能配合才行,如果俄軍頂不住烏克蘭積極搶攻,那戰局的結果恐怕還會更加難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