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條揭密》冷眼旁觀中美口舌熱戰:美輸了頭場 陸激情歡呼

冷戰回來了?中美在阿拉斯加的外交會談意外地成為全球焦點,起因於北京採取了完全不同的外交策略,中共中央外事辦主任楊潔箎做了一輩子的外交工作中,恐怕是這場會談將讓他在中共外交史上留下最鮮明的記錄。此一事件報導雖多,有些細節仍值得詳加解讀,例如:北京為何改變對美外交風格?網民為何熱捧楊潔箎直白且火爆的語言?這是不是前蘇聯頭子赫魯雪夫外交風格的重現?中方藉口美方開場白「嚴重超時」真相如何?中美外交官吵完之後會如何?這些問題將是中美唇槍舌戰之際可以觀察的趣味點。

許多西方觀察人士認為,中美雙方都有國內政治上的需要,因此必須表現出強硬的態度,但是差別在於美方仍使用傳統外交語言,中方則採用非傳統的語言來發動奇襲,以扭轉這次會議的安排與近幾年來對美外交的被動形勢。如果這些話是要講給美方外交官聽,用雙方能懂的外交語言就足夠了,不必如此直白而強烈,而用上諸如「管好你自己的事」、「沒有資格居高臨下同中國說話」、「中國人不吃這一套」,這已經算是掀桌子罵人了,當然不是演給美國外交官看,而是演給中共領導人與大陸人民看,是一場極重要的政治演出,否則哪需要如此激越而直白?

而果不其然,楊潔箎的言語激情獲得了大陸網民、媒體與官員們的大力讚揚,可說是改革開放以來僅見,它點燃了民眾的民族主義熱情,也宣洩了近20年來對美外交受盡委屈的幾股鳥氣。

當然,楊潔箎略帶市井氣習的語言雖然爽快火辣,比起前蘇聯領導人赫魯雪夫在聯合國會議上拿皮鞋敲桌子,楊潔箎還算是文雅多了。赫魯雪夫曾被中共指為「蘇修」,評價很差,也不至於學他的外交風格,但中美之間回到冷戰格局機率雖低,也非全無可能,還得看往後雙方的互動與國際形勢發展而定。

楊潔箎此舉當然不是臨時起意,而是有備而來。楊潔箎發言後,美方指責中方發言超時,因此召回媒體再補充回應,雙方為此有些爭吵,中方也不甘示弱反控美方「嚴重超時」在先。然而真相如何?據美國公共廣播電視(PBS)記者Nick Schifrin從錄影中計算雙方發言時間,發現美國務卿布林肯發言時長為02:27,國安顧問蘇利文發言時長為02:17,都略超出事先約定的2分鐘;而楊潔箎的發言則長達16:14,在翻譯後又接過來以中英文交替發言03:26,其後王毅再發言04:09。兩相比較,也難怪美方覺得雙方發言時間差距太大而感到不平,必須做些彌補,才很不恰當在媒體離場時把他們叫回來,做了些補充回應。此事後來也成為中方批評的重點之一。

大陸網民對楊潔箎的直白且強悍語言佳評如潮,正是應了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外事工作上的要求。習近平曾在中共中央會議上要求,中國經濟發展起來,解決了「不挨餓」的問題後,接下來要解決「不挨罵」的問題。前年開始的「戰狼外交」風格,據說就是秉持習近平相關指示而在外交系統做出的決定,這種風格雖然也引發一些批評,但透過網路時代強大的傳播力,調動了大量網民的民族主義情感,對提高民眾對政策支持度有很大作用。過去戰狼外交只在較低層次進行,如外交部記者會、駐外使館、官方網路帳號上使用,現誰拿來大國外交上使用,也產生奇襲效果,甚至可能成為中共外交的經典案例。

北京在這場與拜登政府首場外交會談上,發動戰狼式的外交奇襲,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國際上多數的報導方向與評價都認為拜登政府顯然輸了首場對陣。現在要判定未來雙方外交關係走向還言之過早,畢竟變數很多。只是這場架吵完之後,接下來怎麼做?有學者分析稱,首日的氣氛火藥味十足,是因為外交是內政的延伸,兩國「吵歸吵,談歸談,只要不打仗就好」。畢竟中國也是吵給美國內政看,吵給美國國會議員看,還有大陸的領導與人民也在看。未來雙方吵吵談談可能成為拜登任內與中國互動的標準模式,而這種新模式也讓更多網民與媒體有參與感,也算得上是開創新時代的大國外交風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