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條揭密》疫苗來了!解析AZ血栓疑雲:無相關性 風險率百萬分之4

台灣政府在疫情及輿論壓力下終於對外求援,獲得了美日兩國捐贈的疫苗,其中又以阿斯利康(AstraZeneca)疫苗數量最多,近日應該就會為開始為優先人群接種。AZ疫苗先前雖曾傳出血栓報告,導致一些國家短暫禁用,但大多數仍在調查後接受歐洲藥管局建議下繼續接種,其理由是無法證明血栓病例與疫苗相關,加上血栓極低發病率(百萬分之4)亦不因接種疫苗出現差異,因此衡量利弊後仍建議所有年齡層接種。

對於所有準備接種疫苗的民眾,都會面臨同樣的疑惑:「疫苗的副作用如何?安全性如何?」尤其是目前台灣疫苗短缺,民眾亦無可選擇,因此加強對疫苗副作用與安全性的瞭解有其必要,特別是仍有少數國家仍未開放接種AZ疫苗,有關AZ先前發生的血栓報告就更值得詳加瞭解以排除疑慮。

AZ疫苗是由英國牛津與阿斯利康藥廠合作研製,今年3月17日獲得世界衛生組織(WHO)納入緊急使用列表中。AZ疫苗最初被認為是價格最有競爭力、最容易快速生產並大規模普及的疫苗,在一些國家(絕大部份是歐洲國家)開始接種不久後,傳出零星的報告指稱發生血栓病例。4月7日歐洲藥管局(EMA)、英國藥監局(MHRA)與WHO宣佈介入調查,英國、義大利、比利時3國更首先對AZ提出接種年齡限制,但年齡限制標準不一,有的限制年輕的,有的限制年老的,還23個國家乾脆宣布暫停使用,AZ的股價也因此下跌1.63%。

台中市大里塗城國小疫苗接種站上,一位第一類人員正接受疫苗接種。(圖/黃國峰攝)
台中市大里塗城國小疫苗接種站上,一位第一類人員正接受疫苗接種。(圖/黃國峰攝)

歐洲藥管局調查後發現,在2000萬劑AZ接種後,出現79例血栓,其中有19人死亡。病例出現不尋常的血栓現象,伴隨低血小板等極罕見的副作用,有可能是來自於免疫反應。其中絕大多數病例都發生在接種第1劑疫苗後2周內,而且幾乎都是60歲以下女性。

不過,在經過進一步調查後,EMA認為接種疫苗後血栓的總體發生率和不接種疫苗的人群相比,沒有顯著區別;甚至和其他獲批使用的新冠疫苗相比,阿斯利康新冠疫苗接種後出現血栓的概率也大致相當。該局總幹事庫克(Emer Cooke)表示,由於病例在許多年齡層都有零星出現,因此也無法確認年齡、性別或病史是否構成特定風險因素。

由日本贈予的124萬劑阿斯利康疫苗,於4日下午運抵桃園國際機場。(圖/衛福部疾管署)
由日本贈予的124萬劑阿斯利康疫苗,於4日下午運抵桃園國際機場。(圖/衛福部疾管署)

英國藥監局的調查則認為,從已注射超過2020萬劑阿斯利康疫苗報告中,發生血栓的總體風險比例為百萬分之4,因此僅建議將接種年齡限制在30歲以上。WHO安全諮詢委員會對此評估後表示,疫苗與血栓和血小板減少存在可能的因果關係,但仍未證實,還需專門研究加以釐清。

WHO在研究了歐洲EMA與英國MHRA的調查以及其他國家的相關報告後發聲明稱,全球已有近2億人接種了阿斯利康新冠疫苗,而此類負面報告數量很少,WHO將繼續搜集和評估更多資料。AZ疫苗官方則稱,正在與WHO和EMA一起,對接種疫苗後出現症狀的患者進行統一觀察,還會對調查單位公開疫苗的技術文件以方便調查。這些組織對 AZ疫苗血栓案的評估報告發表後,認為疫苗與副作用尚未發現關聯,西班牙、義大利、法國及其他歐洲國家陸續宣佈恢復AZ疫苗接種。

新北市五股區某里長注射AZ疫苗後出現頭痛、發燒情形以為是副作用,不料未打疫苗、未出門里長妻子隔幾日後卻開始發燒,兩人雙雙確診。其感染源仍在疫調當中。(圖/戴上容攝)
新北市五股區某里長注射AZ疫苗後出現頭痛、發燒情形以為是副作用,不料未打疫苗、未出門里長妻子隔幾日後卻開始發燒,兩人雙雙確診。其感染源仍在疫調當中。(圖/戴上容攝)

至於在AZ疫苗接種後的副作用,根據官方資料顯示,常見的副作用有:注射部位疼痛(54.2%)、疲倦(53.1%)、頭痛(52.6%)、肌肉痛(44.0%)畏寒(31.9%)、關節痛(26.4%)、輕度發燒(7.9%)等。此外還有些較不常見的症狀包括接種部位產生硬塊及嘔吐,或出現淋巴結腫大、食慾下降、頭暈、腹痛等症狀。醫生通常會建議多喝水、休息,在發燒時服用退燒藥,接種部位疼痛可以適度冰敷,如日發生過敏反應如呼吸困難、氣喘、心跳加速併發全身起紅疹等現象,應立即就醫。

至於不適合接種AZ疫苗的,除了對疫苗成分過敏者或接種第1劑發生過敏反應者之外,包括18歲以下青少年、患中度或重度疾病者亦不應接種,至於癌友則可能因免疫系統功能不全,應與醫師進行個別討論後再評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