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評:周休三日制,今生或無緣但可心存希望

由於有民眾發起周休三日提案,支持人數達到連署門檻,政府必須在6月底前回應,讓這個議題成為夯話題。不意外的,多數上班族興奮、支持、叫好,少部份也非不支持,只是不看好、潑冷水。

現實又務實來看,那些興奮的上班族要失望了,大部份人在退休前不可能享受到周休三日;不過長期來看,則是可以「心存希望」。

3月初有網友在「公共政策網路參與平台」發起周休三日的提案,引用國外實驗與研究指周休三日的工作效率更佳等優點,因此號召民眾參與連署,讓台灣成為亞洲第一個周休三日的國家。由於支持連署人數已超過門檻,等於提案通過,政府有關單位必須回應。在經過各家媒體報導後,引發討論。

官方回應方面,行政院院長說,目前在英國已有試推出此制度,不過因亞洲國家尚無此類似政策,所以會依國際政策發展進行報告─民眾應該看不太出來這番話的意思,到底是支持還是反對吧;另一個主管部份勞動部的回應則是茲事體大,已向國發會反應,看國發會是否要找相關部門討論。

至於另一個重要的利益相關者企業界,尚未有所反應,但企業界對每年增加1、2天國定假日都要擺出一副「誓死反抗」的態勢,那如說要周休三日,就完全不必提了。業界不反應的原因也可能是:此事八字沒一撇,而且「那一撇」要出現還要再等不知多少年,所以,不怕不怕。

說「八字沒一撇」,確實合乎現況;全球尚無任何國家實施周休三日,大部份國家還是周休二日,即使被視為對受雇員工最仁道、工時最短的法國,也是周工時35小時而非周休三日。外界看到有許多國家,從英國到西班牙、冰島、美、加、日、德、比、瑞典、愛爾蘭……,都在實驗周休三日、且宣稱成效良好的報導,一定會覺得周休三日儼然已是「世界潮流」,台灣必欲從之才可。

但現實比較「骨感」一點。所謂的周休3日實驗都是小型實驗,參與的企業、員工人數大概就是數千人之譜,占各國總就業人數的比例實在是低了一點;以被引用的英國試驗而言,有61家企業參與、但員工數為2900人,相較英國近7千萬的人口、超過4千萬的就業人口,實在是「滄海一粟」。而且即使宣稱成效良好,也尚未看到主要國家考慮全國推動。類似情況就如已有幾個國家選定地區,實驗「無條件基本收入制」(Unconditional Basic Income,簡稱 UBI ),但尚無任何一國有意推而廣之一樣。

再者,行業別的影響非常重要又強大;有些行業採周休三日,可以讓員工在4天工作日內努力完成原本5天的工作,因此可得到不影響工作效率與公司產出的結論,因此是可行的。但對那些要在工廠現場工作、生產才有產出的製造業,周休三日就硬是讓公司產出減少,如果要維持同樣的產出、營收,代表要聘用更多人,也就是說:成本增加。

不僅製造業,服務業中如零售百貨、餐飲食品、醫療照護、教育事業等都會有同樣的問題,如果突然要這些產業周休三日,最後恐怕連運作都會出問題─想想當年「小小的」一例一休問題引發的影響吧。

如果以專家最喜歡用的話來講,能否周休二日、三日、還是四日,生產力高低還是一切的根源;轉換角度看就是競爭力問題。台灣是出口導向經濟體,製造業是出口大宗,當大部份國家周休二日時,台灣實施周休三日,如因此失去競爭力,一個不小心就變成「周休七日」;即使內需產業亦有相同的問題。而且,這個生產力的高低是比較級的。

早在1930年時,凱因斯就預言因生產力不斷提升,會在1世紀內為所有人帶來更多閒暇時間,屆時大部份人的工時「可降到每周15小時」,現實則是百年來勞工生產力一直提升,但「每周工作15小時」的天堂從未來到,反而是加上「隱形工時」後的工作時間越來越長,原因就在生產力高低是與對手比較,台灣生產力提高但對手也提高,因此也不可能砍掉工時。更何況,台灣科技業(如台積電等半導體)傲視全球的競爭力基礎之一,就是高管口中的「工作紀律」,在員工口中就是「長工時」與「爆肝」。

因此,回到現實,除非台灣向來「仰慕、追隨」的歐美先進國家、還有那些出口競爭國家,都走到周休三日這步了,否則,台灣的「周休三日」就是茶餘飯後鬥嘴聊天的話題罷了,不會真正排到推動的議程上;別忘了,不論藍綠、台灣政府向來要把企業界意見擺前面,這也是台灣會成為最晚實施周休二日國家之一的原因,甚至比中國或泰國等東協國家還晚實施。看來十幾甚至廿幾年都看不到周休三日的來臨,對那些較資深的就業者而言,或許就可說是「今生無緣」了,退休前不會有此好康。

不過長期來看,還是可以對周休三日那天的來到「心存希望」─百年前在那個一周工作滿6天的時代,福特汽車要實施周工作5天時,許多人都認為他瘋了,之後是周休2日成為法律、成為大部份國家的基本勞工權。台灣要推周休2日時,即使鄰近國家全部都已實施,國內企業界還是聲嘶力竭的反對,實際推動後,台灣經濟成長依舊、企業運作如常。

所以,也許真會有那天的到來,只是不會是這幾年、更非今日;但希望這個「長期」不會應了凱因斯那句名言:「從長期觀點看,我們都不在這個世界了」!

更多風傳媒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