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評:暫緩美萊豬開放此其時矣

美國大選結束川普敗選,蔡政府是該檢討、修正開放美牛豬政策,暫緩明年元旦的開放,因為「開放條件與時空環境都改變」了。

8月底總統蔡英文宣布開放美牛豬進口,雖然蔡政府一直否認「交換說」,但從蔡英文到蘇貞昌為此政策辯護時,再三強調的重點如:「基於國家經濟利益,符合未來總體戰略目標的決定」、「台美經濟全方位合作的重要起點」,「這是一個可以讓臺灣走出去的決定,讓我們的產業出口 在世界和他國競爭時,不會因為關稅問題,綁手綁腳」,「台灣只有跟國際接軌、減少貿易障礙才能讓產品更具競爭力」、「臺灣產業要與國際接軌,加速與各經濟體的連結」等來看,其實已經是不打自招、承認開放就是為了「換取」美國的經貿利益。

而從之後經濟部與美方洽談的主要內容及台美的互動來看,換取的經貿利益,大概就是簽台美雙邊貿易協定(BTA)或FTA(自由貿易協定)、台美共組供應鏈、乾淨網路等項目,不過,這些要台灣民眾「犧牲小我」吃瘦肉精來換取的經貿利益,因川普敗選而出現風險。

兩國外交利益交換,未必就是以白紙黑字形諸文字的簽約兌現,鑑於有些交換未必適合以簽約方式訂定,許多時候訴諸於默契與信任─最有名的案例當然就是「古巴飛彈危機」的解決,是蘇聯拆除古巴飛彈,之後美國撤除在土耳其的飛彈,兩國不必簽約但以默契作交換。開放瘦肉精美豬進口時,台美當然沒有任何利益交換的合約,這也是蔡政府一直緊咬強調「沒有利益交換」的原因。但如果沒有任何換取利益的認知與默契,蔡政府主動開放豈不愚蠢?

只是,這種交換默契在新政府上台後,是可以完全不必認帳;而且,蔡政府在大選前開放美牛豬,明顯是「挺川普」的壓注,看看美方眾多官員一致的讚美就知道,這種作法當然得罪另外一方;如果連川普猶在任時,美國貿易代表署都能為讓中美貿易協議順利執行而抵制推動台美經貿關係升級,新上台者豈有為川普兌現的責任、度量?坦白說,台灣要藉美牛豬開放換取的經貿利益,能否兌現已大有問題。

再者,宣布開放以來,民間反對聲浪一波波,即使蔡政府意圖提支持國內豬農的百億元基金,作為「封口費」,但民眾不滿持續不斷,地方政府紛紛以自治條例方式抵制瘦肉精豬肉,連綠營內部都難壓制住。從幾個主管部會的左支右絀的反應來看,蔡政府完全無法保證那些不想吃到瘦肉精的民眾,可以清楚辨識產品,明年元旦開放之後的「美豬之亂」已可預期,坦白說,最慘烈的情況,反而會拖累與打擊整個肉品市場。

因此,蔡政府不如藉此機會,暫緩明年元旦的美牛豬進口,理由很簡單,就如螞蟻科技突然「被暫緩」上市的理由一樣:「監管環境有變化」,蔡政府只要說因「外在環境有變化」決定暫緩美牛豬開放政策即可。至於是否會因此惹怒美國政府,倒不必太擔心,只要新政府有承諾與默契,台灣民眾含淚吞下瘦肉精後,能換得到一些經貿利益,蔡政府屆時再宣布開放亦可。總比在「兌現者」早已人去樓空後,還傻傻的付錢給不會兌現的人來得好一點吧?

蔡政府為川普政府開放美牛豬作法確實非常不智,因為原本以為得到的利益未必是真的獲利,例如台美共組供應鏈政策,美國想組中國之外的供應鏈,以台灣原有的生產製造優勢,美國當然要找台灣加入,這點實在不算是美國給台灣的經貿利益;川普政府要跟中國打貿易戰、科技戰,把台灣推上最前緣當馬前卒,也難謂是利。蔡政府為此犧牲國人健康開放瘦肉精豬肉,作法惡劣又不值得,更別提在大選前壓寶式的開放以挺川普,帶來風險─結果最後這個風險已成真。

拜登上台後,中美台關係勢必有別於川普時代,當初倉促又錯誤判斷下的開放決策,是該因應情勢變化,缺暫緩開放,之後再視情況作調整;蔡政府為了換取經貿利益,違反應有的程序、犧牲民眾健康餵大家吃瘦肉精,是壞;最後又在情勢變化下不知調整,結果可能預期中的經貿利益未換得,是蠢;希望蔡政府不要當一個又壞又蠢的政府。

更多風傳媒報導
相關報導》 風評:開放美牛豬報告中那些鬼打架的說法
相關報導》 呂紹煒專欄:開放美牛豬的風險與「亮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