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評:為面子丟裡子,中歐投資協定難回春

上周四歐洲議會以壓倒性多數投票決定,暫停批准中歐投資協定,在中美間地緣政治角力持續之際,這當然是中國的一大挫敗,北京可說上了美國的當,為了面子丟了裡子。

歐洲議會這項決議是以599票贊成,30票反對,58票棄權獲得通過,稱為壓倒性支持不為過,通過此議的原因則是北京方面對歐洲議會議員、外交官、學者和智庫實施了報復性制裁,而北京會祭出報復性制裁,原因又是在此之前,歐盟因新疆人權問題,對4名中國官員和一個公安局實施了旅行禁令和資產凍結。

中歐全面投資協定是在去年底前,趕著對中國友善的德國總理梅克爾卸任歐盟開作主席、及新的拜登團隊上任前,宣布完成談判,外界視此為中國在美國發動對中的經濟圍堵、孤立、科技戰中,中方的一大勝利。

因為,如果把歐盟視為一個經濟體,歐盟的經濟規模以18.7兆美元,僅次於美國的21.4兆美元、高於中國的14.1兆美元。如果美國拉住歐盟一起對中國打貿易戰、科技戰,對中國能造成的傷害與壓力,必然遠高於美國單獨出手;反之中國如能拉住歐盟,等於是老二加老三大於老大,就能在美國的貿易戰中挺住,更不懼美國發動的經濟孤立。這也是為什麼談判最後階段是中國讓步多而非歐盟讓步多,原因是中國比歐盟更需要這個協定。

而在此之前的去年11月,包含東協10國與中、日、韓、紐、澳等亞太15國的RCEP(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正式簽署,這是一個包括22億人口、涵蓋全球3分之1的GDP與貿易量、號稱全球最大的區域經貿組織,同時也是全球成長最快的地區。中國等於同時拉住亞洲主要經濟體與歐盟,在中美爭戰中可居於有利地位,降低經濟孤立的風險。

美國當然非常介意中歐投資協定,介意到當時尚未上任的拜登團隊中,預定擔任拜登政府國家安全顧問的蘇利文還推文說,新一屆美國行政當局將會「歡迎與歐洲夥伴就我們對中國經濟行為的共同關切儘早磋商」,這很明顯是「勸阻」歐盟。

拜登上任後 中美之爭未緩和,而是推向另一個層次的競爭,相較前任川普,拜登更有策略、也更讓歐洲盟邦相信。新政府並未惡聲惡氣對歐盟施壓,要歐盟停止中歐投資協定;但非常聰明、也非常有技巧,美國拿出讓歐盟很難拒絕的人權理由,讓歐盟一起對中國實施制裁,好面子、講究「對等」的北京,馬上回敬對歐洲議員、智庫等實施制裁,終而讓歐洲議會壓倒性通過暫停中歐投資協定的批准。

坦白說,中國這次可說完全上了美國的當,或是說明知美國擺下圈套,為了「對等」、維持「大國面子」,也不得不報復其制裁。因為歐盟對中國4名中國官員和一個公安局實施旅行禁令和資產凍結,其型式意義遠大於實質,對中國而言,這種制裁別說「傷筋骨」、連皮毛之痛都談不上,純粹就是「面子問題」。而在此之前,歐洲議會早已對中歐投資協定有異議,美國亦不吝於搧風點火,北京的報復性制裁當然就是火上加油,正中美國下懷。某個角度而言,北京「重面子輕實利」,在這件事上犯的是「低級錯誤」。

至於中歐投資協定的前景,目前來看是不樂觀,在目前的國際局勢下難回春。從大的局勢看,中美的貿易戰、科技戰都持續;歐盟的地緣利益雖然與美國不完全相同,但至少利益與理念較接近,拜登也較川普更能抓住盟邦,而對中國較友善的梅克爾即將卸任,歐洲議會內的反中聲浪日益上揚,在國際大局勢與歐盟反中氛圍不變情況下,中歐投資協定大概只能「一擺再擺」,能否重見天日在未知之數。

不過,即使投資協定無望,歐盟也未必會追隨美國全力反中,一來從現實利益看,中國去年取代美國成為歐盟最大的貿易夥伴,雖然有疫情因素始然,但中國的經濟、市場還是吸引著歐洲企業;二來,經過「川普震撼」後,歐盟是有不能全靠美國的感觸,也希望「走自己的路」,領頭羊德、法表現最明顯,美國也必須正視與尊重歐洲國家的利益─從美國最後放棄制裁德國「北溪2號」天然氣管道公司,可以看出其中微妙之處。

更多風傳媒報導
相關報導》 德語媒體:梅克爾準備退出政壇,北京在歐盟將失去一位有力盟友
相關報導》 中國制裁踢鐵板!歐盟中止推動《中歐投資協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