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評:當台灣勞工「退休意味著繼續工作」時代來臨

今年1月《紐約時報》有一篇有關東亞高齡化社會的報導,標題是讓人觸目驚心:「在東亞超老齡社會,“退休“也許意味著繼續工作」;在官方公布勞動基金去年出現高達3529億元的虧損後,「退休意味繼續工作」這句話,在這一刻,顯得如此的接近又真實。

根據勞動基金的公布的資料,整體基金規模5兆5387億元的勞動基金,去年受全球股票、債券及其它投資市場全部大幅下跌的影響,收益出現嚴重虧損,整體勞動基金虧損3529億元、收益率-6.71%,虧損金額最高的新制勞退基金虧損達2280.3億元,報酬率-6.67%,退撫基金也虧損478.44億元,創史上第二大虧損。

對每個退休基金而言,如此大幅虧損當然是爛透的消息,更糟糕的是,在這些基金幾乎已入不敷出、破產時間倒數中時,大幅虧損當然是雪上加霜、加速破產時間的到來。

去年1月時,官方才公布最新的勞保基金精算報告;當時的報告算是稍來一份「好消息」:上次精算預定2026年會破產,這次延後2年到2028年才破產,原因是受「近年投資收益較佳影響」;但在去年出現較大幅度的虧損後,很可能又把曾經搶到的2年「延後破產時間」再賠出去。

只是再深入看,勞保年金、或是勞動基金、或甚至包含公務員退撫基金、國民年金都在內的全體民眾的各種退休年金,每年是賺是賠、或是賺多賺少、虧多虧少,都已經是「小事一件」了,不必太介意,因為結構問題無法改變,終究註定是要破產。

原因也「非常單純」、毫無學問、眾所皆知:少子化、人口老化。這種結構造成的就是:領取年金者越來越多,繳納保費者越來越少,基金財務越來越不平衡。現在勞保基金每年4千億元左右的保費收入,年金支出占一半左右,而且這個比例會越來越高,因為每增加一名請領年金者,代表的是少了一份保費的同時,這筆支出要延續20年以上(勞工平均退休年齡約61歲、國人平均壽命約81歲)。

與此同時,每年新進職場、增加的繳納保費人數,趨勢上是越來越少,看每年新生兒人數就看得出─早年每年新生兒人數40萬餘人,少子化後一路減少到20萬人,這代表的是當少子化年代的新生兒進入職場時,人數也腰斬,這個趨勢完全無反轉跡象,去年全年新生兒人數甚至出現令人「驚駭乍舌」的13.9萬。

因此,如果沒有外來財務的挹注,單純要靠本身的機制,這些退休基金的財務都不可能有永續性,破產是必然的結果。許多專家呼籲要推動「勞保年金改革」,原因在此;但所有年金改革必然是:增費率、砍給付,這在政治上卻是不可行的政策。

對比軍公教年金體系給付的優渥,相較之下,勞保年金就顯得相當「寒酸」;目前領取的勞工大概是近150萬人,其中超過95萬人(超過65%),月領不到2萬,全體平均每個月領取的金額只有1.7萬元,這個金額在大多數縣市都比最低生活費還低,當然也低於基本工資。

如此寒酸的年金還要再被砍,那些退休勞工大概都要跟政府「拚命」了,所以年金改革喊了一喊後即「熄火」靜悄悄,倒是政府這幾年都編列數百億預算挹注基金,原因就是既然勞保年金改革難推,就只好編預算「吊住一口氣」,希望不要在自己任內破產就好了。

只是要寄望政府無限期每年大手筆挹注基金,顯然是不切實際的期待;甚至即使基金維持住不破產的局面,但隨著通膨來襲,領著低於最低生活費的退休勞工們,生活也只會越來越辛苦。更何況以整個經濟結構的觀點來看,越來越少生產與工作的人口,要養活越來越多不再生產的退休人口,會是一個無法永續的結構。

那篇外媒對東亞退休者境況的報導有段就說:「隨著東亞地區的人口下降,進入勞動力市場的年輕人數量減少,越來越多…….70多歲甚至年紀更大的工人仍在工作。…………較低的退休年齡已導致領養老金的人過多,讓亞洲各地的政府向退休人員發放足以維持每月生計的養老金變得困難」。

台灣其實已經有此情況出現,如果不作任何改變,台灣勞工「退休代表繼續工作」的時代可能不遠矣!

更多風傳媒報導

◤抗通膨首選 黃金持續看漲◢
黃金抗漲6折起 一台兩省近9千元
日韓劇最愛 鉑金絕美首飾7折起
點睛品計價黃金 保值好選擇
早鳥情人禮 冬日絕美鑽飾6折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