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評:郭台銘開給總統參選人的考題

鴻海創辦人郭台銘為了爭取國民黨總統提名,一個月來訪美、訪日、全台開講,話題與關注度遠超過還困在新北市議會的新北市長侯友宜,訪美二十一天歸來的前台北市長柯文哲,甚至目前唯一板上釘釘的總統參選人─民進黨主席兼副總統賴清德;而郭台銘甚至是其中(被提名)參選總統相對機率最低的。

選舉不是公關公司可以完全操控的溫室

郭台銘的話題性和討論度,凸顯了他毫無包袱,却也暴露他的弱點,隨便舉例,不論是訪美記者會、訪日記者會,或者「郭台銘有話對你說」,都是經過設計與安排的講稿、橋段、甚至提問,即使如此,郭台銘但凡出場就有凸槌,從宣布爭取國民黨提名前,公開表示四年前退黨是「年輕氣盛」,引來的訕笑多過諒解;批判政府失衡的能源政策,却因為一句「票投民進黨就得肺癌」,遭來民進黨群攻;攻擊還沒告歇,在「領袖講座」又快嘴一句把政府當企業經營,「不要議會監督,我們自己監督」,引來各方訾議;這個不夠,還直接點名高雄半屏山可以蓋小型核電廠;種種爭議,讓他不得不臉書發文為自己「倉促發言」致歉,這個道歉既是 郭台銘的,更是郭台銘臉書小編的,簡單講,從公眾形象到臉書文字,都不是「真正的郭台銘」,而是小編或公關公司營造出來的。

最重要的,選舉不是公關公司可以完全操控的溫室,郭台銘「霸總」形象不只深入人心,也深入他自己的本心,不是公關公司可以束縛,愈是討論度升高,甚至人氣升高,強化郭台銘競選自信的同時,他的發言危機就等比提高,「倉促發言」不可能一而再再而三成為藉口。

不過,即使這樣的郭台銘,還是深受選民、特別是經濟選民重視,民調與侯友宜拉近是一個指標,但不能做為他能勝選的指標,因為這個民調數字,是他密集活動下的結果,他的黨內對手侯友宜甚至還不算公開宣布參選;要觀察的還有民眾黨主席柯文哲的民調是否已經到達瓶頸?更重要的,賴清德民調是否也到了天花板?但不論郭台銘最終能否獲得提名,他這一個月的活動對總統大選都具有積極意義。

首先,正因為他這一個月活動是經過精心設計,對國政方向他已有考慮,即使是否夠深刻可能見仁見智,比諸賴清德一腦袋只能中華民國與台灣之辯,不論辦多少活動只有扣在野政黨國家認同紅帽子一招,郭台銘聚焦於民生議題(如能源政策或AI產業前景等),更重視民之所欲;

能源議題「倉促」發言,但不能不重視

第二,郭台銘的優勢,柯文哲應該也有,但柯文哲的政治考量多過郭台銘,運用資源的氣魄遠不如郭台銘,當然,柯文哲或民眾黨的資源(財力)也不能和郭台銘相比;

第三,做為最大在野政黨,國民黨本來不該底氣如此薄弱,遺憾的是,國民黨失去的不只是底氣,還有膽氣,郭台銘直指當選後公布高端疫苗檔案,新冠疫苗採購檔案解密,不但不是新議題,還是去年九合一選舉國民黨勝選的主議題之一,郭台銘重提「舊案」還是打動人心,為什麼?因為防疫指揮中心都降編解組了還是得不到人民信賴,就像柯文哲重提當選後徹查弊案,拿七年前的華航(國安局)私菸案舉例,能正中紅心,因為華航(國安局)私菸案即使偵辦,但只辦基層不辦高層,涉案國安人員倒還個個升官,遑論台南千絲萬縷的光電利益與黑道、派系糾葛迄今沒有交代;國民黨就算個別立委戰力雄厚,都無法遮飾中央孱弱的事實,不談弊案、不提政策方向,拿什麼說服選民相信「下架民進黨」是二0二四總統大選的當務之急?

郭台銘在能源政策上連續「倉促發言」,表示他對這個議題的重視,事實上,台灣能源政策失衡的嚴重性,遠比中華民國台灣的統獨之辯更高,缺電、斷電的台灣,不需要北京武力犯台,自己就垮了;但是,在民進黨的能源政策幾乎看不到扭轉(遑論逆轉)的可能,既看不到核一、二、三延役的可能,更看不到核四重啓的曙光,核電是專業問題,但核四無可避免的是政治問題,總統支持核四,不表示核四就能由總統拍板重啓,支持核四者批評封存核四是民粹,指望總統以一人意志重啓,何嘗不是另一種民粹?即使支持核四重啓,重啓前要不要經過國際專家對其安全性的再認證?即使有專家認證,要不要再經過更周延的民主程序,比方再一次公投?這些問題,不只是郭台銘的問題,而是所有志在總統大位者都不能迴避的問題─即使這是蔡英文總統撂下的爛攤子,繼任者都有責任收拾。

從這個角度看,既然賴清德眼中只有統獨,國民黨左支右絀,柯文哲還拿不定政策主意,郭台銘不妨大鳴大放,不論最終到底能否獲得國民黨提名,至少要讓他提出的議題,得到朝野總統候選人的重視,這也算功在民主,功在人民。

更多風傳媒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