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力】推食育從精神整肅開始!嘉義縣長翁章梁:學農民「照起工」才能走得穩

嘉義縣長翁章梁深信只要學童能了解「感恩土地、感謝農民、謝謝食物」,食農教育則可稱為成功。(圖片來源:嘉義縣政府提供)

採訪=林玉婷、羅璿
撰文=羅璿

「做事情要像農民『照起工』(台語:按部就班,照規矩制度來行事)不要想要亂跳、會亂掉。」嘉義縣縣長翁章梁說。

向日本學食育、跟農民學「照起工」

翁章梁2018年底上任成為嘉義縣縣長,在擔任農委會副主委時曾多次到日本考察食育推廣進程。「我讀了他們小學生的心得報告,深受感動。原來日本經過10幾年的食育實施,也才發現食育不僅是認識食安與食物,而是品格教育。」翁章梁回想。「這是很重要的人格教育、穩扎穩打,好好的把每件事情、環節都做好。」

農業大縣拼科技創新

嘉義縣教育處體育保健科科長黃宏鼎表示,嘉義縣18個鄉鎮共122所國小,過半皆有從事食農教育,各自種植特色植物,如鹿草西瓜與哈密瓜、民雄鳳梨、新港彩椒等。

縣府不限制各地發展,只期望不要困在舊有的模式、技術。「例如透過最新的農科技,用電子設備控制灌溉水量,偵測器澆水這些看似簡單的器具,我們希望讓孩童看到農業不是一成不變。」黃宏鼎解釋。比如朴子市竹村國小2018年啟動全台第一座魚菜礫共生實驗農場,佔地約150公尺平方米的溫室內,底層魚池養殖所排放的氨和氮,循環回到上層生長的植物成了養分,同時也淨化水質,實現零排放與污染的有機農作法,使孩童看見與以往不同的農業技術。

嘉義縣竹村國小的魚菜礫共生實驗農場,上層種植有機作物,下層養魚,巡迴系統讓學童了解對環境更友善的農科技。(圖片來源:竹村國小提供)

18個鄉鎮122所小學各有特色

為同時保持各鄉鎮的地區特色,又要統一整合推廣,2016年起嘉義縣開始舉辦「食農食育食安教育博覽會」,每年由18鄉鎮各推派一所代表學校,齊聚一堂透過擺攤展現過去一年栽種的農產品。博覽會中,孩童更需將食品安全融入解說,從要注意葡萄球菌、產品添加物、到如何獲取與辨識食品認證等不同面向,都由學童自行介紹。嘉義縣政府教育處估算,每年都至少有400~500人參加。

2021年5月嘉義縣食農教育資源中心啟用,同樣是希望透過展示各農會特產、提供食農教材與互動遊戲,讓孩童認識在地農業。

地廣人稀是優勢也是挑戰

「農業大縣不一定是優勢、反而要發展不同面向。」曾任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台中分會專員、參與嘉義縣農業處食農教育、環境教育推廣計畫的長庚科技大學嘉義分部研究人員陳婉玲分析。「雖然嘉義縣生產做得很好,但教育上的條件不一定更好。比如說在學校設置菜園就有難度,本來就是家家戶戶自己就有田,農業已經是生活的一部份,太家常。」她解釋。

陳婉玲兩年前曾隨著濕地教育巡迴參訪嘉義縣10幾所中小學,發現儘管身處農業大縣,卻依然有許多小朋友不知道自家附近的物產。本擔心嘉義縣會陷入許多農業大縣缺乏食農教育目標的窘境,只顧發展農業的陳婉玲也鬆了一口氣:「2020年看到嘉義縣推出食農物產地圖,真是一件好事。」

2016年起嘉義縣舉辦「食農食育食安教育博覽會」,由18鄉鎮各派代表學校參加,學童必須自行解說地方農作耕種特色。(圖片來源:嘉義縣政府提供)

參考日本立下山海平原3種示範點

翁章梁曾看到日本學校租田地,由老農協助學生從頭到尾耕好一片田。整地、育種、澆水、收割、打包裝箱到販賣,並將農產收入回饋學校,成為持續運營基礎。翁章梁坦言:「嘉義縣雖然想要往日本的方向走,但說實話路程還很遠。」不過還是要做。

「嘉義縣的山區的茶葉與咖啡養了很多人、平原以稻米出名、海邊則以牡蠣、烏魚子、虱目魚為主。」翁章梁表示。看準各地特色,翁章梁計畫未來在嘉義縣的山、海與平原3種地理區域各自設計食農示範校,作為在地學校想要導入食育的觀摩點。

榮登食安與衛生指標之首

根據《食力》統計,嘉義縣是全台食品稽查通過率第3高、衛生稽查勤勞度第2名、而且校園蔬果農藥殘量更檢出零違規,在2021食育力城市大調查中,位居「食安與衛生」指標之冠!對此,嘉義縣衛生局長趙紋華回應:「我們的農業本來就做得還不錯、農藥用得少,農民素養高,源頭把關已經做得很好。」因此不管是一般業者稽查、或校園食安,蔬果殘藥殘留率都很低。

翁章梁發覺現今許多孩童根本無法辨識餐桌上的魚,因此不管是海撈或養殖,食魚教育都不可少。(圖片來源:嘉義縣政府提供)

農為國本,必須教孩子尊重農業

「農為國本、不是國末,也不是國尾。你給農民尊重,他才會在消費端給你尊重。因為農民也會認為這個職業是神聖的。」翁章梁強調。「身為農業縣的農民是必須有道德的。」

而為了讓農民認識自身地位。嘉義縣2019年7月以「農為國本」之意開辦「國本學堂」,請來農業改良所、水試所、畜試所以及專家學者為農民上課,跟上最新耕種與養殖科技之餘,也以品牌塑造、行銷包裝再發展。

翁章梁表示,「農業很重要,必須努力讓它永遠不會變成黃昏產業。」翁章梁用農民按部就班、不走偷吃步的態度,一步步堆起食農教育的土壤。「教育只是在播種,有些學生可能就會在這個土地上發芽,但也不一定,不過一定要先有土壤。」翁章梁結語。

嘉義縣長翁章梁的食育未來:

食育是一種品格教育,應該從小做起。 讓大家懂得「感恩土地、感謝農民、謝謝食物」,進而重拾對於飲食生活、健康、農業及自然環境的重視,並達到環境永續、對家園的願景。

審稿編輯:童儀展、林玉婷

延伸閱讀
慢慢吃、學更多!台東縣長饒慶鈴的慢食經濟學,讓萬人衝台東品嚐真滋味
返鄉青農播下的種子,也希望有天能發芽
獨家榜單揭曉!台灣首次22縣市食育力總盤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