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例狂犬病帶原咬傷人類 避免寵物接觸野生動物

首例狂犬病帶原咬傷人類 避免寵物接觸野生動物

本報2013年7月27日台北訊,特約記者廖靜蕙報導

隨著狂犬病疫情曝光,確認第一起染病鼬獾咬人,也分離出完整活體病毒,森林與平原交界處進入高度備戰狀態,國家森林遊樂區、國家公園都要求禁止帶寵物入內。狂犬病疫情也帶給台灣社會心理影響,近日誤傳黃鼠狼咬人,證實為非染病雪貂,疑似棄養,平白死亡;動保團體質疑此波疫情帶來流浪動物大撲殺,學者民代呼籲理性面對。

農委會動植物防疫檢疫局已世界動物衛生組織(OIE)疫情通報之規定,疫情開始日期應為接獲第1件案例之日期,確認去(2012)年5月23日接獲首例鼬獾傷亡案例之日期,台灣即進入狂犬病疫區。 首例遭狂犬病帶原鼬獾咬傷 首度成功分離活體病毒

台灣首例遭狂全病帶原鼬獾咬人,本周一(22日)晚,台東縣東河鄉一民宅鼬獾進入,民眾於驅趕時遭咬傷,該鼬獾經捕捉後不久死亡;隔日,行政院農業委員會家畜衛生試驗所以直接免疫螢光抗體染色法檢驗確診感染狂犬病。

防檢局表示,鼬獾會攻擊民眾顯示是狂犬病發作,台東縣動物防疫所於24日上午通報行政院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讓該民眾注射破傷風疫苗及抗生素。

這也是首度從染病鼬獾取得活體病毒。行政院農委會家畜衛生試驗所所長蔡向榮表示,前3例鼬獾都已死亡半年到一年,採樣時都無新鮮的病毒;有了這些病毒,未來便可測試疫苗的保護力, 雪貂誤認為黃鼠狼 疑遭棄養咬人後遭撲殺 證實非狂犬病帶原者

25日媒體報導19日苗栗縣發生「黃鼠狼」咬傷民眾事件,通報動物檢疫單位後,該個體已撲殺,採檢體進行檢驗;兩位民眾則打了第一劑疫苗;經畜衛所檢驗,檢驗結果為陰性。而「黃鼠狼」經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確認是雪貂,並非台灣野外該看到的動物,防檢局不排除為棄養寵物,呼籲民眾為家中寵物打預防針、切勿棄養寵物。 國家公園:勿帶寵物入園區、勿餵養及放生棄養

苗栗雪貂疑遭棄養,無論放生或棄養,都讓幾處國家公園繃緊神經。為避免狂犬病疫情發散擴大,內政部營建署已通令各國家公園管理處及高雄、臺中都會公園管理站應加強平日防疫工作,並積極宣導遊客避免攜帶犬、貓等寵物進入轄管園區範圍措施。

內政部營建署表示,國家公園生態保護區及特別景觀區禁止攜帶寵物入園,違者將依《國家公園法》取締,各國家公園管理處也將持續加強執行園區內禁止放生、棄養或餵食動物管制作為,並要求各國家公園保育巡查員相關同仁及研究團隊從事戶外活動時,應注意自身安全。

國家公園區內,近75%為生態保護區以及特別景觀區,都禁止攜帶寵物入內;然而兩座都會型國家公園陽明山、墾丁,一般管制區內住了將近2萬人口,無法一體適用。國家公園組副組長張維銓表示,國家公園、壽山國家自然公園以及台中、高雄都會公園,都是開放空間,四通八達,無法單一窗口管制,管理上十分嚴峻,須靠民眾共同守護。

雪霸國家公園管理處處長林青呼籲,為了維護野生動物及自家寵物的安全,禁止餵食野生動物及放生、棄養動物;禁止攜帶寵物進入國家公園生態保護區及特別景觀區;寵物應定期注射狂犬病及犬瘟熱等疫苗;寵物進入國家公園一般管制區及遊憩區應上牽繩,避免寵物自由活動騷擾野生動物並造成感染狀況。「大家應避免與野生動物接觸,保護自己的陪伴動物,也要保護山上的動物。」 森林遊樂區禁帶寵物 違者門票不賣你

國家森林遊樂區因主動開放讓人類進入,無形中也成為疫病交戰點。農委會林務局宣布,全國22處森林遊樂區即日起禁止攜帶寵物入內。林務局主任秘書張彬表示,為了防止疫情擴大,也為了保護寵物,以及飼主。

國家森林遊樂區都位於原始山林,園區內有許多野生動物,原本即不建議民眾帶寵物入內,避免干擾、影響野生物,最近更因證實狂犬病疫情,且是由野生動物帶原,因此更要避免寵物與野生動物的接觸,以免將疫情帶入人口密集的城市。

林務局表示,一般犬、貓等食肉目動物於自然環境中,有追逐野生動物之習性,會增加交互感染的機率,將野生動物身上的疾病,帶到人類身上;另外,犬瘟病也可能由寵物帶給野生動物,在防疫上,並不支持寵物進入森林、野地。

此外,人與動物活動範圍重疊會互相干擾,尤其是狗帶入森林,野生動物會怕,可欣賞到的野生動物,最後只剩下狗一種。

目前國家森林遊樂區並無相關罰則,只能柔性勸說,張彬呼籲國人共體時艱,配合此項措施,不要帶寵物入內、更不要餵食野生動物,與野生動物保持距離。對於攜帶寵物不願意配合者,可能面臨買不到門票的窘境喔! 源頭不可考 野生動物防疫資訊不足

民眾關心染狂犬病毒的鼬獾來源,有一派意見認為,鼬獾不具有寵物價值,也不好吃,市場價值不高,不會有人走私。傾向走私者認為,台灣多年監測蝙蝠、犬隻以及2年食肉目野生動物監測都未發現病毒,因此疑似從疫區帶入鼬獾,小時可愛,長大遭棄養。至於能不能透過DNA比對得知,「狂犬病防治工作小組」成員指出,DNA比對需要資料庫,目前資料庫並不存在,無法得知。

至於報導指出,有民眾將疑似染有狂犬病的鼬獾煮食,擔心感染狂犬病。生食死亡8小時內未經處理的屍體有可能,但一經煮熟就沒有此疑慮。

針對外界有人建議仿效美國使用空投活毒疫苗乙事,工作小組召集人台灣大學獸醫專業學院教授費昌勇表示,活體病毒到野生動物體內會繁殖生產某一段抗原,成為抗體、產生抵抗力,只能用在野生動物身上;但對於人類卻是危險的。美國狂犬病防疫經歷200年經驗,對於疫區、感染率,活毒該投哪裡,都調查的很清楚;台灣目前並沒有類似的資料,即使投活毒,也不知道要投哪裡。若誤投到人類觸及之處,恐造成風險。

費昌勇說,國外野生動物防疫標準做法:劃出疫區,5公里內全部殺光、10公里動物全部打疫苗、40公里內使用空投活毒疫苗;若疫區只有20公里則採封鎖打疫苗。台灣恐有一波疫情大爆發,即新病毒進入一個區域,所造成物種大量死亡。目前採取的方式是圍堵,疫情監測,無法進入打疫苗,只能靜待疫情過去了,對倖存的野生動物打疫苗。

費昌勇指出,防疫小組的任務是解決問題,無論源頭為何,只能就現況可以做的事情努力。 衛福部疾病管制署:過去一年不明疾病通報檢體未發現狂犬病毒

狂犬病潛伏期從1至3個月不等,偶而短於7天,最長可達7年以上,視傷口嚴重程度、傷口部位神經分佈的多寡或與腦的距離、病毒株別、病毒量、衣服的保護程度及其他因素等而定。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表示,已針對過去一年不明原因疾病通報檢體檢驗,並未發現狂犬病染病。

至於人類疫情會不會大爆發?疾管署表示,全世界並沒有類似的紀錄,應該只有動物才有。

疾管署已與兩家國際大藥廠調撥約2,500劑疫苗,將儘速完成相關行政程序及接種點配送,提供建議之高風險對象暴露後接種使用。過去每年台灣常態200隻疫苗供高暴露人員使用,最近已積極向國外進口。疫苗有使用期限,也不能一下子進太多,否則過期還是得銷毀。 衛福部疾病管制署1922專線受理通報

衛福部與農委會26日成立狂犬病防治跨部會工作小組,24日第一次會議作成4項決議:

- 符合預防接種諮詢委員會建議之高風險暴露後接種對象,即有發現動物感染狂犬病的地區、山地鄉等地民眾,所需治療用疫苗及免疫球蛋白,將由政府支應;至於未被狂犬病帶原者咬傷所進行的預防接種,仍須由民眾自行負擔。

- 衛福部同步擴充國內醫療院所人用狂犬病疫苗施打地點,由原15家醫院擴增至25家醫院,確保各縣市均有人用狂犬病疫苗接種地點。

- 對於動物從業人員反應暴露前預防接種的需求,已由農委會協調及依風險程度排定人員優先接種順序,俟人用狂犬病疫苗補充後,將依序通知接種。

- 加強宣導民眾如發現疑似狂犬病動物,立即向地方動物防疫機關通報,並確立農政單位與衛生單位保持密切聯繫之作業方式。

疾管署再次呼籲民眾,應避免接觸或豢養來源不明的野生動物;遇罹病野生動物,勿以手部直接撿拾。民眾如遭動物抓咬傷,請立即以肥皂及大量清水清洗傷口15分鐘,再以優碘或70%酒精消毒後儘速就醫,由醫師評估並進行必要的醫療處置,以降低感染風險。

疾管署提醒臨床醫師,如有發現野生動物咬傷案例,請務必瞭解咬傷地點、動物種類、動物是否留置觀察等,如有符合「狂犬病暴露後疫苗接種對象」者,請主動聯繫疾病管制署各區管制中心或1922專線,以利狂犬病疫苗等免疫製劑申請作業。

相關資訊請參閱可至疾管署「狂犬病防治專區」,或撥打民眾疫情通報及諮詢專線1922洽詢。 狂犬疫情恐影響流浪犬

對於動保團體擔心這波疫情帶來的流浪動物大撲殺,費昌勇認為,農委會應從上游家犬絕育處理,上游不處理,有如水龍頭一開,即使撲殺也殺不完。他到收容所觀察,80%的流浪狗都是家犬棄養,因為不絕育,任意棄養所致。他呼籲動保團體應嚴格督促家犬絕育這件事,只要嚴格監督1年,流浪動物就會明顯減少。

立委田秋堇接受採訪時表示,台灣頻繁和中國交流,走私無法禁絕,早已擔憂爆發狂犬病;他認為因狂犬疫情加強捕犬,應於合理範圍,例如與山區交界。「若連都市都大量捕捉,那就是過度了」

【相關報導】

- 鼬獾確診為狂犬病 台灣成為疫區

- 鼬獾未確診染狂犬病 先加強保護山區犬貓與動物救傷人員

【參考資料】

- 疾管署:狂犬病Q&A

- 台大獸醫專業學院葉力森兼任教授:狂犬病 Q&A──積極防疫、理性面對狂犬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