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骯髒」的一帶一路?中國自詡環保領頭羊 卻在非洲大推燃煤發電

2016年,迦納政府與深圳能源集團(Shenzen Energy Group)宣布將在該國西部艾庫姆非區(Ekumfi)興建裝機容量達7000兆瓦的燃煤發電廠,讓這個西非小國可能一下子擁有全球排名前10位的最大發電廠。

但環保人士埃齊基爾(Chibeze Ezekiel)擔心,煤電廠的廢水、灰坑與水銀將對以農、漁業為生的當地社群帶來極大風險,電廠排出的二氧化硫也會導致酸雨加劇,衝擊非洲與全球的氣候變遷效應。

埃齊基爾是迦納知名環保組織創辦人,他所發起的草根運動在2016年成功擋下耗資15億美元(約台幣423億元)的電廠計劃,並持續在社群平台倡議再生能源。埃齊基爾的努力在11月30日獲得高曼環境獎(Goldman Environmental Prize)肯定,獲獎組織可獲得75萬美元(約台幣2117萬元)的獎金,也是全球金額最高的環保獎項,又被稱為「綠色諾貝爾獎」。

埃齊基爾的故事,也是非洲大陸上許多環保人士對上中國企業和非洲各國政府的抗爭縮影。

宣布取消計劃的迦納總統阿庫佛艾杜(Nana Akufo-Addo)表示,未來的新能源計劃將會採用再生能源科技,如風力或太陽能發電等等,因為迦納也是《巴黎協定》(Paris Agreement)簽署國之一,需在一定期間內達到減少碳排放量的目標。該計劃除了發電廠,還打算興建一個專門用來運送煤炭的港口。

「如果全世界都在嘗試消弭化石燃料造成的環境破壞,非洲也不該固守於舊時代,」埃齊基爾說。

「骯髒」的一帶一路

數十年來,全球國際組織不遺餘力倡導減碳與再生能源。7月,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Antonio Guterres)才在國際能源總署(IEA)會議上呼籲各國別再投資煤炭產業。古特雷斯說:「後疫情時代的振興計劃,不容燃煤發電廠一席之地。」

在氣候變遷議題上,中國近年一直以綠色大國自居。當美國在2018年退出《巴黎協議》時,中國則是雄心勃勃,一心想成為全球能源革命的領導者。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9月在聯合國大會上表示,中國要在2060年達到「碳中和」目標,是中國首次發表淨零碳排放宣言。中國目前是世界上最大的溫室氣體排放國,排放量佔比將近全球的30%。

聯合國第75屆大會上,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透過預錄方式致辭。(AP)
聯合國第75屆大會上,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透過預錄方式致辭。(AP)

聯合國第75屆大會上,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透過預錄方式致辭。(AP)

不僅在國內推動「綠色革命」,習近平2018年也宣布推進「綠色一帶一路」,強調與「一帶一路」合作國共同推動基礎建設發展及經貿成長的同時,一定要審慎考察各地區的資源與環境問題。

在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共有38國都參與了一帶一路計劃,而儘管中國宣稱推動綠色投資原則,無數的中國銀行和企業仍在投資非洲的火力發電,至少有7個發電廠正在興建當中,另有13個已經準備投入建設。以艾庫姆飛發電廠為例,該電廠主要由中非發展基金(China-Africa Development)投資,該基金是完全由中國國家開發銀行資助的私募股權基金。

波士頓大學全球發展政策中心研究指出,從2000年以來,中國國家開發銀行跟中國進出口銀行至少在非洲燃煤發電計劃上投資65億美元(約台幣1834億元)的巨額資金。

在習近平「零碳排宣言」之後一個月,中國國有的中國電力建設集團又派出多達223名員工飛往辛巴威,協助「加快」該國西部的萬基燃煤發電廠(Hwange Power Plant)擴廠計劃。中國駐辛巴威大使郭少春也表示,新冠疫情「無法阻止中國與辛巴威的合作」,並稱該電廠完成後,辛巴威能源自足的能力將大幅改進。

非洲國家中,能源自足確實是經濟成長路上的一大挑戰,電力赤字是許多國家的難題,以辛巴威為例,該國需要2400兆瓦的電力,但僅能產出1300兆瓦;而在迦納,缺電和停電已是常態,該國主要仰賴水力發電,但頻發的旱災導致外資與能源開發者望之怯步。

除了安哥拉、利比亞、南蘇丹與厄利垂亞之外,所有非洲國家都簽署了《巴黎協議》,但他們的環境法規多數十分落後,遠遠不及西方或中國等大國,也成了中國和其他外資瞄準的「優勢」之一。

法國電視台France 24報導,中國投資的燃煤發電廠若全部運轉,每年將排放1.15億噸的溫室氣體;根據非政府組織全球能源監測(Global Energy Monitor)統計,2060年中國達到淨零碳排目標的同時,中資燃煤發電廠的碳排放量也將提升3倍之多。

中國外交部對此不予置評。

ˊ習近平標榜「綠色革命」,中國企業卻在非洲大舉投資燃煤發電。(jdnajem@flickr)
ˊ習近平標榜「綠色革命」,中國企業卻在非洲大舉投資燃煤發電。(jdnajem@flickr)

ˊ習近平標榜「綠色革命」,中國企業卻在非洲大舉投資燃煤發電。(jdnajem@flickr)

非洲環保運動風起雲湧

埃齊基爾並非唯一的再生能源倡導者。辛巴威環境法協會(ZELA)正在為了戈威(Gokwe)地區2800兆瓦的發電廠,向該國礦產企業RioZim進行法律戰,批評其隱藏許多資訊,沒有向大眾揭露電廠可能造成的幻境、社會與經濟影響。RioZim註冊於倫敦,母公司是來自英國的跨國礦產及資源集團力拓集團(RioTinto)。

全球能源監測指出,戈威電廠的資金主要來自中國葛洲壩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中國出口信用保險公司、中國工商銀行等中資企業,

ZELA表示,電廠最終可能會遷移預定地址。RioZim回應稱,基於該公司的保密條款,「任何媒體互動都是高度禁止的」。

在南非,耗資100億美元、3000兆瓦的穆希納-馬卡多(Musina-Makhado)電廠預計也將獲得中資,根據2018年南非政府簽訂的協議,光是中國電建就會投資45億美元在這座電廠上。興建電廠是南非穆希納-馬卡多經濟特區的部分計劃之一。

根據英國工程顧問麥克唐納(Mott MacDonald)評估,此電廠落成後將「對區域生物多樣性帶來不利影響」、「破壞環境功能並汙染水源」以及造成「地貌大規模改變」,當然還包括大量增加的溫室氣體。

「這個國家承受不起汙染極大、昂貴又充滿二氧化碳的超級電廠,」南非組織環境權力中心(CER)的律師柯亞瑪(Michelle Koyama)說。

該電廠所在的林波波省(Limpopo)政府、中國電建跟中國駐南非大使都沒有回應採訪請求。

歐美日同遭批評

當然,沒有任何一個燃煤發電廠對人民的健康有益,也不只有中國企業因為投資火力發電而遭受批評。

2014年,摩洛哥的薩非能源公司(Safi Energy Company)獲得日本銀行的9億美元資金來興建燃煤電廠,綠色和平組織(Greenpeace)統計認為,該座電廠每年至少造成59人比預期壽命提前死亡。綠色和平組織批評日本銀行的雙重標準,如果日本銀行在投資時也遵循日本自己的碳排放法規,提前死亡的人數可能只有1/4不到。

2014年至2017年之間,歐美金融巨頭如匯豐銀行(HSBC)、摩根大通集團(JPMorgan Chase)與德意志銀行(Deutsche Bank)等企業,至少共放出9.21億美元的貸款給惡名昭彰的南非國營電力公司(Eskom),該公司營運的許多燃煤發電廠,每年至少造成2200人死亡,而且電價還貴得令當地人難以負擔,也被國際人權團體視為南非貪腐現象的代表企業之一。

「煤炭投資帶來很多破壞人權的問題,」辛巴威人權律師恩迪羅夫(Nqobizitha Ndlovu)說,「辛巴威和整個非洲都有很多投訴,因為這些電廠不尊重人們擁有健康、安全與潔淨環境或潔淨水的權利。」

上述歐美銀行中,部分已經迫於輿論和法規壓力逐漸開始減少煤炭投資,但他們仍拒絕回應CNN記者與其報導,不願透露是否重新評估與南非國營電力公司的合作關係。

然而,當歐美國家陸續停止投資燃煤發電,中國企業和相關建設計劃卻長驅直入非洲。位於紐約的NGO組織自然資源守護委員會(NRDC)經理陳涵(Han Chen,音譯)表示:「這樣會讓很多國家倒向依賴煤炭之路,造成的汙染可能非常可怕。」

草根運動燃希望

自從成功擋下煤電廠計劃之後,埃齊基爾對自己激勵社群的行動充滿希望。他曾花了很多功夫,一一找上村莊領袖、耆老、漁民以及在地組織討論再生能源的好處,特別強調可能創造的長期就業機會。

埃齊基爾表示,他在對話時也很重視降低失業率的重要性。他強調:「我們相信再生能源領域也有好的替代方法,保證提供長期的就業機會。」

埃齊基爾發動過「兒童氣候行動」(C4C),號召兒童與年輕人加入對抗氣候變遷與反煤行動。他同時也是「350 迦納減碳」(350 G-ROC)運動的全國協調人,更鼓勵肯亞、南非與奈及利亞等國家一起反對外資投注在煤炭產業,並在奈及利亞、莫三比克與波札那都獲得不錯的成果。

「為了提升大眾意識與教育,我們需要大量動員年輕人,但也必須提供技術與設備幫助他們就業,才能證明這些新能源真的能幫他們找到工作,」埃齊基爾說。

近幾個月來,南非總統拉馬福薩(Cyril Ramaphosa)態度也出現大轉彎,開始將國家能源政策轉向再生能源。他在10月15日表示,南非預計將在2年後增加11800兆瓦的產電量,並宣示其中一半必須來自再生能源。

根據中國發布的綠色一帶一路相關資料,中國早已是全球最大的綠色金融交易市場,每年信貸交易量約為11兆人民幣(約台幣47兆元)、債券基金則為1兆人民幣,也是中國歷經40年高速發展後,政府極力試圖修復環境破壞的成果之一。

究極而言,煤炭在全世界都是夕陽產業,中國幾乎是唯一還有動力增加投資非洲燃煤發電的國家。在埃齊基爾和其他環保人士眼裡,中國若真的有心成為「綠色革命」全球領導者,勢必不能把對抗全球暖化的心力侷限於國內,更應停止投資任何海外的非再生能源。

更多風傳媒報導
相關報導》 北歐永續能源論壇》「海上風箏」、地熱發電潛力無窮!北歐綠能產業爭相來台插旗
相關報導》 北歐永續能源論壇》「一定要走上低碳排的道路」 瑞典、丹麥、芬蘭力推永續發展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