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友觀點》別再只看粉絲數了,多元「互動」指標全面洞察粉專影響力

作者:蜂巢數據

「粉絲數」等於「影響力」的時代已逝!臉書驚人的傳散力,使其成為自媒體行銷以及品牌經營的兵家必爭之地。一時之間,「衝粉絲數」變成社群行銷的主要任務,「賣粉絲」也成為賺錢生意。許多公司開始提供「粉絲零售服務」,甚至有包月或大量購買方案服務,來自俄羅斯與土耳其等國的朋友,就這樣隱身在眾多粉絲團裡,跨國聯姻一家親。

資料來源:圖片截自FANSDOR網頁

其實,粉絲(也就是你我)總在眾多專頁來來去去,隨著興趣偏好改變而移情別戀,一個月前加入的粉絲專頁,現在的我們已不再感興趣。這些不再獲得你我關注的粉專,在演算法的中介下,自然而然地從你我的臉書塗鴉牆消失無蹤。然而,你忘了收回的那些讚,粉專卻仍然緊抓不放。問題來了,如果粉絲數無法隨時間推移即時反映粉專確切的影響力,那麼粉絲數將不再是判斷粉專影響力的有效指標。若粉絲數不再是判斷影響力的有效指標,什麼才是呢?相信聰明的讀者們都已經知道答案:互動率。互動率不僅能隨著時間推移而即時反映粉專的傳播效果,更能根據需求加權統計互動者對粉專貼文的按讚、留言、分享行為,計算粉專或粉專貼文確切的影響力。畢竟與貼文互動的人才是真正接收到訊息的人,而這些人之中,有些甚至不是該專頁的粉絲。

互動時代,多元指標觀測粉專表現成趨勢

在這次的專題中,我們以電影領域為例,分析158個電影相關粉絲專頁與粉絲的「互動」,帶領讀者從「互動」的角度洞察粉專影響力。

臉書粉專透過按讚、分享、評論與臉書使用者互動,進而發揮專頁的影響力。透過加權統計,可以發現影視相關粉絲專頁的影響力排行前三名為:「谷阿莫AmoGood」、「超級歪SuperY」、「那些電影教我的事-Lessons from Movies」。

圖說:不同粉專在平均按讚數、留言數及分享數的影響力的表現上各有強弱
圖說:不同粉專在平均按讚數、留言數及分享數的影響力的表現上各有強弱

資料來源:蜂巢數據

進一步分析,可以發現不同粉專在其平均按讚、留言及分享數在影響力表現上各有強弱。總影響力排名第一的「谷阿莫」,在平均按讚數及留言數排行也有很好的表現。「那些電影教我的事」在按讚與分享的表現上較為突出,「囧星人」貼文內容則能吸引粉絲藉由按讚或留言與粉專互動,但是缺乏鼓勵粉絲向外分享的元素。

其中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影響力排名第二的「超級歪」,其粉絲數僅六萬多,排在容易被忽略的第36名,與「谷阿莫」擁有200多萬,以及「那些電影教我的事」的90多萬粉絲可謂天差地遠,但由於其貼文皆能引發大量分享,竟可打敗眾多百萬粉專,發揮驚人影響力。若將「總影響力」除以「總粉絲數」得出「影響力轉換率」,可發現「超級歪」的轉換率竟然高出「谷阿莫」22倍,值得持續關注。

圖說:「超級歪 SuperY」貼文強項在於引發分享
圖說:「超級歪 SuperY」貼文強項在於引發分享

資料來源:圖片截自「超級歪 SuperY」粉絲專頁

「台灣國際民族誌影展 Taiwan International Ethnographic Film Festival – TIEFF」在2016年12月2日發表的一篇英文貼文,獲得逾一萬八千人按讚
「台灣國際民族誌影展 Taiwan International Ethnographic Film Festival – TIEFF」在2016年12月2日發表的一篇英文貼文,獲得逾一萬八千人按讚

資料來源:圖片截自「台灣國際民族誌影展 Taiwan International Ethnographic Film Festival – TIEFF」粉絲專頁

總影響力排行前十的粉專中,讚、享、評個別表現懸殊最大的是「台灣國際民族誌影展」。該粉專粉絲數僅有五千多人,在這次分析的158個粉專中排名112。其貼文平均按讚數排行名列第三,然而其單篇平均留言及分享數排行卻掉落至90名及31名。如此落差引人注目,細看各篇貼文表現,我們發現「台灣國際民族誌影展」在2016年12月2日發表的一篇英文貼文獲得一萬八千人按讚,但僅有11次分享及2次留言。相較於該專頁多數貼文僅能吸引數十按讚,標準差高達7904,可看出該粉專貼文影響力表現並不穩定,之所以在按讚數排行名列第三,在於單篇特定貼文的操作策略。

集團、個人大比拼,一窺個人粉專留言策略

這次專題我們將「個人」以及「集團」併入分析,發現影響力排行前十名的粉專中,由個人經營的影評型粉專表現十分亮眼,甚至超越粉絲數高達三千兩百萬的「迪士尼影業」,可見網紅及網路意見領袖的影響力確實不容小覷。

而在社群影響力中,留言是個有趣而特別的指標,它代表了粉絲與粉專間關係的密切程度,透過「不重複」的留言人數,我們可以知道粉專究竟吸引了多少人與其互動、參與討論。

相較於臉書讚享評總影響力前十名,粉專貼文不重複留言人數排行前十的個人粉專比例下降許多
相較於臉書讚享評總影響力前十名,粉專貼文不重複留言人數排行前十的個人粉專比例下降許多

資料來源:蜂巢數據

相較於臉書讚享評總影響力前十名,可發現個人粉專在不重複留言人數上表現不如影視集團經營之粉專,排行前十的個人粉專僅「谷阿莫」、「那些電影教我的事 – 電影的教訓」以及「囧星人」。

然而,「谷阿莫」卻超越眾多影視集團粉專,獨佔鰲頭,三個月內吸引逾兩萬八千人與其留言互動。有趣的是,進一步計算發現「谷阿莫」的貼文內容中,要求粉絲留言分享抽電影票的活動貼文平均可獲得1465則留言,「嘴砲系列」影片則平均可獲得高達2768則留言。由此可見,雖「抽獎文」一如預期對於激勵留言有不容小覷的影響,但充滿對市井小民日常生活不滿的「嘴砲文」則更能引發共鳴,值得進一步留意。

穿越迷霧,一探究竟

「粉絲數」會騙人,那可能是過去輝煌後殘留下來的斷垣殘壁,也可能是花錢買來的金玉其外。藉由多元的「互動」指標,我們終能可以穿過「粉絲數」的迷霧,一步步深入粉專實際影響力,一探究竟。

註1:本篇資料使用臉書graph api抓取158個電影相關粉絲專頁,分析2016年12月1日至2017年2月28日期間內所有貼文資料。貼文表現的計算採貼文按讚、留言、分享之加權分數。

註2:領域生態以及各粉專影響力瞬息萬變,這次專案採用半年前的粉專資料,分析結果並不代表此些粉專目前的領域影響力,若要掌握粉專的近期影響力,需另進行即時分析。

註3:甚麼樣的指標叫作「有效」、如何計算才算「正確」?答案常因分析者的不同目的而有所差異,而需透過溝通取得共識,針對目標量身訂做最適化的「多元互動指標」。若有進一步的分析需求,歡迎與我們聯繫。

《網友觀點》抓住浮雲、捕捉「偏好」,用「偏好表現」洞察粉專影響力

蜂巢數據團隊:

盧安邦(政治大學傳播學院博士候選人、蜂巢數據研究員)
林凱琳(政治大學傳播學院碩士班、蜂巢數據研究員)
張鴻邦(政治大學傳播學院博士候選人、蜂巢數據研究員)
吳君孝(政治大學資訊科學所博士班、資料科學家)
高莞茜(政治大學資訊科學所碩士班、蜂巢數據工程師)
馮書昭(政治大學資訊科學所碩士班、蜂巢數據工程師)

蜂巢數據粉絲專頁

了解更多>>>《網友觀點》抓住浮雲、捕捉「偏好」,用「偏好表現」洞察粉專影響力


《網友觀點》係Yahoo奇摩提供給網友的意見交流平台,所有言論不代表Yahoo奇摩立場。本文章內容僅反映作者個人意見,並經作者保證文章內容並未侵犯任何人之權利或違反相關法令。

Yahoo奇摩新聞歡迎您投稿!對於這個社會大小事有話想說?歡迎各界好手來發聲!用文字表達你的觀點。投稿去—–>https://goo.gl/iy5TC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