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客萬來」靠什麼?

圖片來源:iStockphoto
圖片來源:iStockphoto

/李仁芳

台灣拚觀光、大喊「人進來」,日本卻早已「千客萬來」,而拚觀光的大前提,應是「市場及夜市等常民生活場域空間的水準提升」,才能吸引日客前來。

台灣2018年入境外國旅客1100萬人,已連續四年緩步徘徊在千萬人次的水平。觀光外匯收入則自一五年的四五八九億元台幣,跌到一七年的三七四九億元台幣。東鄰日本則自2013年首度突破1002萬人次後,陸續成長到一八年的3119萬人。台灣還在聲嘶力竭大喊「人進得來」,日本則早已是「千客萬來」境界。

日本東京(自200210月)、大阪(自2017年元月)、京都(自201810月)還向旅客開徵旅館住宿稅,而今年一月七日起,隨國際機場出境機票向每位旅客徵收「國際觀光旅客稅」一千日圓。即使又是住宿稅、又是觀光稅,台灣一七年赴日仍高達四五六萬人(同年日本來台僅190萬人)。台日兩地雙方相對吸引力顯示存在巨大落差——日本觀光載具,拚「服務業出口」顯然比台灣厲害得多。

從人進得來,到千客萬來;從拚陸客到拚日客,很多思考點值得我們斟酌。像台北柯市長上月表示,接下來重點工作目標要提升北市市場夜市水準,標準是「讓日本觀光客能夠坐下來吃飯」。台灣拚觀光要優先處理重點之一,就是市場和夜市問題,且硬體易處理,軟體則難。北市府若花200億元改建環南市場和第一果菜市場,那更應該投資數十億元改建北市各市場和夜市,特別是要有乾淨的廁所,提升整體環境。無論是士東市場、寧夏夜市、士林夜市……,都需要再提升水平。

台灣人以前到東京逛乾淨的築地魚河岸市場,會排隊吃壽司大、大和壽司等名店;又或者走過東山知恩院下行者橋,到白川岸邊乾淨清爽的古川町市場商店街,《千年繁華》作者壽岳章子正是出生於這附近,逛市場旁民家巷內的明智光秀首塚,巷口160年歷史的「餅寅」老店,賣著光秀饅頭名物。

日本人來台灣,有哪個市場(東門、南門、士東⋯⋯)會吸引他們一逛再逛,市場內又有哪些乾淨又好吃的店家,能吸引他們邊看、邊買、邊吃,樂此不疲呢?

(本專欄由司徒達賢、樓永堅、吳靜吉、 李仁芳共同主持)

______________

【Yahoo論壇】係網友、專家的意見交流平台,文章僅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Yahoo奇摩立場 >>> 投稿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