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音」不是判斷智慧的標準,「無知」才是

文/袁緒文

圖片來源:iStockphoto
圖片來源:iStockphoto

這個標題,是20年前在研究所唸初階語言學的時候,廣泛被教授們要求銘記在心的語言學習與跨文化學習的關鍵。尤其是面對近40年在世界各地發生的移動與離散,造成各種跨文化及跨語言的溝通問題時,針對口音問題所製造的笑話還算小事,但因為口音而造成的種族歧視問題則相當嚴重。美國尤其如此。

▎來自波多黎各的孩子

1999年,我去美東康乃狄克州一座小小城市裡的大學念英語教學碩士。我特別選一個需要去當地公立小學實習後才能畢業的研究所,同時每週跟當地小學的教師一起修習學分,那是個很棒的經驗。因為已經有教學經驗的我,和同學們有很多可以討論與交流的話題。

1999年之前很長一段時間,美國的移民政策是希望讓各國移民除了能透過國家教育系統融入美國生活,同時也要保留他們各自的母國語言和文化。當時,美東沿海城市擁有許多波多黎各移民,在當時美國與波多黎各的雙邊協議下(波多黎克是美國的加勒比海地區的自由邦,也就是所謂「境外領土」),波多黎各人可自由地往返美國與波多黎各。因此在我唸研究所的小城市,英語和西班牙語同時被廣泛使用。

然而,1999之後,在美國公立學校的教育現場,很多可自由進出美國與波多黎各的孩子們常僅因為英語講不好,而被歸類為未來可能的犯罪者;而擁抱母國文化的教育哲學也慢慢被公立學校系統移除,逐步修改為以加強ESL課程為主的語言教育。因此,我這個主修英語教學碩士的外籍實習老師開始被送去當市立小學的ESL課程教師。

ESLEnglish as a Second Language的縮寫,而這裡的second language是指從境外移入這個國家,但這個國家使用的語言與移民的母語不同,因此為了在這裡生存,移民必須學會除了母語之外的第二語言。因此可常見孩子們在學校說英文,但回家後的世界從電視、電影、收音機、大街小巷的聚會,通通都是西班牙文。這些孩子的英語表現能力很差,到底是因為他們的智商有問題?還是這個國家的語言政策和人民對於不同種族、跨文化與跨語言的無知?他們可超級愛聽英文版農曆新年的故事啊!因為他們很想知道為什麼每年某段期間,亞洲人都穿得紅紅的,手上拿著紅紅的裝著錢的信封,成群結隊的在逛街買東西。

▎單一語言與種族主義的國家

語言學教授的課上,照例詢問我們,可同時掌握或使用(master)雙語的人叫做Bilingual3種以上語言的人稱為Multilingual,那請問只會說一種語言的人叫做什麼呢?答案是:「American」。

回到台灣,對於外籍教師的印象就是高加索人,而且一定要是來自美國。然而筆者在英語教學領域,從分校英文老師一路爬上總管理處擔任英語教師培訓專員,看過各種驕傲自大同時英語文法破碎的外籍英語教師。在很多強調全英語教學的安親班與補習班中,藏匿了大量不適任的外籍英語教師。但因為家長們過度強調務必要「美式英語」、「白種人」,以至於就算這些教師不適任,補習班經營者還是勉強雇用。

這些家長們「指定」的外籍教師們有的經常宿醉來上課、遲到、有品格問題,更嚴重的甚至做出性騷擾,但都因為台灣社會對於白種人的崇拜與「包容」,無法真實的浮上檯面,成為一個每天進出補習班的不定時炸彈。

以上很多都是十幾年前的事情了。現在我自己的孩子進入教育系統,我們再仔細用放大鏡檢視,這個狀況似乎少了許多。孩子一二年級的安親班老師來自新加坡,三年級的老師換成一位深膚色的英國年輕老師,英國腔非常重(英國腔其實因地區與城鄉差距,南腔北調,也是非常多元),但孩子說:「他們是因為來自不同的地方呢!原來新加坡人這樣說英文,英國人那樣說英文。」

▎語言,應該是一個溝通、協調、文化傳遞與情感表達的工具

筆者本身因在博物館工作的關係,常接觸來自各國的多語導覽團隊與移民工社群夥伴。我的女兒也很愛菲律賓的選美團隊,特別喜歡那些時尚、高挑、美麗且一口流利英文的菲律賓姊姊們。她們在台灣都是工廠作業員,值夜班的下午3點一到,彷彿灰姑娘的12點禁忌,急忙拉著衣服拎著高跟鞋,跑回台北車站搭車回工廠。一直很想學日語的女兒看到臺博館外籍生導覽團隊中的日籍大學生,可以一邊對她說著中英文、再對著參觀民眾講英日文,更深刻的認知到:什麼種族或來自什麼國家的人說英文不是重點,而作為「溝通、協調、文化傳遞與情感表達工具」才是重要的。

什麼樣的人可以作為我們的英文老師?要先打破部分臺灣家長的歧視心態,才有可能真正的進入多元與包容的語言學習環境。

【延伸閱讀】美國國務院的排灣情緣:150年前,台灣原住民就曾與美國簽過合約?

※本文由獨立評論授權刊載,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______________

【Yahoo論壇】係網友、專家的意見交流平台,文章僅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Yahoo奇摩立場 >>> 投稿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