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回扣」從小做起?專欄作家:台灣人太習慣短視近利

「收回扣」的風氣在台灣各行各業中都時有所聞,甚至在新聞中會看到政治人物、國小校長等等因收回扣遭起訴,然而這樣的陋習似乎也「傳承」到下一代。專欄作家Green在一次家族聚會中發現,原來大學生的系學會也會「收回扣」,而他認為問題的根源其實來自台灣人「短視近利」的觀念。

前陣子家族聚餐,一位正在念大學的姪子剛好坐我旁邊,我轉過頭跟我姪子說:「最近我們公司進來了幾位年紀跟你差不多的新員工,我每天早上見到他們都覺得很開心,覺得人生充滿希望;卻又同時想著再過幾年,等他們懂事成熟了,或許也不這麼可愛了。」

沒想到我的姪子有感而發地跟我說:「現在的大學生,就已經很不可愛了!」接著,他告訴我一段耐人尋味的故事。

這故事發生在他們大學的系學會裡,每年依慣例,系學會都會替全系的學生訂做系服。而廠商為了拉攏生意,每年都會私底下給系學會的會長,或是採購的人一些小禮物,可能是iPod Touch之類的3C產品,可能是大家認為收收小禮物無傷大雅,所有的人也都不以為意。

直到今年,系學會的採購發現,一樣材質跟款式的系服,足足比去年貴了三百元。採購一問之下才知道,去年的採購獅子大開口地跟廠商要了兩隻iPhone 5S當作禮物,所以廠商決定把成本轉嫁到今年的學弟妹身上。

想當然爾,今年的採購拒絕了廠商這種誇張的報價,打算轉而向別的廠商訂購系服,而原本的廠商則是透過去年的採購向學弟妹施壓,所以這整件事情就這麼爆發了出來……。

很多人做事情都只顧著眼前,而沒有考慮到遙遠的未來。只想著兩隻iPhone 5S,而沒有想到萬一事情爆發,自己的名聲就會毀於一旦,整個學校的同學跟朋友就再也不會信任自己。我們很「短視」,做什麼事情都不想花太多心思,就馬上有結果。大家如果觀察,近幾年來有兩樣東西非常流行,一個是「懶人包」,另外一個則是「速成班」,例如減肥速成、指考速成、英語速成、理財速成……等。

這個世界有許多東西都需要長時間的累積,過程中往往枯燥又無聊,但那是必經過程。可惜的是我們的媒體往往比較喜愛報導快速致富的故事,或是將報導集中在光鮮亮麗的成果上,而不是聚焦在漫長的累積中,所以造就了我們的「短視」。

關於正確的價值觀,我想提一個歷史上的知名人物南丁格爾。我們都知道她在護理師的歷史上扮演很重要的角色,但我們通常不知道她是名統計學家且精通數學。我們之所以會認識她,是因為聽過她提著油燈,不計敵我且不顧危險的照顧傷兵,而不是她在統計學或數學上的成就。能被千古傳誦的,往往不是最成功的企業家,而是為人群奉獻,堅持善良且正直價值觀的人。

如果那位採購先知道了南丁格爾的故事,或許他不會選擇跟廠商索取兩支iPhone 5S;如果他從小被教導為人群奉獻、善良且正直的價值觀,或許他會選擇告訴廠商,直接把回扣反應在售價上,讓整個系上的學生可以用低一點的價格穿上象徵大家庭的系服。

我們從小聽到最多的是「多撥一點時間去做對班級的公眾事務有益的事」,藉此教導下一輩們奉獻、以團體為重的價值觀,還是我們聽到的都是「把自己的書念好就好,對於班長、衛生股長這種事情能閃就閃」這種比較自私,以個人利益為重的價值觀?

如果我們從小都是這樣教育下一代,那我們怎麼可能要求剛出社會的新鮮人,以公司為重、團隊合作之類的價值觀呢?

(本文摘自:《我愛這個現實的城市:最令人信服的28歲創業家帶你闖出自己的路》

書名:《我愛這個現實的城市:最令人信服的28歲創業家帶你闖出自己的路》

作者:Green

出版社:先覺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