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宗翰觀點】大陸台商偷偷選邊站 掀起赴A股的上市熱潮

雖然報章媒體不斷強調近期台股再度突破萬點大關,但這個行情能維持多久,非常受到質疑。因為2017年是台股自開市以來,台商首次公開上市(IPO)最冷的一年,全年只有30多家業者在台灣的上市和上櫃市場成功發行。媒體也報導,會計師們紛紛「唱衰」,認為2018年的情況只會比2017年更糟。

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因素,就是不少大陸台商開始選擇將A股作為第一優先考量,而不再「鮭魚返鄉」回到台灣證交所,甚至還有一些大型集團考慮從台灣、香港、美國下市,直接改到大陸上市。真可說是「東風壓倒西風」。

台灣人可能情感上很不能接受這一點,在大陸這樣一個金融、外匯都高度被管制,賺了錢要換成美金匯出去都很難的地方,為什麼這麼多大陸台商想要在A股上市?答案基本上,還是為了那個超高的「本益比」(大陸叫做「市盈率」)。

舉例來說,X公司如果決定回台灣上市,他短期內只要能拿到15至20倍的本益比,就算是不錯的成果。但大陸市場資金多、投資管道少,只要能夠納入A股的門檻,無疑就為大量散戶的游離資金找到了出路。如果X公司的體質好一點,要在A股達到40至50倍的本益比,絕非不可能。

所謂的本益比,對廠商來說,不光只是賣股票的時候價格是否划算,而且也影響到公司資金的成本。舉例來說,一家中小企業在台灣的銀行借錢,大概沒有個6-8%的利率、大陸沒有10%-13%的利率,是不好借到錢的。而且銀行有時也會大小眼,小一點的公司跟銀行借錢,那只能用非常機車來形容了。

但這家X公司一旦去A股上市,如果能夠達到25倍的本益比,就能用相當於4%的利率籌到錢。如果有一天X公司股價大漲,本益比上升到了40倍,那X公司相當於就能用2.5%的利率籌到錢。按照大陸銀行利率,上市後光是利息的成本就省了好幾倍之多。

有人可能會疑惑,如此「好康」的事情,台商怎麼現在才想到呢?除了大陸股市這幾年的行情以外,更重要的是,從去年、前年以來,大陸官方對於公司上市的數量,不再如此硬性規定,審查速度大幅加快。所以實務上,從台商申請赴A股上市起算,到真正具體審查之間的「排隊時間」,已從先前的3年以上,有望一下子降到1年左右。這就讓很多業者躍躍欲試了。

筆者因為在大陸跑業務的關係,需要經常與不同產業的台商接觸。事實上,這一波的台商到大陸上市潮,早在三、四年前就已經「暗流湧動」,但當時大多數的台商還都是「邊觀望、邊轉型」,慢慢把公司體質和財務,調整到可以準備上市的狀態,但當時真正下定決心要去A股的業者並沒有那麼多。

不過呢,在上海待久了的人就會知道,一些手腳比較快的投資銀行、會計師事務所、律師事務所、財務顧問等,更是老早就把眼光放到這些可以達到上市規模,但還未上市的台商身上。這兩年,光是投資銀行和會計師事務所的A股上市座談會,幾乎可說是每個月,最少都會有好幾場。

尤其是2016年底蘇州亞翔、2017年艾艾精工等台商成功在A股登陸,在大陸上市的話題,一下子成為商界的熱門焦點。國台辦主任張志軍去年底在成都跟台商座談時,公開提到要幫助台商在A股上市,甚至發展成A股的「台商類股」的說法,更是讓台灣的金融圈嚇出了一身的冷汗。但一個多月以來,蔡政府對此好像都無動於衷,也是讓筆者十分意外。

雖然客觀來看,台商赴A股上市的成果,還需要很長時間觀察,但既然國台辦已經注意到了這個問題,按照大陸官場嚴格的紀律和效率,動的比較快的各省市地方台辦,已經在跟台商蒐集意見,甚至上市的檢討困難之處可否解決。這些非公司體質性的制度因素,只要大陸下定決心,筆者相信,大陸必定會在能夠處理的範圍內,盡快幫台商解決。

國家的經濟實力,就是國家的競爭力。台灣經濟前景如果很好,台商回台上市、投資,絕對是前仆後繼。不用政府出來招商,大家自動就回來了。最可怕的就是我們的政府和百姓,好像都還都不知道外面的世界已經變成怎樣了。還以為台灣市場仍像是一位年輕正妹,多的是人要來追呢。

一家公司選擇在哪裡上市,標誌著它相信哪一國的金融市場、在哪裡繳稅,而且多把自己公司最重要的法律、金融、會計、行政等部門放在那邊。香港、新加坡、紐約、倫敦,甚至東京,為什麼是全球服務業的中心,道理也在於此。

從國家發展的角度,金融市場的好壞和國際化程度,將會影響到投資和就業市場的走向。以前我們沒有跟大陸競爭就算了,現在可以設想,如果大陸哪天真的對台商推出了上市的優惠政策、甚至是台商專屬的上市「綠色通道」,那台灣市場被掏空的速度,將是你我都接受不了的。

更進一步來說,如果台商未來真的都選擇到大陸去上市,那過去「台灣接單、大陸生產」、或者「台灣營運、大陸生產」的兩岸分工模式也將不復存在。台灣市場將徹底被大陸直接吃下去、甚至是馬上就被邊緣化。

___________
Yahoo奇摩新聞歡迎您投稿!對於這個社會大小事有話想說?歡迎各界好手來發聲!用文字表達你的觀點。投稿去—–>https://goo.gl/iy5TC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