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產專欄】徐佳馨:低利時代 轉租為買行不行

最近這幾年政府對於房市政策非常積極,一方面從貸款限制和稅制改革打擊投機客,另一方面也推動包租代管等健全租屋市場政策,希望能透過多管齊下的作法,讓民眾能順利安居,同時也避免炒作產生的不正義。

▲在低利的時代,若是做好財務規劃也可晉升有殼族。王麟琴提供
▲在低利的時代,若是做好財務規劃也可晉升有殼族。王麟琴提供

即使如此,身邊還是有朋友在問,政府對租屋扶持立意很好,感覺租屋可以更有保障;可是同時又在打房,要是房價有點修正空間的機會,加上現階段利率那麼低的狀態下,好像也是不錯的選擇,那麼,到底是繼續租屋好,還是乾脆買間房子成為有殼族呢?

低利時代 轉租為買增多

相較於我們父母買房子動輒7%以上的房貸利率的年代,現在的房貸利率可以說是台灣歷史上超低點,以100萬的貸款為例,同樣是20年,7%利率每個月要還上7753元,現階段台灣利率約在1.4%上下,每月僅需還4780元,負擔少了快4成1,差距不可不謂不大。

這也是為什麼即使房價那麼高還是有許多購屋人想要買房,晉身為有殼一族,不再過著看房東臉色的游牧生活。 但到底租和買之間要如何決定?低利時代不買不行嗎?關鍵在於財務規劃和人生方向。

做好財務規劃 買屋成家很可以

如果是未來打算在國外發展,或是工作相對不穩定的年輕人,買屋將會造成太大的負擔,或許可以緩緩,讓自己先站穩腳步,並不一定要急著買房子,徒增無謂困擾,也打亂了自己在職涯上的其他可能。

可要若是工作穩定,人生方向也大致底定,目前正在租屋的年輕人,低利時代是很好的下手點,可以從頭期款開始好好規劃,每月定期定額,早點把屬於「消費財」的房租,轉為「儲蓄財」的房貸,讓每個月付出去的房貸都成為自己的另類儲蓄。

同時也因為有房貸壓力,能學著好好規劃財務,以每月家庭收入的1/3作為房貸支出,強迫儲蓄讓自己不要左手進右手出,比同儕更早站好腳步,踏上穩定人生路,也不需要擔心老後的居住問題。

如果你是後者,那麼,就從當下開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