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日線教育】教師:沒必要堅持「全英語」教學
作者:換日線編輯部
臺灣雙語政策,教育界反應兩極,2023 年 4 月,民間團體「多語臺灣,英語友善」行動聯盟在國發會公共政策網路參與平臺發起連署,建議停止相關政策,包括「雙語國家發展中心設置條例草案」(以下簡稱草案),全國教師工會總聯合會也開記者會表態支持,提案於去年 5 月已累計 9,559 人附議。相關輿論反應顯示部分教師面臨教學困境,即使有心響應,也不知從何下手。
對教師來說,教學現場刻不容緩,如何回應政策至關迫切。《換日線》訪談臺灣北、中、南部公私立中學管理層與各科教師,聽他們談教育前線的挑戰,以及專家學者、雙語教師們的應變之道。
一個雙語,各自解讀
多數受訪者表示,雙語政策立意正向,但落實在教學現場卻關卡重重,原因歸根究底乃是執行細節定義不清、標準不一。儘管政策推動方案明定在高中以下學校,「英語科以全英語教學」之比例、雙語實驗班、外籍英語教學人員數量等各項 KPI,但作法根據各縣市政府教育局乃至各校間的解讀而有所不同;光是從現行的「雙語課程」定義,究竟是全英文、中英各半,還是英文為主、中文為輔就缺乏共識。
此外,目前雙語教育導入科目亦缺乏統一的教學範圍與教材,結果就是同一科目在不同學校出現截然不同的課堂景象。以國中體育課為例,有的教師會以英文教授球類運動的比賽規則和專業術語,也有的只是在做暖身操時用英文數拍子。
臺北市私立衛理女中校長徐建國擔心,「有些東西別的學校教了,我們國中沒教,可能導致學生上高中沒辦法銜接;或者學生小學已經學過了,我們重複教,讓學生覺得『奇怪,怎麼小學好像學得比國中還要多』。」
究竟該如何設計課程,是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系教授林子斌在過去的 100 多節雙語觀議課,以及 100 多場雙語教育演講中,經常被問起的問題。在他看來,正因為臺灣教育異質性高,現階段不適合統一教材範圍,或者規定雙語使用比例。
他舉例,曾在臺北市看過國中老師上音樂課,八成講英文,學生都能聽懂;但是到了六都以外,只融入兩三成英文是常態,因此課程設計應講求彈性,「KPI 只是手段,不是最終目的。我們應該讓老師根據學生的英文程度做專業判斷,調整語言使用的比例,不要被數字給綁住了。」
學科英文非重點,關鍵是啟發興趣
臺北市木柵國中健康教育老師陳昭勛的想法,和林子斌不謀而合。陳昭勛從小隨家人移民澳洲,中醫師出身的她,回臺實習期間到中學兼課賺生活費,意外發現教育才是自己的終生職志,從此展開代理教師生涯,十多年來走遍雙北 13 所國中與高中職學校。
一開始她因為中文不好,上課融入大量英文,沒想到雙語並行漸漸發展成了她的教學特色。早在雙語政策出臺前,她就已經自行研發出一套「雙語 SOP 教學法」,代入中醫理論:第一堂課先「望、聞、問、切」,評估學生的英文程度,決定未來課程融入英文的比例;接下來發給學生自製的雙語課本和學習單,以中文輔助替學生「補血又補氣」;當她發現學生們進入狀況後,會再加入更多的「黃耆和肉桂」,即更大量使用英文口語。
她形容雙語教學就和身體調理一樣,必須循序漸進,千萬不能一開始下猛藥,祭出「十全大補湯」,否則一旦學生的體質不適合,就會「虛不受補」;換句話說是補過了頭,造成反效果,「我最怕的就是學生因此討厭英文、討厭這堂課,還有討厭老師。如果學生不喜歡你,也會影響他的學習意願。」
在她的 SOP 教學法裡,融入了大量的團體遊戲,讓學生用「玩」的方式快樂學習。有趣的是在她的課程配比設計中,講述只佔 10 分鐘,活動則佔了兩倍時間,讓許多老師都驚訝:「課不會上不完嗎?」但據她觀察,即使上滿時數,很多老師仍面臨進度上不完的問題,且缺乏互動也不清楚學生的接受度;因此她的作法是替學生從課本中摘錄重點,並在課堂上引發學生的興趣,課後願意自己主動閱讀課本。
雖然在課堂中使用英文,但她的用意並非許多老師期待的,讓學生能在課堂上講出學科英文,「生活英文和學科英文不同,我們要讓學生開口講生活英文不難,給他環境,大概只要 1-3 年;可是學科英文很難,至少要花 5 年,因為你的 input 不夠,為什麼要要求他有很多 output?」因此她期許的,是替學生營造英語友善的環境,「我並沒有要求他們要喜歡雙語或是喜歡健康教育,只要他們不討厭,我就覺得很好了。」
英語能力雙峰,應採差異化教學
除了把英語融入學科,雙語政策的目標,也包括推動英語課採全英語授課。然而英語是國中生能力雙峰最明顯的科目之一,過去多年來幾乎年年都是會考五科當中 C 級「待加強」人數佔比最高者。林子斌認為若要改善英語學習現況,不應堅持全英語教學,而是可採「英語分級教學」。此一概念乍看類似前面報導提到的新加坡分流制度,但其實比分流更進一步。
雙北試行分級教學的國中,並未以英文單科成績作為學生的編班根據,僅在上英文課時分組教學。具體作法是合併同一年級兩個班級的英文課,根據學生程度分為 3 個組別同時上課。所有授課老師都必須輪流教授不同組別,除了避免過去能力編班時代,學校安排「明星教師」教資優班,讓沒經驗的老師教後段學生的不公平待遇,也有助老師們瞭解不同程度的學生,並反饋到後續的試題設計之中。
林子斌建議教師出考題時,至少要有 50 分是基礎題,讓能力偏弱的學生只要按部就班地學習,就不至於不及格,挫傷學習信心;另安排 20-30 分進階題,兼顧前段學生的程度。每到期末,教師們也會共同討論是否調整分組,調整的依據不只是成績,也包括教師觀察到的個別學習狀況,「比如有些 C 組學生的成績已經達到 B 組程度,但是老師考量到他比較適合 C 組的教學方式,還是會建議讓他留在 C 組。」幾所試行學校的師生反應普遍不錯。
衛理女中多年來同樣採行英語分級教學,雖然執行方法略有不同,但徐建國也同意,適性教學對於提升學生的英語能力有顯著功效;只是需要一定比例地增加英語師資。
大舉引入外師,如何定位需慎思
在衛理這樣規模較小的私校,國中與高中部相加一屆不到 500 人,小班教學的師資不成問題,甚至還有 4 位專任外籍教師輔助教學。學生很習慣在校園裡見到外國人,看到他們也會自然而然地說起英文,「這件事情是我三十多年來待過這麼多公立學校,沒有見過的優勢。」徐建國說。
在退休後到私校任職之前,他是臺北市建國中學校長,亦曾在北一女中兼課。他表示公立學校過去因為成本高、資格嚴、人數少等聘用限制,即使所謂「明星高中」亦少有機會請到外師,因此學生雖可應付英語考試,但真的遇到外國人未必敢開口。
現在政府為了補足雙語教學師資,投入逾 30 億元擴大引進外籍英語教師及教學助理,但林子斌提醒,對外師不要抱持錯誤期待。最常見的狀況是學校要求外師既要教英文,還得和本國教師共備雙語課程;但共備的課程往往並非外師專業,和本國教師協作也有語言障礙和文化差異需要克服。長遠來看,比起將外師當成雙語教學的主力,學校或許更應思考如何讓外師成為跨文化經驗的提供者。
在衛理女中國中部,外師會替所有七、八年級生上英語小說選讀課程,另針對「國際人文課程班」九年級學生開設媒體研究課(Media Studies),以紀錄片欣賞帶領議題討論。而在高中部,外師則會負責引導學生閱讀多元主題文本,加強其英語閱讀的廣度與深度。這些課程都證明外師教學的豐富可能性。
只不過要實現這些可能性,還是得回到根本的人才問題──如何吸引更多優秀外師來臺長期執教。一位在桃園任教的國中老師告訴《換日線》,他所服務的學校從政策推動以來已經換了 3 位外師,「第一位老師很活潑,學生很喜歡跟他互動,但他只是來『體驗臺灣』,只待一年就離開了。」可見有預算請外師只是第一步,接下來如何留才並發揮人才優勢同樣關鍵。
政策推動路上,需要配套與夥伴
這也凸顯了配套措施之於政策推動的重要性,且相關例子還有很多。
比如政府嘗試用數位方法協助偏鄉孩子學習,但曾任中學教師的林子斌直言,數位科技推廣多年,城鄉落差仍然存在。許多學校教師聘不足、好老師留不住,部分家庭失能、孩子缺乏穩定的學習環境,才是最根本問題,必須優先解決。
另外雙語和本土語政策同時推動,校方難免會面臨人力配置的挑戰。高中歷史科教師吳俐穎就指出,兩種語言教學都需要教師增能,一位老師平時備課時間都不夠,若是接受了本土語培訓,就很難再參加雙語增能。
這些都是學校與前線教師的難處,但外界未必清楚。林子斌感慨,臺灣教育改革過程只有加法、沒有減法,「我們太想在太短的時間做太多的事情,情殺案多的時候要學校做情感教育,酒駕問題沒辦法解決就要學校做交通安全,英語程度不好叫學校做雙語教育,然後覺得本土認同不足的時候,又叫學校做本土語⋯⋯我們都把教育當成是最直接解決所有社會問題的手段,其實缺乏優先次序,只會讓有熱忱的老師越來越挫折。」
正因瞭解現場,林子斌積極協助老師回應政策──他成立團隊,請合作過至少兩年的老師們,將執行成效良好的雙語課整堂錄下,由團隊經後製上傳到 YouTube 頻道「林子斌教授團隊」,供想嘗試雙語教學的老師們相互觀摩,至今累計影片近百支。
無獨有偶,陳昭勛也創辦「全國雙語教學急診室」社團,連結雙語教師們共同學習、彼此切磋。社團的前身是一個 Line 群組,專門教老師如何操作「SOP 教學法」,後來成員達到 500 人上限,只得轉移陣地到臉書社團,成員數迄今超過 6,000 人,社團裡的資訊也越來越豐富。
陳昭勛說:「我雖然在社團推行 SOP 教學法,但我不希望這變成全臺灣唯一的雙語教學法,所以我邀請了很多不同的老師來分享各自的作法,希望可以讓老師們都找到適合自己、適合孩子們的雙語教學方法。」
臺灣雙語政策的探索之路才剛開始,社會大眾對《2030 雙語政策》仍有諸多誤解,最常見的一個,是到了 2030 年臺灣就會「變成」雙語國家,但其實 2030 只是階段性目標。一如林子斌所言:「教育正是不可能在短時間內看到成效的。一個課綱從研發、實踐到修改都要 10 年時間,語言的使用是牽涉到好幾個世代人的大工程,怎麼可能在不到 10 年時間就做出來?」
※本文由換日線網站授權刊載,原標題為《臺灣雙語教育誤會大了?教師現身說法:沒必要堅持「全英語」教學,光是讓孩子「不討厭」就很難得了!》,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更多換日線文章
分析 2030 雙語政策:避免「雙輸」,迎向「多贏」!我對雙語教育的四大建議
作者簡介:
換日線編輯部,《換日線》集結了來自全球各地超過 110 個城市的 300 名新世代作者(持續增加中),沒有長篇大論、沒有高深學問,他們就是你我身在異鄉的朋友,無私而自然地分享他們的故事、他們的見聞、他們的觀點,與他們從台灣出發,在地球不同角落留下的足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