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日線教育】法國教改上路,高二起數學不再是必修?

作者:迷瑞 meRui/法生什麼事

通常被理解為法國版「高中會考」的法國大學入學考試(BAC),近期成績熱騰騰出爐,根據法國教育部數據,補考前的會考通過率今(2022)年達 86%。

法國自教育改革後,會考通過率大幅攀升,大家紛紛戲稱「不通過升學考試也難」。前兩年因疫情影響,考試準則與內容皆有所調整,補考前通過率甚至達到 90%:比方說去年因為 COVID-19,真正須到考場應試的僅有「哲學」和「大口考」;今年健康危機解除,需要到場考試的考科也就回歸正常,因此數字較能與往年相比。

回顧 2020 年的夏天,被稱作「教改白老鼠」、必須硬著頭皮上場的第一批法國高三生,到底經歷了什麼?本次訪問了這兩年面臨高中會考重大改革的學生與家長,並參考專業教師的意見,希望能將法國的升學改制介紹給台灣讀者參考。

高二起,數學不再是必修科目?

2019 年起,法國教育部宣布取消原本高二時會有的 3 項選擇:文學組(L)、科學組(S)與經濟社會組(ES);取而代之的是「共同基礎核心課程」(tronc commun),如哲學、法語、公民教育、科學教育、現代語言和體育等等,並且能夠選修 3 門專業,例如藝術、數學等科目。

在高三時,學生們可以再從這 3 門專業之中,選出兩門作為高中會考的考試科目。而會考成績的計算,有 4 成是根據以往的修課成績、學期考試,剩餘的 6 成則是自己專業科目的大考分數。會考後,沒有通過考試的人也能參與「補考」。

法國最近這次教改,與台灣 108 課綱、111 年升學考試新制,大致上來說有不謀而合的共通精神:比起單純「以大考分數」定生死,越來越重視「在學成績」與「其他綜合表現」。

然而,法國教改引起最大的反彈聲浪之一,就是在基礎核心課程裡,「數學」已不再是共同必修的科目。

進一步說明,高二時,有選擇數學當作專業科目的人,每週有 4 個小時的課程,程度也較為困難。如果學習之後發現不適應,學生可以在高三時放棄必修數學,選擇改上「補充數學」,一個禮拜只要 3 小時;若適應良好、想要更多數學課時數,到了高三則一週最多可有 9 個小時的數學課(實際時數依據學校有所不同)。

綜上所述,沒有選數學當作專業科目的人,在法國基本上從高二起,就再也不會接觸到數學課了。

無所適從?學生們的恐慌與資訊不對稱

經歷這波教改的法國學生,無論有沒有選擇數學為必修科目,從訪談結果可以得知,多數人都對於「數學的消失」持不贊成的態度。

學生 L 表示:「當時的我真的很害怕,因為不知道未來有什麼在等著我。我們問了老師,老師也不太清楚改革的細節,很多人因為害怕沒上數學課會影響自己日後選擇學校的門檻,還是選了數學,為的不是『喜不喜歡』,而是『以防萬一』。」不僅學生端如此感覺,教師們在輔助學生選擇時,也發現很多學生確實是為了「安全起見」而選數學課。

選擇了數學的學生 Y 則表示,「數學能力如此重要,幫助我們的邏輯與簡單計算,如果在高二時完全不學,我覺得太荒謬了!再者,在懵懵懂懂的 15 歲,就要我們做一個對我們未來影響很大的專業科目選擇,我覺得太過困難。」Y 補充說道,「以我自身為例,後來高二時我才慢慢發現自己對天文科學有興趣,但為時已晚,因為我當初沒有選物理化學專業。」

經過訪談,我發現有很多學生──尤其是數學成績不好、討厭數學科的人,因此決定放棄數學。

當然,在青少年的年紀,如果對該科目沒興趣、考得不好,可以選擇「放棄不學」的確很開心,畢竟能減輕不少課業壓力。自 2019 年法國教改上路後,據報導顯示,2022 年僅有 37% 的高二生選擇此項專業,也就是說,如今有半數以上的學生,從高二起都不再有數學課;高三後,則有超過 45% 的學生不再學習任何的數學科目。

而另一份報告則發現一件驚人的事實:數學因為對未來選擇學校仍扮演極重要的角色,在 2021 至 2022 年為最多人選擇的專業,但卻也是在高三時最多人放棄的科目,有將近 43% 的學生放棄。通常來說,最受歡迎、最多人選的專業科目,通常會是在高三時被保留比率最高的,然而數學卻成了例外。有學生就提到:

我們的日常中,包含比例的計算、邏輯思辨的訓練,甚至是對科學的好奇等等,都會需要用到數學概念,這真的很重要,但現在竟然變成要我們在「完全不學」和「學得很困難」之間做極端的選擇,我認為這項改革在這點非常失敗。

訪問前兩年經歷這波教改的學生,大多對於數學在共同科目中消失,感到不解與失望。

法國家長、師長現身說法

然而,對於那些數學較弱、或沒興趣學數學的孩子,部分家長則替他們「鬆了一口氣」,覺得能選其他專業和興趣學習,其實也不是件壞事。但同時間,不少家長也向我吐露,認為若能保留基本的數學課時數,且不要太過困難,應還是較能平衡孩子的發展。

有數學老師指出,教改後,數學教學時數整體來說減少了大約 20%。雖然近年來法國一直缺數學老師,數學時數的減少確實間接減輕了老師不足的影響程度,但同時引來一大問題:學生的數學科知識水平普遍正快速下降中。有老師向我分享:

知道什麼是抽樣、在調查中有分析數據的能力,這些生活中非常重要的知識,應該是要讓每個人都學習的。再者,這些選了數學當專業的人,因為目標是要他們學得專精,身為老師的我只能教得很快,課程密集、難度提高,這也導致一些同學跟不上,造成後來又更多人放棄的惡性循環。

無論是家長或教師,往往經常面對學生詢問生涯規劃相關疑問,但他們也都很無奈地表示,「我們都明白這次教改的問題,所以也不曉得怎麼給學生們建議,才能不要害他們走錯路。」

法國學生的數學能力岌岌可危,在國際上是後段班?

也許有不少讀者以往看過相關報導,表示亞洲的數學學習程度比起法國,相對難很多;在法國生活的台灣家長們也紛紛表示,自己小孩的課本與作業,與台灣的比起來簡單許多。

無論是 PIMSS 或 PISA 等知名國際研究調查,都顯示法國學生的數學能力逐年衰弱,這個現象已經持續了 20 年。國際數學與科學教育成就趨勢調查(TIMSS)也發現,法國人數學能力為歐洲的最後一名,在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國家中則是第 40 名,幾乎名列底端。而且,法國小學生每年只有 47 小時的科學教學,整整少了多數已發展國家兩倍之多。

在同一份報告中,台灣則名列前茅,位居第 5 名,僅次於新加坡、韓國、俄羅斯和日本。由此或許可知,即便沒有任何一個國家的教育制度能稱為完美,但確實,台灣與其他國家相較之下,數學成績能相對亮眼,與我們在求學過程中持續、密集地接觸數學應有關。不過,《親子天下》雜誌分析,即便如此,台灣學生對數學排斥、對數學沒有自信的比例卻仍比許多國家高。但,高時數與高強度的鍛鍊,是否也是造就台灣人才在科學領域強勁的原因之一?

法國教育部秉持著「學生應該選擇自己專精的方向」為理想,此次改革的目標之一,是讓數學能力優秀的學生能在該領域更加卓越與專精,並且確保每個人普遍對科學文化有所了解,但是這項重要科目不再成為必修,卻也令許多家長擔憂孩子的數學能力,不但未來無法與當初有選修數學的人競爭,更遑論在國際上的競爭力。這項重大的教育改革,恐怕只會更加削弱學生的基本數學科學能力。

未來,數學科有機會重回高中必修之列?

在一連串的譴責呼聲中,法國教育部又在近期宣布自今年 9 月開學起,數學將重新添加到「共同基礎核心課程」,目前每週兩小時的必修科學教育,將額外再有每週一小時半的數學科,但會以「非強制性」的狀態執行。接著從 2023 年起,這一小時半的數學則會變成「強制必修」。

這項模稜兩可的公告一出,又引起民間一片批評:數學重新回到高中必修的路程上,聽起來是好事;可是目前供不應求的數學老師,要怎麼提供這些新的時數?今年下半年開學起,如果是「非強制」上課,又怎麼保證學生的數學能力可以獲得提升?再者,一個小時半足夠嗎?開學前兩個月才宣布這項政策,學校與老師們如何在這麼短的時間內調整?

教育改革,是一條很長的路,無論是哪個國家,都仍在摸索與調整中,畢竟要落實教育理想,需要考量的面向有太多;而在這一波波試驗的浪潮下,年輕學子們卻難以避免地迷失或錯選了未來可能後悔的路。我相信,任誰都不希望這些學生成為教改下的無辜犧牲品,但這或許卻是讓教育更加往前一步的必經之路。法國教育制度未來將走向何方,我們將持續關注。

※本文由換日線網站授權刊載,原標題為《你能想像高二起「不再有數學課」嗎?法國就這麼做了──高中教改上路後,師生的真心話》,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更多換日線文章
教改「專家」們,請從事實出發:誰說美國沒有明星高中!?
「數學不及格」,反而使我成為一個「理解學生」的數學老師

作者簡介:

迷瑞(meRui),著迷迷失在異文化世界裡的瑞。21 歲初次到法國交換後,意外開啟了與法國牽扯不斷的命運。 台師大華語教學所畢,在法國大學教中文。 堅持用沙發衝浪認識這個世界,喜歡旅行得像一場生活、生活得像一場旅行。寫實你想像外的法式生活,談談異鄉的寂寞與逍遙。

______________

【Yahoo論壇】係網友、專家的意見交流平台,文章僅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Yahoo奇摩立場 >>> 投稿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