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日線時事】我從城中城大火,看見人們對居住品質與安全的忽視

作者:林志都/南方之南

2015 年筆者來到台北工作,在昂貴的都市居住大不易,於是筆者住過、看過的落腳之地,包括林森北路上的頂樓搭建小套房,一開門就會撞到床;公館區的大樓地下室被隔成兩間套房,房間中唯一的自然光,是緊鄰隔壁大樓花圃的通氣窗所透進來的一絲光線;在重慶北路的大樓裡,房間內沒有料理台,於是房客坐在廁所裡的小凳子上準備做菜,砧板放在廁所地上切菜,其他的食材則放在馬桶上。

朋友住的南機場附近一棟公寓,大門被堵住,進出必須借助旁邊一條勉強得以讓一人通過的防火巷;在新生北路的一棟大樓裡,套房住戶會開門誦經進行奇怪的儀式,後來筆者才發現,那棟大樓好像就是當年著名的女性輕生、卻壓死肉粽小販事件的發生地⋯⋯

從實際經驗到社會事件

這樣的居住與賞屋(我比較偏好說是「驚嚇」)經驗,在旁人聽來像是笑話,但在台灣卻是許許多多人所必須面對的居住現實。

也就是如此,當看到 2021 年 10 月 14 日凌晨 2 時 54 分,高雄鹽埕區城中城發生大火,造成至少 46 人死亡 41 傷的慘重傷亡新聞時,我不禁也心有戚戚焉⋯⋯因為如果在我曾經看過、住過的那些地方發生火災,筆者今天可能也無法在此寫文章了。

城中城大火是繼 1995 年台中衛爾康餐廳大火以來,台灣死亡人數第二多的單一建築火災。許多相關報導與檢討都針對建築的老舊、住戶的貧窮弱勢、獨居老人與遊民、政府對公共安全的疏忽等議題評論,但是筆者亦看到台灣人對於房地產的詭異態度:房價在炒作與真假需求下,價格不斷高漲;但另一方面,我們卻對居住的品質與安全完全不在乎。

很多人認為這樣的安全問題只限於城市中較貧窮、龍蛇雜處的區塊,或是城中城這樣老舊、產權不清的大樓。固然在已經不復當年繁華的高雄鹽埕區這棟半廢棄大樓中,有著許多獨居老人與遊民,但其實也有不少人只是經濟上較不寬裕,又需要在城市中找到一席棲身之地──像來到台北工作的筆者一樣。回想起筆者曾經住過看過的那些地方,老實說如果發生火災,大概也會傷亡慘重,而這還是在所謂的「首善之都」呢!其他地方可能更加不堪聞問。

但比起內在的、相對不明顯的居住安全問題,我們對於房屋的漠不關心,可從另一個極其明顯、多數人卻視而不見的問題探討:台灣房屋外表的醜與髒

「廁所」房屋、殺手二丁掛

1970 年代以來的台灣房屋外表有幾個特色,其中之一就是大量使用單一樣式、排列整齊,過去被稱為「二丁掛」的小型磁磚與鐵窗(直接打臉了許多人懷念過去「治安良好」的想像)。

也就是因此,筆者不只一次聽過外國人批評台灣房子都長得像「廁所」,因為在西方,一般住家外表通常會使用磚塊、水泥、木板等建材,或是將磁磚打碎拼貼,做成一種藝術風格的自我展現,拉丁美洲就是這種「馬賽克拼貼」(mosaico)工法的佼佼者。唯一規規矩矩貼著整排小磁磚的地方通常就只有廁所。

每每筆者問起他人為何台灣房屋外表愛用磁磚,幾乎每個人都會反射式地告訴我:「為了便於清潔。」但難道真的是如此嗎?各位看看台灣房屋的外表,幾乎每一間都髒到不行──尤其是大城市。即使當年貼設磁磚真的是為了清潔,而不是讓磁磚廠商發大財,但是貼了之後沒人洗刷,不就徒然?

而在房屋建好幾十年後的現在,我們還多了個藉口不去洗刷磁磚,那就是洗刷會導致磁磚加速剝落,可能砸傷行人。嗯,我真希望大家在過去要貼磁磚之前,就可以先想到台灣是個地震頻繁、濕氣重,冷熱差異大的國家,且在重力加速度之下,小小磁磚也可以造成殺手級的重大傷害。現在隨步走在城市街頭,就可以看見有多少建築因為過去貼的磁磚掉落而圍起警戒線。

於是乎發霉、覆蓋了厚厚一層汙染微粒、斑斑駁駁的骯髒磁磚,以及四處凸出、生鏽的鐵窗,就成了被謔稱為「中華民國美學」的現代台灣房屋特色。再加上許多地區房屋狹小、照明昏暗,某方面來說台灣的房屋還蠻像吳哥窟的。而這不限於一般的住宅區:位在信義區的台灣代表建物 101 大樓斜對面,就有一片過去的豪宅,外面的磁磚之髒讓筆者想起那隱藏在東南亞叢林裡,長滿青苔的巨大建築群。這樣的市容,別說外國人,就連筆者自己看了都覺得不太好意思。

當然,外國的房子並不是沒有問題──筆者全家剛到阿根廷時,暫租的地方是首都布宜諾斯艾利斯市中心較擁擠的區域,看到鄰居們即使是收入不高的勞工階級,出門打扮都非常時尚,人模人樣,甚至很會混搭不同衣物,頗為令人欽佩。不過在屋頂看到隔壁曬的衣服時,才發現許多衣服都是破破補補,這才意識到,原來他們的「混搭風格」固然是創造時尚,但也是為了遮掩衣物上破洞的不得不為。

而在當地的老僑們也會交代,在阿根廷買公寓、房屋等不動產時,也必須要仔細檢查,因為阿根廷人很會用傢俱、地毯或裝飾遮掩壁癌、地板髒汙凹陷、牆壁門窗破損等房屋瑕疵。

但在台灣我們一向直來直往、開誠布公,所以總是誠實地把住宅最「真實」的那一面晾給大家看。筆者甚至還聽過長居台灣的外國朋友,必須跟剛到台灣的外國人解釋:台灣人不是都很窮而沒錢整理房屋外觀,只要鼓起勇氣走進那破舊房子,就會發現其實房子內部還不錯,住戶也有錢,只不過對花錢整修清潔房屋外表毫無興趣罷了。也許我們都奉行老北平人所說的:「包子有肉,不在褶上」,才有這麼多其實價值不菲的「億萬貧民窟」?

億萬貧民窟?

是的,也許最可笑的是,許多外表骯髒頹敗,甚至安全性有問題的房屋,價格都非常高,特別是地段好的。但是從外表看來,你完全猜不到它們的價值。

都市房地產是台灣最好的投資,即使在幾次台海危機中曾經暴跌,但是相對於股票或產業,都市中的地產最能保值也穩賺不賠,即使是在台灣人口已經開始縮水的現在。

所以人們想要購買、想要炒作,這完全可以理解──即使許多人因不喜歡其他高風險的投資,所以過度投資房地產,而導致炒作到過火的程度。但是為什麼我們卻忘了房子主要的功能是「居住」,而且要住得舒服、住得安全、住得好看美觀?

重視房屋的安全與美觀不該只是政府的責任。在美國,住在市郊社區的人必須定時修剪花圃草坪;在歐洲與日本的許多城鎮,居民也要協助維護整體景觀,油漆顏色與房屋式樣不能與其他房屋不一樣。

當你我讚嘆這些國家市容美麗,居住品質也讓台灣難以相比時,請記得那是當地居民與政府一起合作的成果。就像監督、維護台灣的居住品質與安全,也是政府與你我共同的責任。

※本文由換日線網站授權刊載,原標題為《 「廁所」房屋、殺手二丁掛與億萬貧民窟?我從城中城大火,看見人們對居住品質與安全的忽視》,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更多換日線文章
房價太高買不起?特色小鎮「1 元買房」風延燒至今,你怎麼看?
還在為高房屋自有率沾沾自喜?──看看德國的「居住正義」,是如何達成的

作者簡介:

林志都,台南人,國中時移居阿根廷。阿根廷薩爾瓦多大學心理系畢業,成功大學老年學研究所第一屆畢業生。曾任對拉丁美洲業務、西班牙文譯者、口譯、對大使館與代表處聯絡人等職務。喜歡寫作、虛擬世界、電影電視小說動漫歷史書籍、從國際看台灣,從台灣看國際。因為由出生地的南方府城古都,移居到更加靠近南極的布宜諾斯艾利斯,比南方更南方的生活經驗,使得觀點從此不同。都四十幾歲了還單純地相信世界會更好,台灣會更棒。

______________

【Yahoo論壇】係網友、專家的意見交流平台,文章僅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Yahoo奇摩立場 >>> 投稿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