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日線求職】拒絕低薪血汗!我到新加坡領三倍薪

作者:Castle Yen/外商影視人生流浪記

從我還在大學讀書的時候,許多對於行銷有興趣的同學,都將鼎鼎大名的 4A 代理商視為目標,希望有朝一日也能掛上光鮮亮麗的職銜,做出可以去廣告獎項競賽,被同業當作標竿的行銷作品。

當然,這些 4A 代理商在過去累積起來的經驗與人才,培養出來的團隊絕對是有實力與成績,但在金字招牌背後,卻常常是過勞的工時與跟付出結果不成比例的薪水,讓很多有能力的人很快地在職涯 3-5 年的時候 Burn Out,開始對於代理商行業懷抱恐懼,或是再也不想做行銷廣告方面的執行工作。再多的工作成就感,最終都很難彌補過勞帶來的身心靈副作用。

為什麼在台灣做行銷容易過勞?

這是一個台灣產業結構與公司文化的問題,產業中廣告主給的預算越少,代理商越削價競爭,代理商的員工與協力廠商獲得的薪水與利潤更少、用更低成本做出作品,最後換來廣告主認為低預算就能做好結果的心態,持續創造惡性循環。

公司文化方面,很多同產業的人一開始會將這種「拚到底」的心態視作榮耀,在代理商裡面就是比誰累、比誰晚下班、比誰同時接的案子多,才會被看作是「好人才」,儘管這是早該被淘汰的「能者過勞死」文化。

這同樣也是惡性循環:當待遇與付出不成正比久了以後,人才會紛紛出走去品牌方或是離開產業,這些公司必須重新用品牌光環與低成本來引誘剛出社會的人才。

我不是這些行業裡的老闆,也沒辦法直接改變產業現況,但我想以曾經的求職者的身份,分享一些其他職涯管道,給對這個行業同樣有興趣的新鮮人──其實你們都值得更好的薪水。

如果我們在人才的需求端無法改變,至少在供給端可以慢慢改變,直到這個產業的資源擁有者開始重視問題並且改變為止,就像最近四大會計師事務所終於緩慢地意識到自己給的待遇有多差一樣。

新加坡經驗:第一份薪水就拿台幣 6 位數

我想分享的其他職涯管道,就是在新加坡的工作經驗。我在那裡是少數以創意行銷為業的台灣工作者,在一個以金融業及網路科技業為主要外國人才庫的地方,也看到了一些獨特的機會點。

故事前提,從我 2017 年開始找工作開始。當時我以「創意/行銷業」為目標在台灣職場求職,幾個月的面試裡,我很快看到一個新鮮人的平均天花板。即便我有台大管理學院學士學歷與專業英語能力,在創意行銷代理商、SEO 行銷代理商、廣告投放代理商等公司裡面,收到最高薪水的新鮮人 offer 差不多就是月薪 35K-45K 之間。

印象最深的是,在幾次行銷職面試裡,我開出了 50K 的薪水期待,面試官們「這個數字太高了」的表情藏也藏不住。當然,我認為自己能力絕對超過這個數字,因此後來這些對話也都不了了之。

而我最終面試上了新加坡的創意行銷代理商職務,初始月薪換算台幣大約是 100K,這個月薪如果待在台灣的代理商,可能要蹲好幾年才有一點點機會達成。

以上數字差距之大反映出了幾件事:

  1. 台灣創意行銷產業(先撇除各種產業裡的品牌方行銷,因為這隨著產業的不同波動性又更大)普遍薪資相較於國外同行或是國內其他白領產業,缺乏吸引力與競爭力。

  2. 台灣業主普遍不看重創意或行銷職位的價值,將預算多投放在媒體通路跟廣告版位採購上,創意人員分到的份額較少,連帶的就是薪資下降。

  3. 多數從業人員對國外的同級職位薪資水準並不清楚,這個行業的資訊分享相比銀行業或是電腦資訊業來說可以參考的外部資料偏少(我常常非常羨慕工程師們有著資訊很流通的社群),導致在薪資談判上無法對標更好的市場的數字,容易「習慣」台灣較低的薪資架構,並且覺得是常態。

新加坡物價不是很高嗎?其實每月存錢逾 2 倍

有人可能會說:新加坡生活成本高,所以薪水高也是合理的,實際相抵銷之下賺的錢不會比較多,但實際情況試算一下就可以知道不是如此。

新加坡真正貴的成本在於房租,約是台北市區的 200%,其餘民生物價約是 30%-40% 差距(有些食材跟民生日用品因為進口國不同,甚至有可能比台灣便宜),用麥當勞大麥克指數當作外食基準的話,台北的大麥克套餐是 130 元,新加坡的大麥克套餐是 8.95 新幣約 190 元,一個月 30 天三餐都吃大麥克花費分別是 11700 與 17100。

房租如果用 15000 與 30000 計算,再加上一個月 5000 跟 7000 的固定雜支(水電網路必需雜貨品),假定比較對象的薪資分別是 50K 和 100K 的情況下,試算結果是:

當薪水收入是 2 倍,且只有一個成本項目是 2 倍差距的時候,在生活習慣差不多的情況下,可以存到的錢會超過 2 倍。如果再加上稅收的差距就會更大,因為新加坡給予外國工作者的所得稅率非常優惠,比在台灣支付個人所得稅的金額低。

確認了這個薪資水準是值得出國看看的,那麼機會在哪裡呢?

新加坡行銷廣告產業機會,不藏私全公開

一、西方公司進到亞洲的第一站,通常都會雇用有亞洲據點的代理商,代操新馬中港台的中文區

第一種最直觀的機會,來自於西方公司進入亞太區的灘頭堡代理商。這些公司因為一開始不熟悉亞太市場,在做行銷與廣告相關業務的時候,會先委託全球型代理商的亞洲分部,或是在亞洲直接找專精亞洲市場的代理商執行。

這種代理商通常據點都在新加坡,方便和西方公司的亞洲據點做連結。當他們的市場需求涵蓋中港台(或廣義中文市場)的時候,就是台灣人才的機會。因為多數新加坡本土白領人才的中文並不好,他們傾向聘用台灣或是中國來的高階人才。

舉例來說,在行銷界算是網紅名人的 Gary V 擁有的 Vayner Media,就在疫情發生時從紐約切入新加坡開據點,大舉招募亞洲人才,代理的客戶橫跨歐亞,經營的市場橫跨中國、越南、印尼、泰國等。

在這樣的 APAC 區域型總部的好處是,經營自己熟悉的市場的時候,也能同時學習其他亞洲同事經營亞洲市場的眉角。從西方來的代理商另一個好處是,工作與生活的平衡通常比純亞洲公司好(在還沒完全本土化以前),雖然代理商本身工作內容天性就是偏操,但東西方比較起來,還是有明顯差距。

二、東南亞公司進軍中港台的中文市場,也會先找新加坡代理商

在東南亞的大公司想要進軍中港台的時候,首先想到找代理商的地方也是新加坡,語言方便加上地緣性的關係,使得很多台灣代理商原本可以接的台灣業務,都被新加坡的代理商賺走,這對台灣代理商來說不是好事,但對於台灣人才來說則是個出去的缺口機會。

因為你很有可能領兩倍的薪水但做跟在台灣時很接近的工作。

我自己就曾經接過一個泰國房地產巨頭(想像他是泰國版遠 X 集團),委託新加坡的集團代理商 Golden Equator,在台灣粉專發文與翻譯新聞稿的外包案。一模一樣的工作內容可以領到台灣市場給出的 2-3 倍報酬,工作上唯一的差異只有須要用英文跟泰國客戶、歐洲籍窗口對話。

三、全球型代理商,在新加坡的待遇也會較好

就算不是直接經營台灣市場的職缺,是偏向行銷裡的統整分析、策略、或純創意的時候,在新加坡的薪水也會比在台灣好,例如新加坡奧美或是新加坡陽獅。因為對新加坡公司與政府來說,外籍白領人才的薪水要比本地人才高,才會有發工作簽證(EP 等級簽證)的意義,簽證背後是公司額外付出人才背書費用給政府的概念。這樣一來同樣接近性質的工作,在台灣做是被當一般的勞工,在新加坡做則是被當「有附加價值的外來人才」,再加上台灣稅高新加坡稅低的稅率差,一來一往報酬就差了不少。

這麼好康,有沒有風險?

當然,講了這麼多好處,也是要提比較有挑戰的地方。第一個是語言能力,新加坡多數白領人才都是英語母語,與台灣人才只有職場上用專業英語不一樣,在一些俚語、生活溝通、文化融入上會有挑戰性。

再來是比較高強度的競爭,如果是追求不受中文市場限制的職缺的話,那表示得跟全東南亞以及西方移居來的人才一起競爭,難度比起追求台灣本土的職缺高上 N 倍,但我想這正是台灣人才應該多嘗試、多挑戰的地方。

總結:大膽走出去吧!

台灣的行銷業人才,常常因為一直待在台灣的職場與環境,限制了對於自己能力的價值評估。如果你對自己的能力更有野心,也不滿意現況,那麼真的可以走出去試試看,把自己丟到更大的國際市場交易,或許會發現自己專業能力的價值,其實遠遠超過以前的想像。

※本文由換日線網站授權刊載,原標題為《【創意產業求職】拒絕低薪血汗!──我在新加坡第一份工作就拿台灣 3 倍薪水的經驗分享》,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更多換日線文章
別因台灣的環境,小看了你自己── 25 歲這年,我在新加坡
一位新加坡老師的台灣之旅:我們新加坡人,必須自我反省──兩地價值的不同,從「捷運」談起

作者簡介:

Castle Yen,一個美劇電影迷,2014 年起經營美劇影評部落格「黑咖啡聊美劇」,分享第一手的美劇影評與好萊塢產業新聞。第一份正職即在新加坡的行銷代理商操刀 Netflix 台灣的品牌與社群行銷共約 5 年,隨後亦曾擔任 Netflix 的行銷約聘職務。 目前已離開串流影視產業,轉往以影音創作者為主的國際平台,負責策略經營,繼續在充滿可能的內容生態系中打拼。

______________

【Yahoo論壇】係網友、專家的意見交流平台,文章僅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Yahoo奇摩立場 >>> 投稿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