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日線科技】實驗證明:NFT 可能瞬間變成屎

作者:Kenji 與柯柯/矽谷輕鬆談 Just Kidding Tech

最近關於 Web3 和 NFT 的討論非常多,我想大部分的人都是霧裡看花,尤其很多討論都是聚焦在 Web3 「未來」可能可以做到什麼,而不是「現在」的狀況。

Web3 號稱「去中心化」並且「把使用權還給所有使用者」,但實際上真的是這樣子嗎?NFT 號稱是「獨一無二」、「不可竄改」的數位藝術品,真相又是如何?

關於上述問題,近來在「Web3、NFT 正熱」的台灣,其實也陸陸續續地出現一些不同的聲音。例如大家可能知道的「曲博」、台大電機系博士曲建仲,就在自己經營的 Youtube 頻道斷言 NFT 終將泡沫化、是新一代的龐氏騙局。

事實上,關於 Web3 和 NFT 現況的正反意見,在美國科技圈一直有著很熱烈的討論,例如今年初,加密即時通訊服務 Signal 的基金會(前)執行長馬克西(Moxie Marlinspike)在他發布的文章裡,就對前述問題給出了一個答案——我覺得這是近期針對 Web3 寫得最清楚的一份資料,裡面非常深入淺出地探討了 Web3 以及 NFT 的現況與問題

Moxie 甚至還做了一個實驗:他上架了一個 NFT,在 OpenSea (知名 NFT 線上交易市場)上面看起來是一個數位藝術品,但實際上購買以後,在你的數位錢包裡面卻會直接變成名符其實的「一坨屎」(💩 的 emoji,詳後文),哈哈 !

隨後,這個 NFT 還被 OpenSea 以不明原因下架,完美了諷刺了「去中心化」及「不可篡改」這些應該要在 Web3 實現的特性。這也說明了 Web3 現在仍是高度中心化,少數的大平台仍然掌握了這個市場。

強烈建議大家去閱讀原文,可以對 Web3 以及 NFT 有更深入的了解,如果想看中文重點整理的話,歡迎繼續往下閱讀:

「去中心化」的迷思——絕大多數 Web3 應用還是需要 API(應用程式介面) !

首先介紹一下本文作者:Moxie 是一位密碼學家 (cryptographer),但他不像大多數這個世代的同儕、對於加密貨幣 (crypto) 這麼有熱情,即便單純從技術方面來看也是如此。因此他決定跳下來探索 Web3 ,看看自己錯過了什麼。

他深入研究之後表示:Web3 定義很模糊,但簡單來說 Web1 是去中心化的,Web2 是中心化,然後 Web3 是「回到去中心化,但是必須要能夠像 Web2 的應用一樣好用。」

但為什麼現在中心化的平台會受到歡迎?

「因為大家不想管理自己的伺服器!而且永遠不會想!」

「因為大家不想管理自己的伺服器!而且永遠不會想!」

「因為大家不想管理自己的伺服器!而且永遠不會想!」

很重要所以要說三次,看看 AWS 以及 Azure 等雲端運算供應商如此受歡迎,就知道大家(包括一般使用者、甚至軟體開發商)有多不想自己碰這塊了。

另一個原因:分散式的協議遠比中心化平台的發展要慢得非常多!看看 Email,經過 30 多年,Email 的協議依然是尚未加密過的;相反地 WhatsApp 只花了一年的時間就從未加密變成全部點對點加密。Moxie 認為,如果一個東西是真真正正的去中心化,那將會變得很難改動,技術進展也會很慢,時間就會像是定格了一樣。

Moxie 更實際去做了兩個分散式的應用程式 (dApps),發現魔鬼藏在細節裡:這些 dApps 其實跟一般的 React 網頁應用程式沒什麼兩樣,差別只在背後的資料是存在「分散式」的區塊鏈,而不是中心化的資料庫。

區塊鏈的設計理念是讓一群伺服器彼此溝通、取得共識後將資料儲存下來,所以手機的客戶端並不能直接參與。問題來了:那這些跑在手機或是網頁端的 dApps 要怎麼讀寫區塊鏈的資料呢?我們需要⋯⋯一個「中心化」的服務提供 API!這是不是很耳熟?沒錯,因為大家不想自己管理伺服器來存取區塊鏈,於是就催生了這些中心化的服務。

現在,幾乎市面上所有的 dApps 包含 Metamask 都是使用 Infura 或是 Alchemy 的 API 來存取區塊鏈的資料。流程就像是這樣:dApps ↔ Infura or Alchemy ↔ 區塊鏈。

聰明的你一定看出來了:這跟傳統的應用程式不是一樣嗎?這兩間公司就跟現在的科技巨頭一樣,擁有幾乎所有人存取區塊鏈的資料,說好的隱私呢?

所有 NFT 「永久保存、不可竄改」?經實驗證明:藝術品可能瞬間變成屎

現在大多數人談到 NFT ,就會直覺想到「數位圖片的藝術品、被永久保存在區塊鏈上」,但實際上這些圖片本身並不是真的「存在區塊鏈上」。現在絕大多數的情況,區塊鏈上只存「網址」,且目前並沒有任何標準來保證這些圖片不會被篡改或刪除——也就是說,你買的 NFT 多年後,可能會變成「404 找不到圖片」

Moxie 更做了一個實驗,他實際產出一個 NFT ,會根據你從哪裡瀏覽而改變圖片樣貌:例如當你在 OpenSea 或是 Rarible 上面瀏覽的時候,看起來都是「藝術品」;但當你買了以後從錢包瀏覽時,卻是一坨屎的 emoji !

這個實驗,很具體地諷刺了 NFT 交易「所見不代表所得」的現狀。「原來你買的是藝術品呀?我還以為是一坨大便呢!」

嚴格來說,Moxie 製作的 NFT 並沒有違反目前 NFT 的規格(現在許多主流 NFT 也都會玩「解盲」),但幾天過後 OpenSea 卻直接把他的 NFT 下架,說 Moxie 「違反使用者條款」。Moxie 表示,該 NFT 交易平台的使用者條款中,並沒有說 NFT 不能改變圖片,況且他在拍賣時候就有把這點明確說出來了。但有趣的是,當 NFT 被下架以後,他錢包裡面(自發自買)的 NFT 也真的不見了!哇這是 Web3 耶,怎麼會發生這種事?說好的不可竄改、永久保存呢?

同樣的事情,也可能發生在加密貨幣錢包 Metamask 或是其他 App 上——雖然說這類型的 dApp 使用者都要儲存自己的私鑰,但 Metamask 背後還是用到了三個中心化的 API:etherscan 用來顯示最近的交易、Infura 用來顯示錢包的餘額以及 OpenSea 用來顯示你擁有的 NFT——但這些 API 的回應都沒有被驗證過。而 Metamask 做的事情很簡單,就是把這些 (沒驗證過的)API 回應顯示直接在 App 上。換言之,所以如果今天 OpenSea 不高興,是可以把你擁有的 NFT 刪掉的,也就是說現在的 NFT 擁有紀錄根本不是「區塊鏈」決定的,而是 OpenSea(NFT 中心化交易平台)!

說穿了,這是一個靠「酷炫技術」炒話題的狂熱市場

最後,Moxie 直指核心:如果 OpenSea 把所有「Web3 的元素」去掉,那整個平台反而會變得更好,一切都會變得更容易優化、更便宜而且更方便使用——「但是若沒有了這些『Web3 元素』,它就只是一個讓大家可以用信用卡買圖片檔的網站,完全沒有吸引力與話題性,也就沒有辦法像現在這樣成功了。」

雖然區塊鏈的技術的確有他的好處,但說穿了,現在多數想來參與的人,心裡想到的並不是技術多有開創性、去中心化多有理想性等等,而是「這邊有錢賺」。買賣 NFT 的人想要以更高價賣出,藝術家或網紅名流們,也因為這個狂熱的市場而獲益,「我們無法阻止這樣的淘金熱潮。」

後續發展與不同意見

這篇文章發表後不到幾天,Moxie 就宣佈辭掉了 Signal 基金會執行長的職位,這時間點實在是太巧了,而且他也沒有明說卸下職務後下一步要做什麼,會不會實際跳入 Web3 相關領域「撥亂反正」呢?且讓我們拭目以待!

另外,以太坊的創辦人 Vitalik Buterin 也很快地在 Reddit 上回應了這篇文章:他大致上同意 Moxie 的論點,認為這是針對現況中肯的批評,但他也提到現在有很多開發者跟研究員想要利用密碼學來讓整個生態系變得更好,實現分散式的理念。

現階段之所以會比較偏向中心化,是因為這的確是比較簡單快速的方法,所以領先分散式的方法好幾年,而分散式的開發比較緩慢的原因,則是因為他們沒有足夠的技術資源跟資金,途中也遇到了蠻多技術挑戰,但目前比較大的挑戰已經被一一解除,所以 Vitalik 對於未來的發展還是保持相對樂觀的。

不過有趣的是,到了 2022 年 3 月,這位時代雜誌封面人物「 V 神」,也主動公開談論他對加密貨幣未來的擔憂。欲知詳情,可至我們的 podcast 節目收聽。

※本文由換日線網站授權刊載,原標題為《完美諷刺 Web3 炒作熱潮:Signal 創辦人撰長文破除迷思,甚至把 NFT 直接變成「一坨屎」》,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更多換日線文章
元宇宙你個頭!區塊鏈你個頭!──為什麼我們該小心「科技的話術」?
寫給同為外行人士的「打假」指南:區塊鏈、比特幣與 ICO ?如何判斷「靠譜」的投資標的?

作者簡介:

Kenji 與柯柯,本頻道由在美國矽谷科技公司工作的軟體工程師肯吉 Kenji 和資料科學家柯柯 Jessica 所創立,帶給你來自美國矽谷科技業第一手的經驗分享,我們會談到軟體開發、職涯發展、美國的生活以及科技公司的新聞和八卦!想要了解矽谷科技業最新趨勢的你,千萬不能錯過喔!

______________

【Yahoo論壇】係網友、專家的意見交流平台,文章僅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Yahoo奇摩立場 >>> 投稿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