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日線財經】德國人為何不想用信用卡、行動支付?

【換日線財經】德國人為何不想用信用卡、行動支付?
【換日線財經】德國人為何不想用信用卡、行動支付?

作者:趙崇任/德意志人文觀察

相較於許多國家,德國民眾對於科技產品的態度保守許多,而光是新鮮感並不足以讓他們接受,這點也反映在支付消費的方式上。儘管不同世代間也存在一定程度的差異,但總體而言,德國民眾特別喜歡以現金消費,就連德國《每日新聞》(Tagesschau)都曾直言:「在德國,現金才是王道。」(Bargeld ist König - in Deutschland)

德國人為何不想用信用卡?

德國《世界報》(Die Welt)曾於 2018 年刊載過一篇文章,探討德國民眾為什麼不喜歡刷卡。裡頭寫道,在選擇支付方式時,德國民眾最重視的是安全、隱私與匿名性,而信用卡不僅存在了個資外洩的風險,甚至透過消費紀錄還能拼湊出個人生活足跡。

儘管信用卡有許多特性令德國民眾感到不安,但依據德國央行的統計,德國的信用卡持有人數仍在緩慢增加中:2008 年的德國信用卡持有人口為 27%,至 10 年後的 2018 年上升到 36%。然而,持有不代表會使用,而這些信用卡持有者在平均 100 次的消費中,只有不到兩次會以信用卡付款,甚至這個數字長久以來幾乎毫無變動。

對於德國民眾申辦信用卡意願不高的現象,德國貿易研究機構 EHI 主管呂特(Horst Rüter)認為,其中一個原因是,即使有抱持開放態度的消費者,但許多德國銀行的提款卡都兼具金融卡功能。在以金融卡結帳後,銀行會直接將消費金額從帳戶餘額中扣除,而這對許多德國民眾而言,已經能夠滿足大部分的日常需求,根本無需另外申辦須繳年費的信用卡。至於願意申辦信用卡的德國民眾,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出國消費的便利性,其次才是旅遊平安險一類的附加利益。

疫情帶動無接觸支付

你可能會困惑,如今早已進入行動支付的數位時代,還在討論信用卡?沒錯,德國的消費市場就是如此,但新冠疫情的爆發為德國緩慢的進程推了一把。不僅政府推動,許多德國店家為了避免現金交易的接觸風險,也都主動在疫情期間鼓勵刷卡一類的無接觸支付,並確實產生了成效。

依據美國金融服務公司 VISA 的統計,德國民眾自 2019 年開始,卡片支付(信用卡與金融卡)與行動支付的比例都在逐漸提升。其中有五分之一的消費者,都是在疫情期間初次嘗試使用無接觸支付,且多半出自於衛生安全考量。這些消費者中,有超過 8 成表示,願意在疫情結束後繼續使用類似的支付方式。

與此同時,德國民眾以現金消費的比例也在降低。依據德國央行的統計,在實體店面與網路電商方面,現金支付的比例從 2017 年的 74% 下降到了 2020 年的 60%。儘管表面上看來,德國民眾對於非現金交易的接受度已有所提升,但對於最新的行動支付顯然仍需要時間適應。一項 2020 年的問卷調查結果顯示,德國僅有 13% 的民眾有過行動支付的經驗,而有高達 7 成的民眾認為沒有必要。不意外地,資安風險仍是最主要的考量。

刷卡機故障事件

今(2022)年 5 月底,德國爆發了大規模的刷卡機(POS)故障事件,使打從心底對科技抱持懷疑態度的德國民眾再次感到不安,因而在媒體上常能看見一句話:「只有現金才是真的。」(Nur Bares ist Wahres)

發生問題的是製造商 Verifone 所生產的 H5000 型號刷卡機,而這款刷卡機在德國非常普遍。據估計,這款刷卡機在德國約有十萬台,佔比約十分之一,因此包含超市、藥妝店與加油站在內的許多商家都受到了影響,不得不在門上掛出「只收現金」的牌子。甚至不僅卡片支付,連行動支付也受到了波及。

儘管 Verifone 稱,會在幾個小時內排除軟體造成的認證問題,但這個問題最後持續了數天。在許多德國民眾開始接受非現金交易之際,刷卡機卻出現了大規模停擺的問題,頓時使店家與消費者感到手足無措。當然,德國社會也隨之掀起了一波現金交易與非現金交易的討論。儘管有人認為,科技產品就是沒問題的時候很方便,一有問題就會鬧得人仰馬翻,但從 Reddit 論壇上對此事件的討論串可以看出,不同的支付方式在德國都有大批擁護者。

然而,對於支付消費方式的討論,只是德國民眾對於新技術與新事物的態度的縮影。雖然許多人都認為西方國家很開放,但德國至少在接受改變一事上很保守、很謹慎,並常抱持著懷疑的態度,更遑論涉及到個人隱私與資訊安全等敏感議題。類似的現象也可見於其他社會範疇,因此常能在德國媒體上讀到一句話:「新不總意味著好。」(Neu heißt nicht immer besser)

※本文由換日線網站授權刊載,原標題為《「新不總意味著好!」為什麼其他國家已經開始行動支付,德國民眾才剛習慣刷卡消費?》,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更多換日線文章】
「純網銀」風潮席捲:傳統銀行如何以低劣的服務水準把自己玩死?
沒手機比沒現金還慘?──從淘寶、支付寶、取貨寶到充電寶,中國「線上支付」到底有多方便?

作者簡介:

趙崇任,德國特里爾大學德語文學博士生、輔仁大學德語文學碩士,學術研究之餘從事攝影、翻譯與寫作。

______________

【Yahoo論壇】係網友、專家的意見交流平台,文章僅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Yahoo奇摩立場 >>> 投稿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