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論壇/單厚之】吃一顆民主鳳梨

從2月26日對岸宣布禁止台灣鳳梨進口以來,吃鳳梨已經成為新的全民運動。日前我在爬山時遇到兩位70幾歲的老人家在聊天,其中一位說自己「用鳳梨配白飯吃」。讓我實在很難想像那是個怎樣的滋味,也不知道以老人家的身體,就算如此拚命,到底能吞下多少鳳梨。

在政治人物帶頭鼓吹之下,吃鳳梨、買鳳梨不僅僅是為了救市、救農民,更是表達對中國打壓的反抗、對中國的不滿。最近價格崩盤更嚴重的高麗菜,就不見政客跟民眾有相同的反應。

外交部長吳釗燮日前推文呼籲各界支持「自由鳳梨」,對台灣民眾而言,吃下每一顆鳳梨的同時,也象徵自己為護主權、護民主貢獻了一份心力。這樣參與的過程,遠比過往只躲在螢幕後面當鍵盤俠,更有儀式感、參與感。

雖然鳳梨王子楊宇凡曾提醒,鳳梨真正的盛產季還沒到,品質也還不好,大家不用這麼早搶救鳳梨。但對民眾而言,鳳梨好不好吃根本不是重點;鳳梨越是苦澀,反而越有臥薪嘗膽之感。

早期民進黨的造勢場合,香腸攤都被稱為「民主香腸」,參與民進黨的造勢,吃一根民主香腸,就為追求民主、對抗國民黨,奉獻了一份心力。今天的鳳梨,本質上也是「民主鳳梨」、「主權鳳梨」、「自由鳳梨」,雖然形體是鳳梨,但本質上吃的是「芒果乾」。

對岸突然禁止台灣鳳梨進口,雖然以檢疫為由,但實際是政治動作。目前對岸真正的想法還不清楚,不確定究竟是貿易戰、貿易制裁的前兆,還是僅僅是一個警告;所以民進黨政府的反應也都很謹慎、克制,第一時間仍定調是檢疫的理由,「不要升高到政治層次」,也沒有對中國有太激烈的言論。

事件發生至今,蔡總統已經多次行銷鳳梨,但民進黨重要政治人物的說法都是「吃鳳梨,挺農民」、「買鳳梨、挺農民」,並無意升高兩岸的對立。而之所以要炒作鳳梨事件,多少有點要蓋過「藻礁公投」的味道。但仍然可以看到部分綠營側翼,膝反射的把風向往反中、抗中的方向帶。

台灣是個出口導向的國家,對中國出口的比重超過4成,貿易順差達1400億美金,不可能自己人吃爆、買爆所有的產品。過去幾年民進黨政府不僅在政治逢中必反,經濟上也採取一樣硬的姿態,把所有中國的產品都導向「木馬屠城」。但這一切的「硬」,其實都是建立在中國願意讓利、想要統戰的基礎上,如果中國決定不再讓利,改採「硬」的一手,過去的狀況就很難維持。

以中國對台灣的瞭解,當然不可能不知道鳳梨事件會引發民間的反感跟同仇敵慨,但如果能換到台灣官方態度的軟化、對側翼更多的節制,其實就不吃虧。鳳梨事件有可能是兩岸貿易衝突升高的開始,也同樣也有可能是兩岸降低對彼此的敵意,逐步恢復往來的開始,就看對岸如何看待蔡政府近來的反應,接下來準備如何出招。

______________

【Yahoo論壇】係網友、專家的意見交流平台,文章僅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Yahoo奇摩立場 >>> 投稿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