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論壇/張宇韶】走過博鰲亞洲論壇二十年,見證中國自己揚棄「和平崛起」的路線

Journalists watch a screen showing China's President Xi Jinping delivering a speech during the opening of the Boao Forum for Asia (BFA) Annual Conference 2021 in Boao, south China's Hainan province on April 20, 2021. - China OUT (Photo by STR / AFP) / China OUT / The erroneous mention[s] appearing in the metadata of this photo by STR has been modified in AFP systems in the following manner: [removes 'LIVE IMAGE' from caption]. Please immediately remove the erroneous mention[s] from all your online services and delete it (them) from your servers. If you have been authorized by AFP to distribute it (them) to third parties, please ensure that the same actions are carried out by them. Failure to promptly comply with these instructions will entail liability on your part for any continued or post notification usage. Therefore we thank you very much for all your attention and prompt action. We are sorry for the inconvenience this notification may cause and remain at your disposal for any further information you may require. - China OUT (Photo by STR/AFP via Getty Images)
圖片來源:Getty Images

作者為兩岸政策協會研究員

博鰲亞洲論壇2021年年會開幕式日前在海南舉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透過視訊方式發表主旨演講。習表示:「中國無論發展到什麼程度,永遠不稱霸、不擴張、不謀求勢力範圍,不搞軍備競賽」。雖然習近平說得義憤填膺且振振有詞,但若比較中共過去在南海議題的宣示以及近年來的諸多擴權作為,這種說法無疑是種內宣式的政治,同時也驗證了近日美日共同聲明內容的必要性與正當性。

從歷史脈絡思考,博鰲論壇與上海合作組織都是中國所主導的國際建制與區域組織,巧合的是兩者都在2001年成立,皆可視為是鄧小平所謂「韜光養晦」外交政策下的遺緒。

博鰲論壇頗有與亞太經合會(APEC)互別苗頭的意義,強調的是在全球互賴與經濟整合的國際體系下,強化亞太國家之間的對話與交流互惠的功能;上海合作組織則是中俄戰略協作夥伴關係下的產物,著重於中俄兩國,對於中亞五國與周邊國家在地緣政治上的影響力,雖然標榜的「反分裂、反激進、反恐怖」的訴求具有強烈政治性質,但在美國在九一一事件後進行反恐戰爭時仍具有現實感;既便中俄試圖排除美國在自家勢力範圍的政經力量,但未曾挑戰彼時的秩序。

更具象徵意義的是,2003年中共中央黨校副校長鄭必堅代表胡錦濤出席博鰲論壇,發表「中國和平崛起與亞洲未來」的專題演講,標誌中共「和平崛起」的外交路線;隔年胡錦濤更在論壇現場直接以「中國的發展亞洲的機遇」完整詮釋政策的內涵。

胡錦濤的邏輯不難理解,就是說明中國的崛起並不會試圖改變現狀,是在尊重後冷戰國際體系與全球化既有秩序下完成。這是一種「內在性」的崛起過程,因為中國足以在穩定的外部環境與區域權力下達成「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換言之,北京不僅是國際既有秩序的參與者與受益者,胡並宣稱中國擁有「戰略機遇期」,這種和平崛起將與中國內部追求的「和諧社會」成為內外相結合的戰略目標。直言之,這是鄧小平「韜光養晦」路線的延續,同時也試圖避免大國崛起下的「修昔底德陷阱」,至少胡錦濤形式上與邏輯演繹上願意如此論證。

更關鍵的是,中國主導下,2002年針對南海問題與東協十國共同發表了《南海各方行為準則》,北京彼時強調在尊重《聯合國憲章》、《聯合國海洋公約》的國際建制下,除了反對任何一個國家片面改變南海主權外,並遵守航海與航空自由權,同時主張「擱置爭議、共同開發」。這是中共在傳統的西發利亞主權論中難得融入部分「互惠式主權」的論述,雖然多數人認為這是中共以拖待變下的妥協與統戰話術,但至少北京擺足了友好和平的姿態。

後來的事態發展我們並不陌生,習近平掌權以來似乎全盤否定「韜光養晦」、「和平崛起」與「南海各方行為準則」的方針路線,取而代之則是更具侵略性與挑戰現狀的「一帶一路」、「中國製造2025」、「中國夢」等大型政經方略,同時在東海、台海與南海採取擴張性的軍事行動。這些改變國際體系、全球生產供應鏈、區域權力平衡的作為除了引發美中關係出現本質性的變化外,同時也迎來美中經貿大戰與民主國家疑慮,當下美日聯合聲明的政治意義,只是這股國際潮流的縮影而已。

______________

【Yahoo論壇】係網友、專家的意見交流平台,文章僅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Yahoo奇摩立場 >>> 投稿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