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論壇/林廣挺】召喚「冷戰幽靈」和「威權殭屍」,就能「繼承蔣經國」?

圖片來源:中央社ㄒ
圖片來源:中央社ㄒ

《奔騰思潮》授權全文

作者:林廣挺/國立臺灣大學政研所碩士

如果說到對故總統蔣經國先生的評價,不同黨派立場的人看法可能迥異。過去一般的認知是,藍營會傾向肯定他對臺灣各方面的貢獻,以及其勤政清廉的作風與親民愛民的形象如何深植人心。而綠營雖然未必否認上述看法,但通常更強調「白色恐怖」和威權統治造成的傷害,以及壓制民主自由和犧牲人權保障的代價。因而長久以來,藍營政治人物有以蔣經國的繼承者自居,而綠營則多抱持解構批判的態度,雙方似乎難有交集。

不過,從1月13日蔣經國逝世34周年紀念日至今一連串事態的發展,暨退輔會在「蔣經國追思音樂會」上公開強調其貢獻,並將「蔣經國路線」定調為「反共、革新、保臺」後,日前蔡總統出席「經國七海文化園區」開幕,又再度肯定蔣經國「堅決反共、堅定保臺」的歷史,過往那種壁壘分明的情況,似乎已經有些鬆動。

然而,這一系列看似「尊蔣」的言論,卻在政壇掀起風波,不約而同地引發來自不同立場的回應或批評。其中,泛綠陣營裡反彈最為強烈的,莫過於一些具野百合學運背景,以「進步派」自居的學者或幕僚人士。他們認為蔡總統的談話已經「背離了轉型正義」,是「向威權象徵靠攏」,顯示出她的「價值錯亂」。而藍營則主要認為這是對蔣經國路線的錯誤詮釋,整體而言呈現出不知所措的狀態。

另一方面,一些以某「資深媒體人」和親綠側翼為代表、一向站在當權者立場講話的輿論,則對綠營「進步派」的反彈不以為然。他們除了不斷肯定「抗中保臺」的方向,也認為這番談話顯示出蔡總統「積極搶奪蔣經國路線話語權」、進一步接收「蔣經國牌」、甚至是「往藍綠可能對話的交界處跨出一步」的企圖,同時也映襯出那些仍舊堅守藍綠分明立場人士的「困境和失落」,言語中盡是輕視和調侃之意。

媒體人放棄監督政府的責任,反而積極向當權者獻媚、還順道消遣在野黨和其他異議人士,這固然不足取。然而,不以人廢言的是,此等評論至少無意間點出一個值得觀察和省思的現象,那就是蔡總統的講話之所以會在藍綠各自陣營內部造成一定程度的焦慮和分裂,是因為隱約挑戰了雙方對於蔣經國的既有認知,以及間接揭露了由於藍綠實力地位的轉變,導致在關於如何詮釋蔣經國政治遺產的道德立場上,事實上已經出現「物換星移」和「主客易位」的微妙變化。不過,應該進一步追問的是,在各執一詞的爭論中,蔡總統到底實際上繼承了什麼?

直觀上看,蔡總統朝肯定蔣經國歷史地位和貢獻的方向靠攏,引發了國民黨對於基本盤遭到侵蝕的焦慮。但其實更深層的恐懼,則是認為她透過對蔣經國選擇性的詮釋和利用,讓「反共」再度成為臺灣政治的主流話語和政治正確,可以合理化各種濫權枉法的行徑,並且更有效的壓制異己。諷刺的是,當年掌權的國民黨如今卻成為被壓制的對象,而以往反抗壓迫、以「黨外」起家的民進黨,如今顯然成為壓制者。但這樣「物換星移」和「主客易位」的事實,經由蔡總統公開肯定蔣經國後再也無法掩飾,同樣也引發部分綠營支持者對於民進黨的「民主進步神主牌」遭到顛覆的憂慮。

從表面上看,「進步派」人士的批判都有道理。但他們不願面對的真相,是那些對於民進黨背棄過往民主理想的擔憂,以及臺灣民主發展倒退的預示,其實早就已經成為現實了。其中最為弔詭的地方在於,除了口號從「反共復國」變為「抗中保臺」,以及多了民選制度的表面妝點外,當前的民進黨,無論是政治論述的邏輯,還是實際統治的手段,都與他們過去所批評威權時代的國民黨,甚至是目前聲稱反對的中國共產黨,有越來越趨近的態勢,因此網民也多以「綠共」一詞來調侃。

其中一個最為明顯的面向,是民進黨全面執政後,逐漸發展出一黨獨大的「新黨國體制」,將原本五權分立的憲政制度設計架空,形同五權合一,監督制衡機制幾乎失靈,獨立機關的中立性也被削弱,嚴重侵蝕民主憲政的基礎。這讓政府權力越來越不受節制,於是就不斷出現各種濫權枉法的情事。例如先前沒有會議紀錄的「3+11」、強推高端疫苗的錯誤決策無人負責,以及之前兩度企圖將「總預算案」和「地制法」逕付二讀,這都只不過是冰山一角。

另一個與此相關的發展,則是建構特定對象為內部敵人的國家安全敘事、對於特定政府官員的造神,以及「恐共」宣傳的逐漸回歸。在解嚴之前,軍中政戰系統宣稱「共匪」、「臺獨」與泛指黨外異議人士的「島內野心分子」是「三合一敵人」,其背後的邏輯,就是要將所有與政府意見不同的人,都塑造成與共產黨一樣的國家安全威脅和內部公敵,來達成寒蟬效應、壓制異議的效果。

近年來民進黨和其側翼網軍等擁躉,將凡是不支持民進黨的個人或團體打成「中共同路人」,就是類似的邏輯。與此相配合的,還有不斷激化的兩岸關係、鋪天蓋地的「反共仇中」宣傳,以及各種政府官員如何「英明神武」的「大內宣」。畢竟,外部敵人越是「恐怖」,才顯示出內部敵人的「可惡」,同時帶領全民「抗中保臺」的領導人獲得無條件的支持和擁戴,也就更加正當化。所謂「很多人為了要幫蔡英文圓謊,已經加入美化蔣經國的行列」、「再批評蔣經國好像就變成在批評您的愚蠢跟背叛,您跟威權時期的統治者已經分不開了」的現象,正是這

種氛圍之下的產物。

事實上,那些言必稱「反共」的人士所刻意避談的,是蔣經國無論從個人早期在蘇聯入黨的經歷,還是掌權後的政治理念和統治手段,都看得出深受共產黨影響的痕跡。例如設立政戰制度,增強對軍隊的掌握。或是信仰特務政治,依靠軍事情報局和警備總部來管控社會。另外就是推動由國家主導的工業化、有計劃的協調經濟發展,在發達國家資本的同時又兼顧民生經濟。備受推崇的十大建設和半導體產業,可以說都是受到這種思維的影響。

從具體的實踐來看,蔡總統真正試圖繼承的,其實是這種要打敗共產黨、完成「反共復國」的使命,就必須先在一定程度上把自己變成共產黨的政治邏輯。然而,就像歷史所展示的,面對退出聯合國、大陸和美國建交、石油危機、以及中共改革開放等變局,僅憑反共意識形態話語、一黨獨大的威權統治,以及發展型國家的經濟政策,已經遠不足以應對攸關政權生存的各種挑戰。

簡言之,相較於「反共復國」需要集中權力、隔絕兩岸往來,以及管制思想,為了因應臺灣社會的變遷和國際局勢的變化,蔣經國「革新保臺」路線的具體作法(諸如強化臺籍人士參政、開放老兵返鄉探親、以及解除黨禁和報禁等)其核心思維就是要逐步分享原先被壟斷的權力、放寬兩岸交流,以及放鬆對社會的控制—也就是所謂民主化、自由化。如果硬要在蔣經國晚年這些睿智作法的前面加上「反共」的帽子,其實反而與「革新保臺」的內涵格格不入—前者要集中權力,打擊異己;後者則是包容開放,承認多元。

換言之,民進黨政府這一系列強調蔣經國「反共」的操作,再配合執政期間各種濫權枉法的荒謬言行,投射出他們所真正嚮往的路線,並非「革新保臺」所引發民主改革和社會開放的時代精神,而是在「反共」政治正確的旗號下,掩蓋不住禁錮思想、壓制異議和持續壟斷權力的渴望。無論是「回歸轉型正義」,還是「促進藍綠對話」,在這種環境之下都希望渺茫。

就如同「神鬼傳奇」系列電影中,企圖喚醒遠古時代的「木乃伊」或「死神兵團」來恢復昔日榮光的野心家,都常都會遭到反噬、夢想破滅一樣。在這個冷戰結束和臺灣民主化已經超過三十年、兩岸民間頻繁交流、兩岸經貿互賴持續攀高的當下,民進黨和其擁躉以「抗中保臺」之名試圖召喚被深埋在地下已久的「冷戰幽靈」和「威權殭屍」,希望「再冷戰」的愚行,不僅是道德和思想的雙重墮落,最終也將證明既無法走蔣經國路線、也保不了民主神主牌而一事無成。

在野的「國民黨人」當然可以把蔣經國當成一個情感和精神的寄託,心懷承繼其衣缽的志向,甚至將「三民主義統一中國」的遠大理想當作奮鬥目標。但在實際處境已經越來越像當年「黨外」的情況下,與其聽從「資深媒體人」的建議,拿香跟著民進黨覆誦「抗中保臺」的咒語,或許過去一些黨外異議人士的反抗意志和實踐經驗,會比蔣經國的相關事蹟還更具有立即的參考價值和砥礪作用。

______________

【Yahoo論壇】係網友、專家的意見交流平台,文章僅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Yahoo奇摩立場 >>> 投稿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