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論壇/林濁水】趙少康何必跟韓國瑜嗆經濟靠中國

聽到趙少康說「台灣軍事60年來靠的是美國,但經濟靠的是中國,所以他認為,台灣對美中應採取等距,藉此能夠讓大家都對台灣好,賺世界的錢。」嚇了一跳:怎麼跟韓國瑜又一樣了?韓國瑜選總統時就是既說「市場靠大陸,技術靠日本,國防靠美國」,又說台灣要在中美間保持中立的。

也許趙少康可以說,他那裏是專挑韓國瑜來跟,難道馬總統、柯文哲講的也差不多,甚至連民進黨中講得類似的重要人士也不只一個兩個?可見這是社會上相當普遍的看法,依社會多數人的看法擬定國家政策難道不是要當總統的人最該做的事?

的確,如果當了總統,意見、政策和國民偏偏多數不一樣的確是個大麻煩,只是假如多數人的意見是錯的,總統卻還是跟著走,恐怕麻煩只會更大。所以假如一個有理想的總統能帶領導國家從習以為常的錯誤中走出一條正確的路,那肯定會成為社會更心悅誠服的領導者。

趙少康和韓國瑜上面的主張,可以分經濟、國防、對外政策三部分。首先,其中「國防靠美國」既符合多數人看法,也符合事實,這一部份就不必討論了。

其次,「經濟靠中國」,社會上流行的這個說法,應該是趙少康在政壇正灸手可熱的1990年代中期直到2000形成的。在那段時間,台灣最大的出口國,迅速地從美國轉移到中國,站在這個現實上,2004年,蕭萬長和馬英九搭檔競選總統時就說,美國經濟下滑已經命定了,但是不必擔心,靠中國就好。只是「經濟靠中國人」說法雖然既有實際的數據做基礎,又有國民黨王牌財經總規劃師背書,但是在2004年的15年後,2019年,在國民黨總統初選中,當韓國瑜氣勢很盛大地嗆「市場靠大陸」時,郭台銘卻不客氣地回應說,台灣最大的市場是美國。

不要以為這是郭台銘為了和韓國瑜爭提名在亂拗。郭台銘是從他自己的實際企業王國經營經驗出發做的結論。依2018年富士康工業互聯網公布,Amazon、Apple、ARRIS、Cisco、Dell是他前5大客戶,佔鴻海營收高達7成多。如以另一家台灣企業巨擘台積電為例,最大的客戶也同樣在美國,其中也有和鴻海一樣的Apple。在中美經濟戰爆發前,美國佔了台積電6成以上市場,而中國才佔到一成五。

不只這樣,當時郭台銘還說單單鴻海一家,一年在大陸出口進口總額高達7,494億美元,出口額就佔了大陸整體出口4.2%,歷年為中國累積的創匯2,663億美元,占了中國大陸外匯存底8.6%。郭台銘舉的數據真是嚇得死人,然而假如再加上其他電子廠那佔比就更不得了了。

所謂其他電子廠,主要是電子五哥,近幾年來在中國前10大出口廠商中總是佔了其中的7~8家。郭台銘舉出這些事實來澄清兩岸經濟誰依賴誰的爭議,真是大大讓動不動嚷經濟靠中國的馬英九和他的財經總規劃師蕭萬長灰頭土臉。

然而,鴻海和台積電兩大巨擘,美國的市場大到中國的好幾倍,以及台商替中國創滙、提供高達千萬人的就業機會以在中國繳稅,都還只是台灣經濟和美國以及和中國關係的兩個側面而已。

早在2003蕭萬長提出他經濟靠大陸的宏論時,我就驚訝得不得了地說,國民黨的財經總規劃師怎麼外行到這個程度,忍不住就寫了些文章公開批評。

2001,兩岸同時加入WTO,那時正是陳水扁當總統並一反民進黨在1990年代支持李登輝戒急用忍的立場,而對中國改採「積極開放政策」,於是在中國入WTO和台灣向中國積極開放互相加乘的作用下,中國對台灣經濟磁吸效應急速擴大。結果,台商到中國投資帶動了台灣電子資訊中間產品對中國出口的擴張。這固然形成了對中國的出超額度遠遠把對美國的出超丟在後面的現象,但是也意味著,美-中-台三角貿易關係急速形成,我把美-中-台這樣的産業關連叫Chiwanrica的產業鏈架構。

在這個架構中,以電腦產品當例子,美國的公司HP、Dell向台灣的廣達、仁寶下單,美國的微軟、英特爾、康寧再提供微處理器等最上游軟硬體元件給台灣在中國設廠的電腦組裝廠,台灣再向中國出口電子中游的零組件去中國組裝,最後,組裝成的最終端產品的最大市場又是美國。Chiwanrica這樣的產業錬架構,清楚的指出,沒有美國的微軟、英特爾、康寧最上游的元件就不會有壟斷了全球市場的台灣電子五哥;如果美國養不起HP、DELL的市場,電子五哥也將失去大部分的訂單,而台灣的電子資訊零組件也就不用賣到中國去了。根據這個事實,當時我開玩笑警告說,假如中美交惡到逼台灣在貿易上非選邊站不可,只能和一邊做生意的話,台灣如果選中國的邊,台灣最興旺的電子資訊產業,將因上游元件斷線,生產全部停擺歸零,如果選美國的話,只要再選中國之外另一個國家蓋工廠,産銷都不會有大問題,只可能利潤和銷售額受到一些傷害而已。

這個笑話,把情況假設得太極端,當時國民黨又自認為自己「兩岸政策高於外交」的政策,可以讓美中台關係良好,讓自已處在「中立狀態」,繼續賺中國錢,所以對我這玩笑性警告,就只當玩笑不當警告,非常不屑,繼續高調唱「美國經濟沒前途了,台灣靠大陸」。

中立而賺錢並不只國民黨愛,以賺錢為最高原則的商人更一直把在政治上的中立放在心上。不幸的是國際大勢並不會一直提供這樣的機會給要賺錢的人。

不幸,中美對峙的極端狀況居然真的發生,2018年中美經濟戰爆發。在政界、學界,甚至連蔡總統認為中美經貿戰很快會過去,沒有什麼了不起的時候,張忠謀倒是很警惕,他認為所謂中美陷入「修昔底德情境」的說法不能不注意,他還說,台積電將成為國際地緣政治玩家的必爭之地。不過他仍然認為台積電還是可以謹慎地以中立策略而兩邊賺錢。不料中美關係進一步惡化,2019年5月15日,台積電宣布赴美設置晶圓廠了,於是社會上紛紛說台積電被迫選邊站了。其實赴美設廠還不算選邊站,因為台積電早就在中國設廠了。

只是不久,川普政府宣布,凡使用美國半導體技術與設備的外國企業,必須先取得許可,並把中國競爭力超群的大廠華為及旗下子公司納入美國出口管制黑名單。這一來我10幾年前批評蕭萬長的玩笑性警告設想的極端狀態一下子實實在在地出現在台積電面前了,這時,雖然華為是台積電非常重要的大顧客,台積電高達15%營業額來自華為,但是台積電只好拒絕華為這一個大客戶的訂單,沒有中立的空間。

台灣的經濟到底在中美之間,那邊靠得多,鴻海和台積電的故事都是很好的說明;一旦中美緊張衝高,台灣有沒有選擇中立的空間,台積電的故事也非常清楚給了答案。於是蕭萬長馬總統帶頭,還跟隨著一些經濟學家,講了10幾年,國民黨奉為真理的「經濟靠中國人,台灣要中立」的咒語不堪中美經濟戰險峻的衝擊。但是很可惜的,經常強調經濟多麽重要的趙少康,居然沒有注意到中美經濟戰掀開了的美中台經濟關係的真象。無論如何,台灣小國夾在兩大之間,主動去挑釁任何大國都不是明智之舉,台灣必須小心翼翼,但是縱使是這樣,看到企業在中美大戰中展現的實力,也不必太過妄自匪薄,只想找中國靠。最後,無論如何,最重要的是任何要當未來總統的人,在這個議題上不能再跟著蕭萬長、馬英九、韓國瑜錯下去了。

______________

【Yahoo論壇】係網友、專家的意見交流平台,文章僅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Yahoo奇摩立場 >>> 投稿去